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中鹏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1)

70年岁月峥嵘,北京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首都同行。

70年来,这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从首都建设到首都经济,再到今天的首都发展,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我们都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始终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忠实记录着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2)

《北京日报》是首都发展的记录者、推动者。图为1959年8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3)

自行车曾是北京人主要的通勤工具。图为1983年本报记者胡敦志在西单路口拍下的一幕。

一座座地标建筑是时代的雪泥鸿爪。从人民大会堂到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再到“鸟巢”,北京日报在不同时代组织开展“十大建筑”评选活动,彰显北京城市魅力;

一组组生活的细节折射出城市风貌和文明水平。从“车来一哄而上”到处处可见有序排队,翻阅《北京日报》,可以读到一部北京人文明有礼“养成记”;

一个个前行的脚步事关民生。北京缺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北京日报16名记者沿渠而上,奔波采访4600公里,向读者展示千里调水的不易……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4)

在记者潘之望的航拍镜头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如同凤凰展翅,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70年来,我们一直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引领时代新风——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日报》就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北京日报社首倡“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发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日报》开辟专栏“科技之星”,一年365天把科技工作者放在头版,开创了科技人物宣传的先例;

1996年,北京日报记者一次“环京圈”巡礼采访,对区域间、省市间的经济协作进行了探讨,提出“怎样在经济协作中加快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共同发展,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5)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由“京交会”更名为“服贸会”。图为本报记者和冠欣在2020年服贸会综合展区拍摄到小观众同智能机器人互动的画面。

70年来,我们一直身体力行,当好城市治理的“观察哨”“助推器”——

1980年,《北京日报》一篇《园中之园“静心斋”不应占为办公室》报道,推动了“静心斋”的腾退;

1996年,北京日报发起的“宏志行动”,为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上学寻求社会赞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最终推动“宏志中学”诞生;

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日报连续五年发出“我家街巷最好看”倡议,全市总动员,“周末大扫除”又回到百姓身边;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6)

中轴线是北京的“脊梁”。本报记者邓伟从永定门外顺着中轴线北望,拍下了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的大美北京。在北部山峦背景下,永定门城楼、前门城楼、故宫、景山万春亭、奥林匹克塔等标志性建筑历历在目。

斑马线前闯灯、抢行问题频发,北京日报首倡“认领爱心斑马线”活动,5年带动近4万人志愿站上路口,开展文明引导……

“我们相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日报一定能够和北京人民群众建立密切的牢固的联系,使它在首都今后建设事业中担负起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任务。”70年前的这段创刊词,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在新时代,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仍将初心如始,与时代同步,与首都同行。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北京十年来的变化(我们这样记录首都变化)(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