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志宁4月7日,市农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出台情况进行介绍《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未来几年我市将如何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相关部门将如何组织实施?记者就这些问题对市农业局总经济师韩立军进行了专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打造生态信任农业先行区)

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

□本报记者张志宁

4月7日,市农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出台情况进行介绍。《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未来几年我市将如何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相关部门将如何组织实施?记者就这些问题对市农业局总经济师韩立军进行了专访。

编制《规划》是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的首要任务

记者:《规划》编制的背景是什么,经历了几个阶段?

韩立军:2015年以来,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特别是德州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市委书记陈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多次指出,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实现德州农业由大变强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德州市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分工方案的通知》,将编制《规划》作为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的首要任务。

2015年9月,我市开始《规划》的编制筹备工作。 2016年1月,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委托编制合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了由农业、商务、科技、金融等方面专家组成的编制小组,历经近1年的时间,形成《规划》初稿。期间,编制专家组先后8次到市直有关部门和多个县市区开展调研活动,考察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合作组织80多个、生产基地60多处,收集资料近1000份。 2016年9月1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知名专家对《规划》进行再完善,并征求19个市直部门意见。 2017年2月13日,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7年3月6日,市委第4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均对《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

把握发展方向,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记者:《规划》体现了哪些先进理念,有什么亮点和特点,对指导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韩立军:《规划》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高度契合,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等内容,《规划》中均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可以说,这个规划把握了中央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既有宏观上的概括,又有实践上的具体途径。《规划》的编制发布,是我市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推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德州将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农产品优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京津冀南部生态屏障、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周边城市“放心农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今后将重点建设放心农场产业基地

记者:针对我市农业发展现状,《规划》提出了哪些任务目标?与以前相比,德州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将有哪些重大变化?

韩立军:《规划》分10章,明确了德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定位与目标,谋划了产业转型升级与转变发展方式,指出了改革的方向,策划了现代农业十大工程62类重点项目,制定了保障措施。《规划》总体目标定位:在全国率先打造三生融合、产销互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生产销售互动)的生态信任农业先行区。在产业定位方面,重点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高地和农产品加工与物流配送高地,全国优质粮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中央厨房供应基地、区域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全国高端工业级设施农业展示生产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同之前的发展方向相比,今后我市将以“建设放心农场产业基地”为重点,着力打造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反季节优质蔬菜生产、标准化生猪养殖、特色水产生态养殖等十大规模化高效农牧业示范基地;同时,根据各地农业现有的品牌优势,打造“德州黄河涯”品牌西瓜、陵城镇有机西葫芦、辛店镇特色乡村旅游、朱集镇乐陵金丝小枣等20个精品特色农业示范村镇。

计划实施62类项目,构建“3 1”产业体系

记者: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划》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突破?

韩立军: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为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计划实施十大工程62类项目。十大工程,即粮棉高产创建示范工程、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工程、生态畜牧健康养殖工程、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工程、现代种业提升示范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三产融合示范工程、科技信息集成转化工程、农业公共服务支撑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62类项目,即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智能化蔬菜示范园、百万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农产品加工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总部基地等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投资约560亿元,2016至2018年为第一阶段,投资约315亿元;2019至2020年为第二阶段,投资约245亿元。

另外,我市将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支撑体系、引领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 1”产业体系。打造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平台和农业人才建设储备平台。另外,构筑产村融合综合体、产企融合综合体、要素渗透综合体等三类综合体。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规划》落实

记者:《规划》是未来几年全市建设现代农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我市如何加速实施,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韩立军:为落实《规划》,市政府将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相关市领导为副主任、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相信通过《规划》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德州将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农产品优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京津冀南部生态屏障、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周边城市“放心农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