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1)

早上九点出发,一路南行。塔城是新疆有名的粮仓。公路两侧,到处是粮田和棉田。过额敏河大桥后,拐向西南低缓的丘陵,这里是红赭色的山区。大约行进了一个半小时到达裕民县城。县城不大,但充满生活气息。路很宽,栽满了树,街两边有很多俄式建筑。裕民县是哈萨克族著名爱国人士巴斯拜的家乡。

这位生于19世纪的名人,于1919年将本地的哈萨克羊与野生盘羊进行杂交,培育出生长快、耐粗饲、净肉率高、肉质鲜嫩、品质优良的巴斯拜羊。这种羊体格矫健,羊角盘旋,体色黄褐,夹以黑白色,十分好看。几次遇到转场的羊群大多属于巴斯拜羊种。这位了不起的人物爱国爱民,做了大量善事。还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分别捐献一架作战飞机给国家。

后向西南行五十余公里到察汗托海乡。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一狭窄的谷地,原为裕民县县城。1962年4月在“到社会主义强国过好日子”的口号诱惑之下,发生了伊塔事件。在当时的苏联政府的鼓动宣传下,他们打开了边界线上的“国门”,自由放行出入境的边民。当时我方在千余公里上仅保有为数不多的边防守卫部队,建设兵团的边疆农场尚未创建。

伊犁、塔城地区有6.5万人、24万头牲畜越境进入原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地区。其中塔城地区有近5万人出境。裕民县是重“灾区”,原全县2万多人口,跑了1.1万,县城几乎倾城而去,成为一座空城。越境居民除了哈萨克族以外,还有维吾尔、回、汉等族居民。老乡长跟我们说,4月中旬有两天,成群结队的人和牛羊往外跑,拦也拦不住。而这些年风向变了,国家强大了,特别是90年代初期以后,许多外逃的人又跑回来了,不仅有汉、回族居民,哈、维族居民也往回跑。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2)

峪民县城。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3)

与野生盘羊杂交而形成的巴斯拜羊。

继续前行,进入辽阔的塔斯提草原。这个《天山的红花》电影拍摄地,与大兴安岭西麓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极为相似,虽近深秋,仍叶黄草茂,布满大地。山坡上兵团战士种植的大片红花已结果待收,没人腰的牧草开始收割。

远处巴尔鲁克山雪峰压顶,山基处虬枝吐秀,特别是十万亩野生巴旦杏林云叶交阴,踪迹为亚洲所独有。乾隆平定准噶尔之乱,将俯瞰巴尔喀什湖以东大片草原的巴尔鲁克山封为神山,并撰文赞其美雄:

惟神列方兑位,合镇坤维,垒苍翠于层峦,荫郁葱之嘉禾,灵踪标太华而遥,胜迹纪流沙之外,莫新疆而永固,保障斯存,护边塞以垂麻,馨香特荐,尚希来格,永享明。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4)

红花已结果。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5)

紧挨中哈边境的塔斯提草原——电影《天山的红花》的拍摄地。远处是巴尔鲁克山脉的雪峰压顶。

到建设兵团161团部,参观了团史馆。该团在1962年5月伊塔事件后成立。由此拉开了在边境执行代管、代耕、代牧任务。涌现出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孙龙珍等一大批英雄。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团部所在地。

约向西南行七八公里,就看到那耸立在塔斯提河畔无名高地上的著名的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7)

女民兵孙龙珍在塔斯提战斗中牺牲。她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孙龙珍民兵班”。

1982年春锡伯族战士程家胜回家探亲,母亲得知哨所周围十分荒凉,归来时送了10棵小白杨树苗,叮嘱:“栽在哨所旁,陪你站岗放哨。”当时,哨所吃水靠牛拉人背,战士坚持洗漱不用香皂、牙膏,用省下来的水浇灌树苗。因自然条件恶劣,仅存活了1棵。著名词作家梁上泉赴边防采风,耳闻目睹了妈妈送树苗和哨所官兵精心呵护小白杨的感人故事和情景,激情创作了《小白杨》歌词。

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 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小白杨 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呀离家乡

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

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小白杨 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曲《小白杨》,唱遍军营内外大江南北,激励两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8)

塔斯提哨所,亦称小白杨哨所。

而尤令人难忘的是发生在小白杨哨所附近的那场后被称为“塔斯提战斗”的那场战斗。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9)

塔斯提战斗自卫还击战斗经过图

战斗发生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年代。1969年6月10日21时30分(当地的傍晚时分),原苏军骑兵10余人侵入塔斯提河与布尔干河交汇处,强行驱赶我方牧民和羊群。21时40分,我前哨排长李永强带9名战士前往事发地,与苏军进行交涉,对方蛮不讲理,枪上刺刀子弹上膛对我方人员恫吓挑衅,有的还伸出小拇指,嘴唇上吐出“毛、毛、毛……”的声音。

相持20分钟,入侵苏军发射信号弹3发,鸣枪威胁,其附近哨所步、骑武装人员前来增援,合围我小队,李永强令我方人员撤至后方楞坎一线有利地形。此时苏军趁我小分队西撤,强行绑架兵团职工张成山父子,并首先开枪,苏军大力封锁我哨所和道路,拦击我支前人员,打死兵团职工孙龙珍。我小分队当即予以还击,毙伤敌步、骑兵10余名,军马3匹。苏军后即出动坦克、装甲车辆十余辆分三路向交火方向移动,直升机两架在我方上方盘旋。李永强即命交替后撤,占领身后有利地形。此时,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非常及时地由天而降。苏军见天时地形不利,于次日凌晨撤退。

李永强指挥得力,及时后撤,果断开打,打出军威。

小白杨哨所故事的简介 孙新生小白杨哨所歌一曲34(10)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