“时尚”“知音”“掌门”“走江湖”“开张大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的最初含义你知道吗?

其实,不少中文词汇的来历既充满智慧,又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东方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米鸿宾老师最新力作《名词中国》一书,精彩还原了60个中国词语的“前世今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讲述了这些词语的一段段历史和一个个故事,用词的“灵气”和“福泽”,让读者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福添慧”!

近年来,米鸿宾老师的中国文化系列著作,如《会心:每日一觉365》《传心》《一代传奇:邵雍的智慧》《一生感动:日本匠人精神与家训》《盈心》陆续在东方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一经发行,即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不少读者反映,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历史人文知识,也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为人处世、持家育儿、治学立业”等现实生活领域的实践智慧和应用方法,提升了生命品质。多年来,米鸿宾老师致力于传承中华圣贤修身立德之道。这本《名词中国》以词语为载体,传递的依然是我国历代先贤一脉相承的圣心和智慧,帮助读者提升心性、改善思维方式,让生命的厚度“日富一日”。

最有含义的词语 那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的最初含义你知道吗(1)

《名词中国》

最有含义的词语 那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的最初含义你知道吗(2)

本书精选了60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作为代表,涵盖历史人物、文学典故、饮食器物等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其中不少词语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的常用语,然而它们的本初含义却鲜为人知。这些词语的来历既有生动的历史典故,又浸润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学意蕴。作者通过细致地梳理和详尽地解释,结合史料文献中的记载及多年来国学授课过程中的体悟智慧,力图以通俗易懂的笔触再现中国名词的原始风采。

本书作为一本老幼皆宜的中国文化开蒙读物,让读者在了解中国名词“前世今生”的同时,学习中国历史的博大渊深、濡染中华圣贤的精神风貌、叹美中国生活的物华天宝,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实际应用于现代生活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是为本书写作、出版的初衷!

阅读《名词中国》的理由

寓教于乐。作者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古今词汇的典故与内涵,在快乐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学知识。

内容精良。书中所选的60个词语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内涵。

联系实际。在本书中,史料记载与生活案例分析相结合,可将中国词语的智慧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提升生命品质和文化素养。

最有含义的词语 那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的最初含义你知道吗(3)

精彩文摘

古人如何“谈天”?

最有含义的词语 那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的最初含义你知道吗(4)

对于“谈天”一词,今人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聊天”“侃大山”,说些家长里短、时下新闻等不着边际的闲聊。那么古人是怎么谈天的呢?在《名词中国》一书里,米鸿宾老师为我们还原了“谈天”在古代的原始含义。原来,古人的“谈天”谈的是“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这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关乎天下大事的内容。正如书中所言:

究竟什么是“谈天”呢?

《易·系辞》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是说,天空中日月星辰运行的变化,能示人以吉凶,圣人仿效它来作六十四卦,以揭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踪迹。“谈天”一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指人们通过观测天象,依据星宿变量来讨论天象变化及其所对应的人事与社会动态规律。

最常见的“谈天”,就是“观象授时”视野下的时间交流——人们通过仰观天象,俯察日影等方法,了解时间与气候,以应对农事、生计、政治、人事等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这本身就是先见之明的功夫!

春秋时期宋景公与司星子韦之间“景公谦德,荧惑退行”的故事,便是范例之一。据《吕氏春秋》《史记·宋世家》等文献记载,在2400 年前的宋景公时期,有一次,火星在心宿附近迟迟不走。依星象而言,这种现象不利于国君,而心宿是宋国的分野,有国君当亡之兆。宋景公心中忧愁,遂问掌管星象的官员子韦该如何应对。子韦回答:“可以把它转嫁给宰相。”景公说:“宰相是我任命治理国家的人,我现在却把死亡转嫁给他,这样不吉祥。”子韦又说:“可以转嫁给百姓。” 景公说:“百姓如果都快死光了,那我还做谁的国君呢?真是这样的话,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去死。”子韦又说:“可以转嫁到收成上。”景公说:“庄稼没有收成,百姓就会饥饿死去。做君主的要杀他的百姓来求得自己活下去,以后还有谁肯将我当作君主呢?看来,这是我的寿命已经到头了啊,不用再说了。”闻听此言,子韦忙向景公叩拜,说:“天高听卑。国君,您的这番君人之言,星象也会受到感召而移动。”景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呢?”子韦回答:“国君,您说了三句君主应有的担当之言,火星肯定会移动三次。”于是,当晚观察星象,火星果然移动了三次,离开了心宿,一切皆如子韦所言,宋景公后来也果真平安无事!

宋景公这个谦德之举,为其赢得了传世美誉,就连北宋王安石都赞叹道:“仰窥谦德,志在闵民。”(《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史料所载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我们从上述记载可以发现:古代的帝王将相精通天文者还真不少。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宁宗赵扩在其还是皇太子时,就师从黄裳学习天文历法等学问。而这位老师为使皇太子能更好地领会所学,便绘制了八幅天文、地理图。其中有一幅星图,观测年代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 —1085),刻制年代在公元1247 年。这份由南宋绘制的星图,后来被浙江永嘉人王致远刻在了石碑上,并保存在苏州文庙中——这个苏州石刻天文图,是如今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根据实测绘制的全天石刻星图……

因此,对于“谈天”一词,古人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学派代表人物邹衍的观点,是这样理解的:“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其书言天事,故曰‘谈天’。”也就是说,谈论天道变化规律之事,才是“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