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1946年2月17日戴笠坠机身亡,郑介民接管军统局——说他接了戴笠的班是不准确的:戴笠到死也只是主持工作的副局长,而郑介民当的是正局长。

戴笠是是副局长,但是在军统说一不二,郑介民当了正局长,权力还没有戴笠大,毛人凤和唐纵不但与其分庭抗礼,还总想把他从局长宝座上掀翻。

郑介民磕磕绊绊完成了军统到保密局的转变,唐纵也退出了竞争,从主任秘书变成保密局副局长的毛人凤按捺不住终于要动手了。

毛人凤为了扳倒郑介民,找了两个得力盟友,其中一个后来当了保密局局长办公室主任的潘其武,另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原军统(保密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1)

沈醉跟毛人凤结盟对付郑介民,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目前我还不能与唐纵、郑介民比高低,他们资格老,深得老蒋信任。如果郑介民主持军统工作,仍然会是毛人凤负实际责任,天长日久,毛人凤将取代郑介民,到那时,我再取代毛人凤就不成问题了。(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沈醉回忆录)”

1947年12月5日,郑介民被免去保密局局长和国防部二厅厅长,明升暗降为国防部次长,毛人凤得偿所愿晋升保密局局长,潘其武当了保密局办公室主任,沈醉再也不是“大管家”,还被一脚踹到了风险极大的云南。

沈醉之所以被毛人凤一脚踢开,就是因为他在“倒郑密谋”中起的作用太大,不但郑介民对他恨之入骨,恨不能一枪将其毙掉,就是毛人凤也芒刺在背脊梁沟冒冷汗,生怕沈醉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2)

沈醉确实想在扳倒郑介民后对付毛人凤,但就是因为他在对付郑介民的时候表现得太过“优秀”,这才成了出头椽子。

沈醉和毛人凤联手给郑介民挖坑,这得从军统局刚变成保密局说起:保密局正式命名后,郑介民就把他的亲信同乡、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张继勋任命为局长办公室主任——这摆明了是要分沈醉的油水。

提起莫斯科中山大学,读者诸君肯定不陌生,因为我们更熟悉的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也是从那里毕业的。如果郑介民不被挤走,吴敬中也是有可能调入局本部接替沈醉之位的。

戴笠掌管军统的时候,并没有局长办公室主任一职(他不是正局长),郑介民设立这个职位,就是要清理原“主任秘书”毛人凤的嫡系,跟毛人凤同属戴笠心腹的沈醉,自然也是要清理的对象。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3)

沈醉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屈能伸,当他得知郑介民接任军统局局长之后,第一时间就去拜见了“老板娘”——郑介民的夫人柯漱芳:“既然已经定了军统由郑介民负责,那么我也不能等闲视之。当时郑介民还在北平,一两天就会赶回来,我必须赶在他前面,先笼络好他的妻子。我知道,郑介民很爱财,但他自己却从不出面,而是让他老婆出面捞钱财,许多事情须先讨得他老婆的高兴。”

沈醉原本想左右逢源保住自己碗里的肥肉,没想到郑介民的老同学张继勋上来就开始硬抢,这不能不让沈醉痛心疾首并下了狠心:“我与行动处处长叶翔之都认为,如果不挤走郑介民,那么就很难打破多年来只重视军校学历的局面。我和叶翔之密谋如何拆郑介民的台,把他挤走,我在毛人凤的授意下,搜集了许多对郑介民不利的材料,并导演了一场促使郑介民垮台的‘祝寿戏’。”

沈醉和毛人凤借祝寿之名给郑介民挖坑,这个故事笔者写过,跟《与狼共舞》了陈少杰坑周方淮是一个路数,记得当时还有人开玩笑:“‘强队’坑‘苗连’,这一手是不是跟毛人凤和沈醉学的?”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4)

当时毛人凤想了两个办法坑郑介民,这两个办法都需要沈醉去执行——毛人凤也是有私心的:把沈醉推出去当替罪羊,自己真正的潘其武就安全了。

毛人凤想出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择手段搜集郑介民的材料;第二个办法是拉拢各特训班学员,孤立郑介民。

沈醉一听就知道毛人凤是在给自己下套,他还想着将来利用特训班学员干掉毛人凤呢,当然不肯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于是他建议采用第一个办法:“我手里掌握着郑介民倒卖汽油、他老婆贩卖烟土的证据(其实这两件事沈醉也有参与,还赚了五百两黄金),他家中的一切开销,包括佣人、厨师、小孩玩具、湘绣、观音像都向总务处报销。他还私自将中美合作所交给军统的手枪、手提机关枪计四十余支全送给他的弟弟郑庭笈。”

沈醉说的这个郑庭笈,大家当然也熟悉,此人在《特赦1959》中的镜头也不少,在战犯管理所跟沈醉的关系也不错。沈醉和毛人凤合伙坑郑介民,那是大家特赦后当文史专员的时候才公开聊起来的——郑介民原名庭炳,是郑庭笈的堂兄,郑介民还有个亲弟弟叫庭烽(挺锋)。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5)

沈醉借给郑介民过五十大寿之机,狠狠地坑了郑介民一把:他不但在宴会上拍了堆积如山的礼品,还鼓动一些特务家属去闹事,最后连照片带报告,都送到了老蒋的案头,老蒋用溪口三字经把郑介民骂了个狗血淋头。

被骂得七荤八素的郑介民事后调查,才发现是沈醉在捣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的总务处长,他马上咬牙切齿地命令局长办公室主任张继勋严查:我整不垮毛人凤,还杀不掉你沈醉?

张继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抓到沈醉的把柄,就只好另辟蹊径,拿沈醉的部下开刀,于是沈醉悲剧了:“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学生邓毅夫,被郑介民借故枪毙了,郑介民还因此事派人搜查了我的家。”

这个邓毅夫是沈醉在临澧特训班教出来的学生,也是沈醉最喜欢的一个部下。沈醉在重庆市警察局当侦缉大队长时,就把邓毅夫调到身边当秘书兼文书股长,军统改组为保密局后,又把他调到总务处管理科当科长。

沈醉和毛人凤合伙坑郑介民,邓毅夫就是具体的操盘手:“我叫他暗中告诉滨湖同学会南京分会的会员,大肆宣扬郑介民即将过五十大寿的事,再让他们暗示各机关单位和特务准备厚礼,好为郑局长祝寿。”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6)

掉进坑里的郑介民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邓毅夫——不管在哪个朝代哪一级的官员,只要查就不难查出问题,这在当时有一句话:走路不哼哼(呻吟)的都是好人,一诊断,就可能病入膏肓。

邓毅夫走路不哼哼,但是身上也绝不干净,张继勋一查就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账外的门锁。虽然一箱子门锁也就价值几两黄金,但是郑介民却借此大做文章,说邓毅夫“监守自盗”,罪加一等,直接打报告给老蒋,请求枪毙邓毅夫杀一儆百。

杀一个小小的科长还要请示老蒋,郑介民小题大做,实际是在为杀沈醉做铺垫:贪污一箱子门锁的都枪毙了,从马汉三手里接受二百颗珍珠的沈醉还能活得成吗?

当时老蒋也想刹一刹凯申集团的贪腐之风,毫不犹豫地批准了郑介民的请求,毛人凤听说是老蒋下的令,连说情的勇气都没了。

郑介民枪毙了邓毅夫,又搜查了沈醉的家,这可把沈醉吓坏了,他马上跑到毛人凤家里求援,结果毛人凤不但没有拍案而起表示要替沈醉出头,反而借题发挥吓唬沈醉:“郑介民的手真狠,你刚走不几天,他就得知是你导演了那场祝寿的戏,他派专人查你的账,想拿你开刀。结果,你的账上没发现问题,却发现邓毅夫贪污了一箱锁。他硬是要杀他。你知道,他这是完全对着我们来的呀!”

郑介民和毛人凤谁职位高(查明真相的郑介民下令动手)(7)

吓唬了沈醉一通之后,毛人凤自知局长宝座已经坐稳,就开始兔死狗烹,连沈醉的电话也不接了,沈醉也知道自己在保密局本部待不下去了:“相隔才一个多月,他毛人凤就真的翻脸不认人,要拿我这个有功于他的人开刀了吗?”

毛人凤不接沈醉的电话,沈醉只好硬着头皮登门,结果笑面虎毛人凤笑眯眯地抬起了脚:“那你去云南或台岛当站长吧!这两个地方由你选择,当然,若去其他省也行。不过,这两个地方很重要,我相信你能在那里大显身手。”

沈醉一听,血都凉了:“这不是要把我“充军”到边远的地方去吗?看来,毛人凤在让我帮他挤走郑介民的同时,就想到下一步要挤我了。我虽然机关算尽,到底还是败在了他毛人凤的手下。”

沈醉这下子傻眼了:得罪了郑介民,又被毛人凤一脚踢开,我哪里还有活路?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于是沈醉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昆明,最后无奈地跟郑介民的堂弟郑庭笈在功德林里做了同学,但不知沈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午夜梦回,会不会后悔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

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沈醉不掺和到毛人凤和郑介民的撕咬之中,能否跟着老蒋一起逃掉,如果他扳倒了郑介民后又毒死了毛人凤,有没有可能当上保密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