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过“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但你知道它背后的含义吗?


就如同大家都不陌生的李彦宏,看到他的名字脑子里就闪现出百度创始人这个身份,想必是不会和作家、播音员、户外运动爱好者这几个标签联系在一起的。


殊不知这位 “程序猿”、理工男,还写过一本章回小说——《硅谷商战》,展现出来的文学素养甚至不输于技术实力。同时他也特别喜欢花草植物,是个不折不扣的植物专家……


你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为什么我劝你去当斜杠青年)(1)


在这里,我想再次提出这个近几年被炒的火热的词语——“斜杠青年”。它代表的是那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开启多重身份的人群。


你可以是一名老师,同时在网络上扮演自媒体达人的身份;你可以是一名设计师,同时是某家咨询公司的顾问。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多了一个身份就多了一份底气。


即便说的多高端,它的的意思不过是身兼数职,在这种和“工匠精神”大相径庭的内涵之下,为什么我要去支持它呢?


01.


小林今年出版了一本书,销量很好,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都在向她贺喜,我也能透过她面容的疲态,看出她是真的很高兴。她说,她终于干了她自己最想干的事情。


可在之前,她之前从未以作家自称,专业明明是理工类,毕业后做过老师、摄影师……都是与文学不搭边经验。


向她问起原因,她解释,在没有足够的成熟度和积累度之前,没办法完成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她之前所做之事,不过是变相得在为自己的梦想铺路罢了。


是啊,在梦想仍那么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总要在那扇门前徘徊良久,一件件事情尝试过来,尝遍冷暖。当外人觉得你不安分、不稳定,其实他是没看到我们是在慢慢靠近我们心中的月亮。


“斜杠青年”身上的那些标签,其实是存在内在逻辑的,是他坚定目标下的踏板,所以支线都去达成,只为迎接那个最好的结果。


你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为什么我劝你去当斜杠青年)(2)


02.


“斜杠青年”可以被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被生活所捆绑的身兼数职,一个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内心热爱。


最好的当然是第二个层次,我们可以在多个维度上打造自己,这份内在自发的驱动力,才会让我们乐于坚持,直到收获回报的那一天。


一个无知的人,必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常常在社会潮流中随波逐流,什么火就对着它蜂拥而上。而“斜杠青年”选择的是对这个未知世界的热忱和好奇。


你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为什么我劝你去当斜杠青年)(3)


03.


以及我们可以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在做的事情和独有的社交圈,人与人之间不同领域的碰撞必然会带来新的概念,其实斜杠青年也是在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在合作之下打造出一个新的品牌。


了解过新媒体的观众应该知道“流量矩阵”这个词,它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多账户,一个是多平台。


举第二个维度的例子,把一个账号做到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头条等等不同的平台上,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错过任何平台的流量,最终得到最好的变现效果。

最后,如何做到拥有斜杠人生,有人提出了123法则:

1.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一个事业。

2.就是培养两个斜杠爱好。

3.就是把1/3的时间分配给自己的斜杠爱好。

如果你恰好有很多兴趣,却又被自己的专业所束缚,那么大胆的去做吧,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你为什么要成为斜杠青年(为什么我劝你去当斜杠青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