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心理学家米基·法恩曾说:“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童年创伤: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这说明,习惯讨好的人,在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是“有条件的爱”。

他们想要得到父母的爱、关注和关心,必须要满足父母的需求,达到父母的要求,比如,你要学习好,你要懂事,你要乖巧,你要听话,等等,总之就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才行,否则就会被父母大肆地否定、批判,甚至是打骂。

因为孩子天然和妈妈亲近,更在乎妈妈的感受,所以那些喜欢讨好别人的人,很可能和妈妈有条件的爱相关。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容易“造就”讨好型的人呢?

答案是,自恋型妈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1)

1.自恋型妈妈,容易控制孩子

《母爱的羁绊》一书中在介绍自恋母亲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中呈现的方式时说过,自恋妈妈缺少同情心,不愿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感觉和需要。她们对女儿说的任何事情都会立即重述一遍遍,指出讲这件事的“正确”方式。

就像电影《黑天鹅》里的妈妈,她对女儿的爱看似无微不至,但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她要好好跳舞,完成她自己的梦想,她经常在女儿面前强调一句话“我因为生下你而结束了舞台生涯的”,而且,她经常无视女儿的感受和需求,只要女儿表现出自己的“意志”,她就会生气,比如,妈妈得知女儿这次拿到了跳女主角的机会,买了蛋糕庆祝,但是,当女儿表示不想吃,没胃口时,她就用倒掉来“威胁”女儿,最后女儿只好勉强自己吃下,以让妈妈开心。

影片中的女儿就是典型的“乖乖女”,而妈妈就是一个自恋的妈妈,缺乏同理心,一直把女儿当作婴儿一样照顾和控制,这就导致了女儿习惯看妈妈脸色活着。

其实,影片中的妈妈使用的是自恋型妈妈养育的核心方式,即通过控制孩子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价值感。

可见,自恋的妈妈很容易抚育出听话、顺从,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2)

2.自恋型妈妈,容易让孩子形成假自我

真自我和假自我,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常见的一对概念。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自恋型妈妈的养育方式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孩子会形成虚假的自我。

电影《黑天鹅》中虽然没有详细介绍妈妈抚育女儿的过程,但从成人后她们母女的相处状态,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女儿小时候,这位妈妈很可能给女儿的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孩子,当从小接受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时,就会为了生存形成顺从父母(主要是妈妈)需要的模式,而这会导致孩子低价值感,且逐渐无法区分真挚的感情和取悦他人,经常因为太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好,试图去讨好他人。

《因为我是女性》一书曾指出:“拥有假自体的孩子内心思想本质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好,并且常常把这种感觉投射到外界,认为是外界的人觉得自己不好,对此诚惶诚恐。

另外,自恋型妈妈还会“造就”出追求完美的孩子,他们对自己苛责,极力想通过让自己变得优秀来得到他人的认可,但他们即便最后取得了在他人看来很优秀的成绩后,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担心下一次自己做不好,别人就不喜欢自己了,于是身心俱疲,情感匮乏。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3)

3.自恋型妈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

前面说了,习惯讨好的人,他们的自我是虚假的,总是围绕妈妈(或别人)的感觉转,这会让他们失去自我,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亦或就算知道,也不敢去遵从。

从小被自恋妈妈控制的孩子,常常为妈妈而活,他们觉得那样活着才“安全”—不会被抛弃,一直被爱着,但最后,他们也失去了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习惯讨好的人总是开心不起来的原因——他们缺乏真正的情感纽带。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讨伐”妈妈,因为她们也可能是受害者——她们从小也没有被好好爱过,她们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想通过妈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4)

4.摆脱自恋型妈妈,从学会拒绝开始

习惯讨好的人,背后很可能有一个自恋型妈妈,那么,这样的人该怎样摆脱自恋型妈妈,进而成为一个拥有真自我的人呢?

首先,从学会拒绝开始。

拒绝,并不是简单地说“不”,而是能够尊重自己的感觉,做出自己想做出的选择。

当然,这个很难,不过他们可以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即“我拒绝你,态度很坚决,但我是没有敌意的”。

就像影片《黑天鹅》中的女儿,在走出妈妈的控制时,学会了拒绝和表达,她不顾妈妈的反对和好友出去玩,也敢把妈妈拒之门外,虽然态度很坚决,但她是没有敌意的,而这些行为也在表明,她在改变和成长。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5)

其次,把敢为自己做主的感觉平移到其他人身上,学会爱自己

习惯讨好的人,一旦觉醒并学会拒绝,并与妈妈“分离”后,就可以尝试把敢于把为自己做主的感觉平移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他们就在慢慢走出为他人而活,讨好他人的状态,这时,他们也在学会爱自己,而也才是关键。

关于爱自己,他们可以借鉴《因为我是女性》一书中的建议:

其一,自我接纳,包括理性看待别人的评价,避免自我攻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打破“别人会怎么看你”的魔咒。

其二,自我取悦,能够表达自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三,照顾和关爱自己的身体。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6)

再次,尽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当习惯讨好的人,能够阻断自恋型妈妈的负面影响,并学会了爱自己,就可以尽力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以前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但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无知的自己,而是从里到外“重生”的自己了,应该相信自己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7)

写在最后:

当一个人做到为自己而活时,就会明白,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值得讨好,这个人就是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当一个人不再讨好别人,全世界都会来爱ta。

遗憾的是,影片《黑天鹅》中的女儿最后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活出了自己,而这也在提醒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该时刻觉察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在控制孩子,然后学会按照孩子的需求好好去爱。

愿孩子都有孩子该有的样子。

愿父母和孩子都能为自己而活。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习惯讨好的你)(8)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