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光山人习惯称为“灯节”。在光山县,元宵节有以下习俗: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1)

一是闹花灯。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般在正月初十开始准备花灯,到正月底结束。主要的项目有:玩狮子、玩旱船、玩龙、猜灯谜等。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2)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3)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4)

元宵节闹花灯,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些年份,光山县政府会组织机关单位采用各式材料制作精巧花灯,在县城举办灯会。灯会以三夜为期,只见布展的街道上,到处花灯高悬,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常。众人呼朋携友赏灯串游,品评谁家的花灯最华贵、最漂亮、最相像。商贾无不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大开店门,吸引往来顾客,甚至举办猜灯谜活动,猜中者即奉送小礼品,引得游人不断、门庭若市,也为新的一年“开张大吉,财源茂盛”开了一个好兆头。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5)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6)

二是送灯。在光山,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之说。说的是过年可以简单一些,不会被人责怪;但正月十五送灯必须重视。尤其是男性公民在正月十五是否去祖坟送灯,是老人们检验子女敬不敬祖、守不守孝道的重要标志。在光山,许多外出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在正月十五是要赶回来的,一来十五夜必须送灯,二来正月十六这天给同族、亲戚拜年也不算晚。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7)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8)

三是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户户将所有房间的灯点亮,彻夜不息。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9)

四是姑娘不看娘家灯。正月十五这天,出嫁的姑娘不能看娘家烧香的灯火。俗信看了会对娘家不利。出门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娘家人绝人后,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这样娘家人丁不兴旺。但媳妇可以送灯,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没有出嫁的女儿还是娘家人,可以送灯。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10)

五是有些家庭灯节夜晚要在香堂前烧香一个夜晚。

各地元宵期间风俗习惯(光山民俗元宵节的习俗)(11)

六是灯节夜晚要早些睡觉。因为正月十六子时开始老鼠要嫁女,需要提供方便。你影响它一夜,它会吵闹你一年,不值得。

摘自《民俗光山》一书

监制/裴仁和 方明利 责编/梅曙贤 谢仁睿 裴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