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近三四十年来,比较出名的就有30多部。几乎每一年,就有一部经典剧作。然而,三国影视剧的改编,相比于文字小说来说,会困难得多。于是就会有对罗贯中原著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删减,甚至是改动,这本无口厚非,但这对受众了解原汁原味的小说内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里,本人作为抛砖引路人,将《三国演义》小说里,很少被影视剧拍摄的情节,汇总出来,希望大家能看完整篇文章后,能重拾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经典小说的兴趣。如果里面有差错,欢迎指正,内容很长,能看到最后的,一定三国真爱粉。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听从属下的建议打算从韩馥处接手冀州,袁绍假意和公孙瓒约定共同讨伐冀州,自己先行占领,并派人杀死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因出尔反尔与公孙瓒反目。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赵云所救,赵云因袁绍没有忠君救民之心,转而前去投奔公孙瓒,结果公孙瓒也不重用赵云。刘,关,张三兄弟前来助阵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是敬重,不忍相离。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

袁术向袁绍要马匹不得,向刘表借粮草不能,于是写信叫孙坚讨伐刘表,自己讨伐兄长袁绍。孙坚前去讨伐刘表,刘表先败,手下蔡瑁被士气正旺的孙坚打败。后听从蒯良计,派吕公率领人马埋伏在岘山,用石头弓箭打死孙坚。孙策派桓阶去刘表处将父亲的尸首换回。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

PS:袁绍作为三国里面的大Loser,虽然在史书上是值得浓墨重彩介绍的人物,但在小说中,将他高光的表现删减得很多。比如之后袁绍与公孙瓒,最惊心动魄的河北争夺战,只在满宠与曹操和刘备的谈话间交代了一下。而作者保留袁绍磐河战公孙的内容,其用意其实也很明显,就是为了引出赵云的闪亮登场。孙坚之死的情节,在新三国里还是描写的很详细,可惜也篡改了不少,为了突出孙权小儿的胆识与智慧,让他去刘表那游说,用黄祖换父亲孙坚的尸首。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王吕布在王允的怂恿挑唆下,杀了董卓。董卓党羽李傕、郭汜等人逃回凉州,听从谋士贾诩的意见,给王允造谣,纠集当地人大举到长安复仇,途中联合董卓女婿牛辅一同进兵。吕布派李肃迎战,李肃营寨夜晚遭劫,吕布认为他的失败挫了士气,便将其斩首。李傕郭汜等人用计拖住吕布,张济樊稠攻入长安,和内应贼军其入,吕布不敌,逃出了长安,王允慷慨赴死,遭贼人杀害。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4)

PS:以前看电视剧,总觉得吕布都把董卓都干掉了,怎么就没留在长安,而突然又跑到了徐州。这里面,就少了李傕、郭汜攻入长安的情节。

勤王室马腾举义

李傕郭汜等人强迫皇帝给他们加官进爵,埋葬董卓尸骨三次未遂。马腾、韩遂带兵前来讨伐李傕郭汜等人,阵前十七岁的马超,英勇无比,先后擒杀李傕将李蒙、王方。贾诩献计用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数日之后军粮已尽,内应又被诛杀,只好退兵。樊稠念同乡之谊放走韩遂,不意被李傕设宴杀掉。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5)

PS:马超不是到了老三国电视剧中后段才登场的,他最英姿飒爽的亮相,是在马腾、韩遂带兵前来讨伐李傕郭汜的时候。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在京城长安,汉献帝被李傕郭汜欺凌,十分凄惨。太尉杨彪使用反间计,利用李傕郭汜的野心和郭汜妻子的妒忌,让李傕、郭汜互相残杀。但没想到,李傕和郭汜分别劫持了皇帝和百官,在京城交战作乱,李傕的谋士贾诩见李傕不能成事,开始帮助汉献帝脱险。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6)

李傕的部下杨奉也不满李傕,准备反叛,事情败露却被李傕打败。最后在张济的调解下,李傕郭汜才分别放出了皇帝和百官,两人讲和。汉献帝被放出后,在国舅董承的保护下,和百官向东逃出,欲脱离李傕郭汜的控制,郭汜追赶,杨奉及时出现,倚仗猛将徐晃暂时打退了郭汜。

郭汜和李傕合谋,商量杀死汉献帝平分天下,再次追来。杨奉董承保护汉献帝且战且退,拼死渡过黄河。一同保护汉献帝的李乐原是贼军,密谋劫持汉献帝,杨奉董承忙带着汉献帝赶往洛阳,李乐得知后,一面联络李傕郭汜,一面追杀而来。

PS:《三国演义》最精彩之处在于“乱”字,因为身处乱世,所以才涌现出如此众多的英雄,或为至高无上的权力,或为了拯救苍生的王道理想,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但无论是老三国还是新三国,对于这些情节都强行删掉,割裂了情节的连贯性,使我们对于三国的印象,只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无法看到三国时期众生百态。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孙策收降太史慈后,开始出征严白虎。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占据吴郡,与孙策军交战,战败,请和不成,遂弃城而逃,投奔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战败后,严白虎逃往余杭,为董袭所杀,首级献与孙策。经过这几战,他确立了自己在江东的位置,而且收了许多谋臣,武士,人称“孙郎”。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7)

PS:目前为止的影视剧很难将小说中所有情节拍摄出来,都会由于集数经费,内容需过审等等,做一些删减修改。所以,老三国对孙策的人物塑造,只保留了最精彩的“小霸王酣斗太史慈”的情节,略掉了“孙策大战严白虎”。其实,孙策创业,基本上奠定了东吴的早期核心团队。在这两次大战中,孙策不仅收降了太史慈,还吸纳了周瑜、张昭、张纮、蒋钦、周泰、陈武、董袭、虞翻、朱治、吕范等一众优秀的文臣武将。在老三国中,东吴和魏国的核心团队的加入,都没有做过多的交代,使得观众们对突然出现的三国名将,感到莫名。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仗着自己有玉玺在手便在淮南称帝,却听说吕布反悔,拒绝联姻,愤怒之际当即起兵七路讨伐吕布。吕布得知消息后召集谋士商议对策,陈宫要求斩陈珪父子人头献予袁术以保徐州,陈登为保命献一计,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令袁术两路大军反水,帮助吕布出奇制胜,袁术回到淮南心中不甘,遣人向孙策借兵报仇,孙策拒绝了袁术,并要出兵攻打对方,曹操听说后联合孙策、刘备、吕布攻打袁术,袁术不敌,带着财物和部分兵士逃走,留下四人分兵十万坚守城门待曹操弹尽粮绝。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8)

PS:袁术和他的哥哥袁绍,都是三国早期最具实力的诸侯,袁术作为袁氏一门的嫡子,他的号召力要比他哥哥还要大。可惜,这位袁公子,就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性子来,不知道天高地厚。但凡他的情商和智商在线,也就轮不到曹操、孙权、刘备做大。老三国里省去了这个情节,是个遗憾,当时的观众,都很想知道这个讨董之战中对刘关张嗤之以鼻的家伙,最后是一个什么下场。新三国拍了这一情节,但总感觉似是而非。寿春之战大场景拍得壮观,动用的攻城器械,也是很有代入感。

贾文和料敌决胜

曹操出兵围攻张绣把守的宛城,绕城三日,找到了城墙最薄弱处,却设下声东击西的计谋,佯装大军要从另一方向攻击,而又趁夜在城防薄弱处进攻。然而,曹操的计谋,却被贾诩识破,贾诩将计就计,曹操最终不敌兵败,一路逃走。张绣紧追不舍,并约来刘表劫杀曹操,曹操出奇兵战胜了追兵,又得到李通前来接应才得救,这时接到线报说袁绍想要攻打许都,于是曹操引兵而回。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9)

PS:曹操与张绣的战争,其实是曹操与贾诩之间的智斗。很明显,贾诩非常克曹操,总是能猜中曹操在想什么。张绣在打一手烂牌的情况下,还能赢得与曹操的战争主动权,贾诩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张绣这一生,因为认识了贾诩,对贾诩言听计从,才不至于像其他的董卓系的军阀那样,结局悲惨。贾诩作为张绣的“人生导师”,给张绣做了一条最优的人生规划。个人认为贾诩的计谋,属于毒谋,见效快,但很短视,没有大局观,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把握,追求的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造成的问题就是,总是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即便曹操得到贾诩,也没能取代郭嘉、荀彧、程昱的地位。

祢正平裸衣骂贼

宛城张绣彻底归降后,曹操接着想派孔融去劝降刘表,孔融则推荐祢衡,但祢衡为人狂傲,多次辱骂曹操,于是曹操想借刘表杀了他,不过刘表看出曹操用意,故意不杀祢衡,反而让他去见黄祖,黄祖醉酒受不了祢衡讽刺,终于把他斩于刀下,曹操达到目的高兴不已。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0)

PS:祢衡裸衣击鼓骂曹,这件事情,其实是很有戏剧张力的。然而,新旧三国电视剧,貌似都没有拍这一情节。问题可能出在“裸衣”上,这里说的“裸衣”不是光着上半身,而是“裸体而立,浑身尽露”。这种行为艺术,在魏晋文人之中,不算稀奇事,竹林七贤就是当时特立独行的公知代表。祢衡的这次表演,虽然给他青史留名,但并没有给他加分。凡事过犹不及,哗众取宠,徒留笑柄。祢衡之流,大体跟杨修类似。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了冀州。这次大败,让袁绍心烦意乱,不理朝政,开始考虑立后嗣的事,正议论时,突然听说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外甥领兵来助阵,于是十分开心,重新整顿军队后再战曹操,程昱献上了十面埋伏之计,曹军再一次胜利,打得袁绍元气大伤,也让袁绍心惊胆寒,从此一病不起。正当曹操想要一举消灭袁绍势力的时候,突然听闻刘备乘机攻打了许昌,曹操大怒,领兵先回许昌,快速击败了刘备,刘备狼狈而逃,投奔刘表。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1)

PS:看电视剧觉得官渡之战,直接把袁绍给干翻了,从此一蹶不振。但看完小说才知道,让袁绍彻底绝望,并吐血而亡的战争,是这一场仓亭大战。这一场大战,袁绍把压箱底的老本都拿出来了,也吸取了官渡之战的教训,步步为营,但还是被曹操背水一战击溃,曹操还用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沿路拦截,让袁绍逃命时步步惊心,然而显然他没有曹操吃败仗的心理素质强,从此一病不起,吐血而亡。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几次兵败,心中郁闷,最后吐血而亡。袁绍死后,三儿子袁尚继位,大儿子袁谭知道后并不服气,想要讨伐袁尚,但郭图进言应先联合袁尚打败曹操后再议此事,于是袁谭起兵打曹,却处于下风,袁尚又想借曹操之力打袁谭,所以只派了很少的兵力去支援袁谭,三番五次之后,袁谭投奔曹操,曹操攻打至冀州并用许攸的计策,令士兵环绕冀州城的城墙挖了一条战壕,然后掘开漳河,引水淹了冀州城。城内弹尽粮绝,军士几乎饿死。曹操拿下了冀州。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2)

PS:袁绍死后,北方还有收尾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许攸献计水淹冀州城。这里的冀州城,应该就是邺城,那是袁绍经营多年的大本营。许攸之前投降曹操,献了偷袭乌巢粮仓的计谋,让曹操赢了官渡之战。这还不足以,让许攸狂傲无惧。这次曹操围攻邺城半年之久,玩地道、策反劝降、围点打援,都没有让城攻破。许攸一献上水淹之计,城中粮绝,军心动摇,终于开城投降。所以,许攸有足够的资本说,如果没有他,你们曹阿瞒怎么能进得了这冀州城。这场战争,进行的也相当残酷,坚守冀州的审配,与曹操斗智斗勇,展现了三国战争中最为精彩的攻城战。这一情节,老三国完全没有展现出来,略有遗憾。

战长江孙氏报仇

在曹操平定北方之际,孙权一直在江东招贤纳士,养兵蓄锐,江东根基已固,国富民强。他派弟弟孙翊出任丹阳太守,但孙翊性刚好酒”,醉后动辄鞭挞士卒,终于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联合孙翊的心腹“从人”边洪杀了孙翊。妫览见孙翊妻子徐氏美貌,欲占为己有,但徐氏乃是巾帼英雄,联合孙翊心腹旧将,设下鸿门宴,分别将妫览和戴员刺杀。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贼,取徐氏归家养老。

后来,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病危,她叫来孙权、周瑜张昭交代很多事后,便死了。孙权率兵进攻黄祖,以报杀父之仇。这时,黄祖部将甘宁杀死了孙权将领凌统之父凌操立功,但甘宁被黄祖侮辱为海盗(盗帆贼)且不被重用,便欣然弃黄祖降孙权。由于甘宁知黄祖军中详情,所以很快他就活捉黄祖,孙权大败敌军,大仇得报。但凌统念甘宁杀父之仇,对此念念不忘,要杀甘宁,最后被孙权化解。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3)

PS:小说原著中,“战长江孙氏报仇”这一回,总体讲得很杂,一开始孙权引兵伐黄祖,虽然打胜了,但黄祖的部将甘宁,射杀了东吴的大将凌操,他的儿子凌统”奋力往夺父尸而归“。这也就是后面甘宁与凌统不和的缘由。

随后话锋一转,讲了孙权的弟媳徐氏,临危不乱,巧设鸿门宴,将杀害她夫君的两位凶手反杀的故事。之后又讲了孙权母亲吴太夫人临终,交代后事,也占了小篇幅。其中有一个细节,是很多人会忽略的。那就是这个时候正是刘备流落荆州,请诸葛出山的时候,小说中吴太夫人死了,那后面甘露寺里的吴国太相女婿,又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在吴太夫人临终遗言里有交代:“吾妹与我共嫁汝父,则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后,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也就是说,后面的吴国太并非孙权的生母,孙尚香也非亲妹。

最后才又回到正题,孙权招降了在黄祖那不受待见的甘宁,高兴地大喊:“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甘宁果然不负所望,亲自射杀黄祖,枭其首级。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孙权攻打合淝,因张辽而几次不得,最后孙权让后槽养马在张辽军中做内应,放火趁乱袭击。张辽早已识破计策,将计就计,吴军大败,孙权爱将太史慈中箭身亡。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4)

PS:孙权大战张辽的戏码,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后,彼时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已经拿下了长沙四郡,坐稳了荆州。周瑜折了锐气,养病在家。另一边孙权终于有机会独自领军攻打张辽、李典、乐进镇守的合肥。小说中,孙权还想亲自去单挑张辽。一旁的太史慈,连忙先上,要不孙权就基本上一刀被KO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在打仗方面,简直是太年轻了,他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没有意识到,就想跟身经百战的张文远挑战。意气之战,致使此战折了大将宋谦,又因为急于替宋谦报仇,让太史慈犯险,致使太史慈身中数箭,伤重身亡。赤壁之战,吴国孙权,有两大如鲠在喉的心病,一个是荆州,一个就是合肥。合肥犹如顶在东吴喉咙上的利剑,随时要直面魏国的跨江作战,也像是挡在东吴眼前的”虎牢关“,攻进合肥,是挺近中原的第一步,而孙权五次合肥之战,试图迈进这第一步而不可得。张辽八百骑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逼得孙权狼狈窜逃,张辽一战威震逍遥津,从此令江东小儿止啼,这对孙权造成的心理阴影,贯穿着他整个后半生。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刘备因为孙权和曹操都有攻击荆州的动向,管刘璋借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回荆州。可刘璋听信身边人的话,打了个打折扣给刘备,这才令刘备大为光火,终于决定与刘璋撕破脸,打算夺取西川。于是,庞统给他上中下三计,刘备选了”中计“,”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杨怀、高沛)闻知,必来相送; 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成功杀了杨高二将,夺了涪水关。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5)

涪水关失守后,刘璋派重兵把守雒城。泠苞、邓贤分别依山傍险,在城外扎下营寨。刘备这边也分别派黄忠、魏延去攻打泠苞、邓贤。但魏延贪功,也嫌弃黄忠老,想抢先将黄忠要攻打的营寨拿下,不想两寨相互支援,打了魏延措手不及,幸亏黄忠及时赶来救出,并杀了邓贤。泠苞赶紧逃到另一个寨子里。庞统预先料到这种局面,抢先袭取了另一个寨子。泠苞再次逃跑,被魏延生擒。魏延凭此将功补过。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6)

PS:刘备入川的战斗,老三国并没有很好的叙述清楚。电视剧里大概讲了张松献图、落凤坡、义释严颜、张飞大战马超等情节,最后是刘璋开城投降。刘备夺西川的野心,在这一回里昭然若揭,这也可能是老三国要力捧刘备的正面形象,不能绕过的事情。另外,随着刘备队伍的壮大,团队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魏延的加入,拉低了刘备团队的整体素质。魏延实际是一个投机分子,是个令人扎手的刺头,他在刘备、诸葛亮手下,尚且还能降服住。刘备在这里,更是主动选择将功补过,宽恕了魏延的违令之举。相比于诸葛亮重用马谡,以及后期的人才凋零,可以看出刘备的领导才能,识人用人的眼光,要比之强上十倍。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庞统死后,诸葛亮率军由水路入川,很快也来到了涪水关,于是献出计策活捉张任,决定在金雁桥附近芦苇荡设伏兵。诸葛亮故意带着列队不齐的部队,坐在四轮车上,说些大话,让张任轻视他,引他来追杀。张任掩杀时,诸葛亮假装狼狈地弃了四轮车,骑马而逃。张任中计追赶过金雁桥,埋伏在芦苇荡的刘备军,拆掉金雁桥。张任被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伏兵四面围住,最终被俘。张任宁死不降,诸葛亮为全其忠义,将其斩首。于是,刘备一众大将很快攻破雒城,并准备继续攻成都,法正则写劝降书给刘璋,刘璋收到劝降书后十分愤怒,并派遣使者向张鲁求救。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7)

另一边,马超借羌人兵攻打翼城,翼城刺史韦康不听杨阜劝阻投降马超,但马超对投降的韦康不信任,将其四十余口尽斩之,不留一人。这直接就导致了韦康旧部的不满,于是在参军杨阜的组织下,他们联合起来,里应外合攻打马超,重夺回了翼城。并将马超妻杨氏、幼子三人,并至亲十余口,当着城下的马超的面,尽皆杀害,气得马超差点摔下马来。马超在杨阜和前来救援的夏侯渊等军马的联合围剿下,四处逃窜。沿路洗劫百姓,还报复性地杀了叛将的妻儿老母。前来追杀的杨阜,身中马超五枪,犹然死战,杨阜宗弟七人皆被马超刺杀。夏侯渊及时赶到,救了杨阜。马超突围逃脱,投了汉中张鲁。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8)

PS:张任是益州刘璋最得力的将领,有勇有谋,被刘璋委任,重兵把守成都的门户雒城。诸葛亮未到之时,已经先后设伏射杀庞统,大败刘备、黄忠、魏延,甚至是张飞。刘备攻打雒城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刘备入川最难攻破的地方。还把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骨干,调了过来。这也造成了关羽独守荆州的局面。在老三国电视剧里,张任的出场镜头,可能只有在落凤坡里的匆匆一瞥,旋即没有了交代。或许在编剧看来,张任被杀的情节,有损于刘备的仁德。

雒城被攻破后,刘璋派说客求救于张鲁。张鲁手下马超主动请缨出战营救。在这一回里,插叙了马超攻打凉州的情节。马超的表现非常糟糕,不仅在凉州失去了将心,也失去了民心。马超残忍嗜杀,荼毒百姓,与旧时董卓西凉系军阀有得一拼。新老三国电视剧,删掉这些残忍的情节,其实是美化马超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曹操平定汉中地

曹操举兵西征,张鲁派人退敌,结果失败,并折损了几名大将,正当张鲁焦躁时,阎圃向张鲁推荐了庞德,庞德英勇善战,多次帮助张鲁打退了敌兵,张鲁非常高兴,曹操见庞德如此勇猛一心想收为己用,于是听从贾诩的计策,一边贿赂张鲁的宠臣杨松,让其向张鲁面前进献庞德的谗言,一边让庞德夺寨之后,复夺其寨,迫其回城,以为败绩。如此一来,杨松进谗言,张鲁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庞德因此受张鲁责备,一气之下,让庞德马上出战,不胜必斩。这一次,曹操把庞德捉住劝降成功。张鲁这边于是更信任杨松的话,而此时的杨松已经成为曹操的内应,怂恿张鲁出城迎敌,杨松自己则献了城池。无奈之下,张鲁被迫投降,曹操受降,其余人等一并纳降,唯独把卖主求荣的杨松给斩了。于是曹操平定了汉中。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19)

PS:汉中张鲁,是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可以说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张鲁人品其实还可以,只是在知人善任、带兵打仗、政治能力上太差劲了,容易听信谗言。一个小人杨松,居然能在他的团队里混得风生水起。一批如马超、庞德这样的名将,阎圃这样的忠臣良士,备受排挤。与曹操相比,张鲁差了好几个段位。但他确实一位品行端正的地方领导,张鲁被曹操逼得要逃出汉中的时候,他弟弟张卫建议把带不走的府中财物粮帛都一把火烧了,但张鲁却认为这些都是国家的财物,不能因私而损毁,临走时还特意完整地将其封锁。这令曹操十分感动,打了一辈子仗,基本上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对张鲁有了敬佩之心。因此,当张鲁已经一穷二白地投降的时候,曹操也马上爽快地接纳了他,封其为镇南将军。从这件事来看,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做人要有正气,有骨气,无论多奸诈险恶的人,都会高看你一眼,这与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无关。

左慈掷杯戏曹操

平定汉中后,曹操很快晋升为魏王,崔琰因阻止曹操晋升而被斩。一日,道士左慈,在曹操的宴会上要求曹操把王位让给刘备,并三番五次施展法术戏弄曹操,如变空心柑橘,取龙肝,寒冬腊月令牡丹开,千里钓松江鲈鱼,生蜀地紫芽姜,还能化成白鸠,飞出皇宫。曹操认为左慈是妖人,全城搜捕左慈,想要斩杀左慈,没想到竟然搜出了三四百个相同模样的左慈,最惊悚的是被砍头的几百个左慈,提着自己的脑袋,殴打曹操。曹操因此被吓得染病不起。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0)

PS:罗贯中用了大半章回,详细叙述”左慈掷杯戏曹操“的经过,把左慈描述得神乎其神。这一情节,不禁让人联想起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的玄幻魔术表演。读者可能认为是封建迷信情节,但小说非空穴来风,左慈的事迹是写在《后汉书·方术列传》里的,在那里左慈在曹操面前,表演了移花接木,穿墙术的本领。而小说作者发挥想象力,一口气讲了很多玄幻的法术表演,使得这一章节非常的离奇玄幻,因此无论现在的影视作品改编,还是儿童读物,都将这一情节删得一干二净。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左慈事件,让曹操被吓得病倒在床,许芝来见曹操,举荐了管珞为曹操占卜。管珞为曹操占卦,每一件都准确无误,于是对管珞非常信服,听从管珞的意见留守邺城。耿纪等人商量要诛杀曹操,在正月十五那天夜里放火烧城,不料曹操早有防备,耿纪等人全部被杀,被株连的人不计其数。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1)

PS:中国古代的小说,往往都会带有因果轮回,占卜测卦的迷信思想。没办法,我们的甲骨文,就是写在龟背上,算卦用的。老祖宗还传了一本连现代人都觉得神奇的《易经》,这更是从理论上支持着算卦的合理性。这些占卜术士,绝不会给一个普通人侃侃而谈,而是专挑位极人臣之人下手。因为这些人,已然享尽人间富贵,但他总是希望能通过权力和财富,掌控未来,同时也掌控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观点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秦始皇可以为了哪怕一丝的长生希望,愿意千里迢迢海外求仙。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王林”大师“,也是把高智商,中国顶尖名流,如马云、赵薇、王菲、李冰冰等,骗得团团转。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2)

罗贯中描写邺城内五位汉室忠臣,要造曹操的反的事,其实是在突出管辂的占卜之术的灵验。小说几乎花费了一个章回,描述”三国第一算命大师“管辂算卦的灵验。管辂的人设,像极了《风云雄霸天下》里面的”泥菩萨“,虽能窥探天机,但从来只是”天机不直漏“,而是要写几句谶语,让后人去附会。因此,老三国将其删掉也不可惜,而新三国只保留五位汉臣反水曹操一事,没有管辂的”瞎胡闹“。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夷陵之战后,曹丕听说吴、蜀结盟,怒传旨起兵三十万渡江伐吴。因为东吴刚夺下荆州,需要陆逊镇守。因此,吴将徐盛自告奋勇请求挂帅出征。徐盛和孙韶在这次战场上,其实矛盾很大,孙韶仗着自己是孙氏宗亲,年幼赌气,对徐盛将令不遵从。徐盛几乎要将孙韶斩首,多亏孙权亲自求情,才被免死。但孙韶还是不领情,执意要去迎敌。夜里,大雾横江,曹丕乘大龙舟,就在江中暂歇,徐盛一夜之间用芦苇人布于城上,雾散云发时,魏军发现一夜之间南岸一带皆是连城,惊厥不已。恰好又遇暴风大作,洪浪滔天,江上龙舟几欲翻覆,曹丕不得不改乘小舟逃跑,魏军士气大损。就在此时,吴将孙韶,此时杀出,截杀一阵,后又被徐盛在淮河中先已鱼油浸湿芦苇,大火横江。魏众将拼死保护曹丕杀出,魏军大败。撤退途中,魏将张辽为救曹丕,中吴将丁奉一箭,不久身死。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3)

PS:孙韶赌气逞勇应战,读者本以为此去必定大败亏输,然后徐盛派丁奉反败为胜,哪知道曹丕遇到江上狂风暴雨,一下子陷入战场被动。这貌似是“元朝乘船攻打日本”的神风,其实从那一晚吴军连一艘小船都没有派出来侦查就可以看出,吴军依然从天象中,洞悉晚上必有大风,不宜早出。曹丕不懂水战,仗着所乘是大龙舟,居然江心宿夜,致使风浪来时,躲避不及,狼狈回逃。而东吴徐盛则早已想好在大风浪过后出击,兼用火攻,大败魏军。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4)

而里面描写徐盛和孙韶的这段小插曲,只能说明三国鼎足之时,东吴人才辈出,在关键时刻,不仅有得力的战将,如获得君主“大壮”的徐盛(“大壮”,为易经卦象,为阳刚盛长之象;《三国志》中只有张辽和徐盛有被君主如此盛赞),还有能够出头的孙氏宗亲,独当一面,英勇杀敌。老三国电视剧,不拍这一场水战,可能因为不想重复,因为赤壁水战,已经是最漂亮的一场水战,其他的都无足轻重。加上老三国侧重的是蜀国的战场,吴国的战事,经常是在诸葛亮的台词里,一笔带过。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曹真以和亲为条件,请羌兵来助战打诸葛亮带领的蜀国军队,西羌起兵十五万直逼西平关。孔明派关兴、张苞、马岱带五万军马前去战羌兵。羌人有一特色兵种——铁车兵,它是用铁叶裹钉,装载粮食军器什物:或用骆驼驾车, 或用骡马驾车。打仗的时候,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羌人的“铁车兵”让关兴等人束手无策,关兴甚至被羌兵追赶,险些丧命,这时候关羽显圣,从天而降,将羌兵赶跑。还给关兴指引方向,让他与张苞汇合,成功脱逃。随后,孔明亲自带兵来救。诸葛亮敏锐地感觉到当时的天象,彤云密布,朔风紧急,天将降雪。于是提前在设伏之地,挖好陷阱,等雪覆盖好后,羌人的“铁车兵”掉入陷阱,阵型大乱,蜀国伏兵四起,万弩齐发,羌人越吉元帅被关兴所杀,雅丹丞相被马岱活捉。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5)

PS:诸葛亮破羌兵的情节,可能也因为没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精彩,更没有它能展示出民族大团结,所以没有在老三国电视剧中展示。其实,情节还是很出彩,也很特别。火计是诸葛亮惯用的计谋,而这一次,是诸葛亮利用天象设伏的典型案例。在小说中关羽死后,一共显圣了三次。这一次是最为明显的显圣,居然是手持青龙偃月刀,骑着赤兔马,从天而降,杀败羌兵。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体现了民间的关公信仰,但现在看来是《三国演义》中的糟粕。或许,老三国没有拍这一情节,也是有此考虑。

周鲂断发赚曹休

诸葛亮“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之后,吴国大将周鲂休书诈降魏国,司马懿也未识破。魏国大将军曹休起兵伐吴,周鲂为了取得曹休的信任,割断头发为誓。曹休信以为真,贾逵多次劝谏不听。曹休在周鲂的引路下,进兵石头城,进了东吴陆逊的埋伏圈里,大败而逃。幸亏,贾逵及时救援,用疑兵退了东吴大将徐盛的追兵,逃回了魏国。但曹休因此气忧成病,不久郁郁而终。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6)

PS:《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的回目是:“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之所以作者把这两个故事放一起,讲的是一个问题:错信。诸葛亮对马谡的错信,让他丢失了街亭,而曹休对周鲂的错信,让他有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东吴的实力,其实要比蜀汉强很多,人才储备方面也比蜀汉多。东吴每个时期也都有非常出色的将领,涌现出来。即便到了中后期,也有陆逊、徐盛、丁奉、诸葛恪、陆抗这样能打胜仗的将领。但东吴最大的问题,是内讧严重,导致后期人才死于政治斗争大清洗的多。另外,司马懿在曹丕、曹叡时期,也渐渐崭露头角,但他属于隐忍派,在小说中,似乎也在有意保存实力,暗中消耗曹氏宗亲的实力。曹休死后,曹氏宗亲里有影响力的人物只剩下曹真。曹真被诸葛亮拖垮后

魏主拆取承露盘

曹叡耽于声色,在许昌、洛阳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劳民伤财,怨声不绝,又欲长生不老。有一次,听三国的大发明家马钧的话,要将汉武帝在长安建造的柏梁台上承露盘,拆下来,运到洛阳自己的花园里。这个承露盘是手捧盘子的铜人,可接三更北斗所降沆瀣之水,汉武帝就把这些凝结的水珠,当成了长生不老的仙露,将承接下来的露水交由方士。方士再将露水和美玉的碎屑调和而成后,让汉武帝服下,并且告诉汉武帝这样就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马钧领命带着大批民夫去拆运。但拆铜人的时候,铜人居然流泪,并且马上狂风四起,天崩地裂,于是台倾柱倒,压死千余人。马钧只得带回铜人及金盘回见曹叡。曹叡眼见没法将百万斤的铜柱运到洛阳,于是就把铜柱打碎,运来洛阳,铸成两个铜人,装饰他的花园。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7)

PS:曹叡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应该来说还算是一位明君。可惜,他似乎是自觉身体不好,害怕早死,于是就大建高台峻阁,欲与神仙往来,求长生不老的方子。但又对淫乐不加节制,宠信郭夫人,每日与其取乐,月余不出宫闼。最终,曹叡死时才36岁。历代的许多皇帝,掌握着天下财富和至高权力,都难免对长生不老产生奢望。他们希望在大地之上,建起最高建筑,修建最高的雕像,来求得与天相通,赐予神力。可惜,人类发展至今,死亡,只有早晚之分,没有永生之术。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率兵前去平定。公孙渊先是命人在前线辽隧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命令军士们绕开壕沟,直趋襄平。防线的公孙渊的军队连夜赶往襄平增援。行军至首阳山,与公孙渊合兵一处,与司马懿决战,结果大败。公孙渊只好退守襄平,司马懿趁势四面围定襄阳。此时,襄平城下秋雨绵绵,下了有一个月,运粮船都可以从辽河口直至襄平城下。虽然运粮方便,但襄平城下的魏军,扎营在水中,行坐不安,有些将士建议将营寨移到山上去。司马懿坚持不走,还斩了建言将领,以绝众人后退之心。然后,故意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容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牧放牛马,其实是有意消解守城的决心,城内因粮少饥饿难耐,很多百姓士卒趁机逃跑。司马懿围了数日,雨过天晴,看见有流星划过,坠落襄平东南。各营将士,无不惊骇。但司马懿却鼓舞将士们,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吉兆,“五日之后,星落处必斩公孙渊矣。”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8)

第二天开始,司马懿率军强攻襄平城,日夜攻打不息。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往魏寨请降,希望魏军能退二十里,他们君臣自来投降。司马懿认为这是缓兵之计,把他们都斩了。公孙渊又遣他的侍中卫演来乞降,卫演膝行而进,跪于帐下,请求以世子公孙修为质当,然后君臣自缚来降。司马懿仍然不上当。公孙渊只好选择跑路,这正好被司马懿料到,早早设下埋伏,将其四面围得铁桶相似。公孙渊父子,只得下马纳降。后被司马懿处斩,襄平守将随即献城投降。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29)

PS: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在襄平之战,表现得非常突出。在此之前,司马懿通过龟缩战法,耗死了诸葛亮,魏国的文武大臣还有说闲话的。很快司马懿也被剥夺了军权,然而公孙渊的反叛,让曹魏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这是司马懿人生当中打得最痛快的一场仗。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长驱四千余里,远赴辽东,以四万之兵,活用《孙子兵法》,彻底铲除了盘踞辽东半个世纪的公孙家族势力 ,使曹魏一次性解决了后顾之患,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其战术,堪称我国古代军事史上远征战役的典范。此战役是古代的经典战役,也是毛泽东在评注《资治通鉴》中圈点最多的三国时期战役。然而,老三国剧情,主要以拍摄蜀汉相关的战争为主,因此,这一场大战并未得到表现。

文鸯单骑退雄兵

司马师独揽大权后,擅行废立之事,废掉了魏帝曹芳,立曹髦为帝。这一举动,招致镇东将军、扬州都督毌丘俭与剌史文钦的讨伐。司马师此时左眼有肉瘤刚被割掉,正敷药调养。但也不得不亲自带兵应敌。司马师听从监军王基的建议,速战速决。此时,毌丘俭这边的大本营寿春,被东吴孙峻提兵渡江偷袭,不得不分兵拒守。司马师听从尚书傅嘏建议,令一军取乐嘉城,一军取项城,一军取寿春,并召兖州刺史邓艾起兖州之兵,前来与司马师汇合,一同破乐嘉城。此时的乐嘉城,是由文钦和文鸳两父子,率领5000人马把守,城外司马师万余人马安营扎寨,等待与邓艾的大军汇合。文鸳向父亲献计:今夜黄昏,父子二人各引二千五百兵,从南北两个方向杀入敌寨,三更时分,要在魏寨会合。文鸯当时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直冲入司马师的中军大寨。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0)

司马师大惊失色,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无人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但是另一路的文钦却因为迷路,一直到天亮都没有找到出路。文鸳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此时,邓艾又率军赶来支援司马师。文鸳部队被杀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在数百员魏将面前,如入无人之境,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每一次魏将后退,文鸳就慢下来,魏将等聚到一起,觉得脸面尽失,又并力追杀。可惜,又被文鸳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杀退魏将。魏将如此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最后,文鸳和父亲文钦一起投奔东吴。之后,与魏国诸葛诞一道,再次讨伐司马氏。而另一路的毌丘俭兵败入慎县,被县令宋白所杀。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1)

PS:文鸳是三国后期最闪耀的战将之一,乐嘉一战,文鸳既像是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又像是百骑劫魏营的甘兴霸。最关键的是当时他才只有18岁,前途不可限量。只是他生不逢时,与曹操同乡的文钦文鸳父子俩,不得不卷进了魏国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的权力内斗中。在当时魏国中央政权被司马家把持的不利情况下,依然选择反抗司马氏,忠勇之心可嘉。只是,文鸳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单枪匹马也改变不了时局。有人可能会说文鸳的武力是小说家的附会,然而在正史中,文鸯的战绩要比演义中的还要夸张。《资治通鉴》记载,文鸯面对司马班等8000骑兵的追击,竟然一个人主动冲入敌阵六七次,在杀掉百余人后,敌军无人敢追,文鸯便毫发无伤地撤走了。如果真如《资治通鉴》记载,那么文鸯的武力绝对是三国第一,远超吕布、关羽、赵云等人,古往今来可与项羽比肩。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司马昭为试探朝中重臣之心,让贾充托名劳军,至淮南见诸葛诞。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因此不得重用。诸葛亮死后,在魏历任重职,司马师临死前,还加封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路军马,总摄两淮军马。贾充在诸葛诞的宴会中,有意试探:“司马昭大将军如果禅代魏统,不知道你支不支持。”此话一出,诸葛诞对贾充一顿狂批,并说如果要这么干,他第一个要以死报魏国。司马昭听后大怒,有意架空诸葛诞,并秘密知会扬州刺史乐綝。此事被诸葛诞知道,派军直杀入扬州城,将乐进的儿子乐綝杀了。随后,控制了整个两淮之地,并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将于寿春对峙。司马昭采取钟会以利相诱的攻心战术,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诸葛诞坚守不攻,不容人谏,暴虐无度,甚至杀了鼎力相助的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皆为重用。魏军攻城,势如破竹,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守节不降,战死。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2)

PS:“诸葛诞义讨司马昭”和“救寿春于诠死节”在原著小说中,分属两个不同章回的内容,但他们分别是诸葛诞反抗司马氏的前因后果。诸葛家族,在三国之中,人才辈出,大放异彩。并且魏蜀吴三国里,诸葛家族成员都出了朝中重臣。世说新语里有云:“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说的就是蜀国诸葛亮、吴国诸葛瑾、魏国诸葛诞。把诸葛诞比作狗,并不是贬义词,只是与两位兄长在蜀吴的贡献度相比,要小一点。但“南阳三葛”都是忠烈之士,国之能臣,值得后世敬仰。诸葛诞以一己之力,舍命对抗“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实乃义举。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3)

但曹魏篡于汉,诸葛诞不效忠于司马昭的原因,只是因为食魏禄。在三国乱世中,政权更迭已经没有了秩序,似乎大家都看透了天下大势,皇帝不是一家姓,百家姓都有可能;皇帝也不用出身高贵,宦官携养、织席贩履、江东小吏皆可称王称帝。因此,忠义二字,在乱世看来,是件不用表现得太明显的道德情操。在大多数人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然而,罗贯中却要在三国乱世之中,敷演出“忠孝仁义”的普世价值观,实则还是为统治者宣扬教化。事实上,小说《三国演义》,确实给予人精神上的洗礼,深刻影响着后世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方式。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吴,吴国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羊祜和平相处。陆抗遭孙皓罢免。羊祜上表伐吴,司马炎几番犹豫,羊祜死前荐杜预。晋将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孙皓以铁锁、铁锥暗置江中御敌,但被王浚用木筏破解,直抵金陵城。孙皓自缚,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4)

PS:《三国演义》小说,是一部带有明显“尊刘贬曹”倾向的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或者说千百年来的民间创作者,代表底层老百姓好恶的戏剧、话本、小说创作者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想象和善恶是非评判。所以这部小说,作者只写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就戛然而止,那后世读者只能是无限哀婉感动。但作者没有因为一个人的死,而让小说终结,虽然他无限热爱这个人物。他带着悲伤的思绪,继续含泪写到姜维“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当“姜维仰天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之时,千百年来的读者无不悲上心头,“兴复汉室”最后的希望成了虚妄,蜀汉彻底灭亡。代表“正道理想”的国家覆灭了,那之后的灭吴之战,也就只需一个章回就可以交代清楚,因为灭吴这样的灭国之战,千百年来都在不断上演,唯有蜀汉王道理想的存亡,是千百年来人们宁愿相信的特例。

真实的三国原著(这些三国故事你都了解)(35)

至此而后,人们逐渐相信“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大汉”王朝,也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呐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家天下”的国家公器,只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再分配游戏的通关大奖。这个大奖,杀父弑兄之人可以得到,大奸大恶之人可以得到,蒙古人可以得到,满族人可以得到,女人也有机会得到,甚至是乞丐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