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风大灰大,决定把摆在桌面上的几台老相机收起来,收之前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就懒得再拿出来摆着了。

这台Pentacon(潘泰康)相机的型号是FB,我手里还有另外一台Pentacon FM,印象里型号中的M是代表“裂像对焦屏”的意思,似乎还有一个初代,叫Pentacon F,初代没有裂像屏,而这台FB中的B大概是“测光”的意思吧。这台机器的特点也在于这个“假内置”的测光表,相当于一个老式的硒电测光表粘在了相机的顶部。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

这台相机大概是2010年到我手里的,拍过不到5卷后就一直摆在家里直到现在。整台机器很沉很压手,无需电池即可工作,纯机械,测光表用的硒电跟相机相对独立。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2)

拧过片齿轮上弦,反光板同时会放下来进入取景状态。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3)

镜头卡口脖子下面有个小扳扣,放下来后,就算没装上镜头,都可以垂直放置,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4)

快门按钮在机身正面,而不是近代相机的顶部,预留有机械快门线接口。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5)

小红点位置对应的计数器,计数器随着过片工作,需要手动归零。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6)

这个小转盘上快门速度选择按钮,按下去的状态同时转动,可以选择快门速度。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7)

快门速度的慢速和快速是分开的,需要拨动背面一个小小的开关切换。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8)

就是上面这个小拨杆。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9)

回片转盘下是记录机内使用的胶卷的备忘,也可以在黑白、日光型或者灯光型切换,小插孔是外接闪光灯触发线。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0)

因为硒电电池是消耗品,接触光线就会感应,时间太久了会失去准确度甚至失效,测光表设计了一个小盖子。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1)

关闭的时候,细指针在最左边隐藏着。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2)

测光表盖子打开的状态,有一个按钮,一按就弹开。同时顶部的细指针开始移动。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3)

饰皮上,Pentacon公司的logo。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4)

德国制造的铭文,刻在了相机暗盒的开关处。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5)

底部回片的控制按钮,按下这个,才能转动回片转盘,3/8英寸的脚架接口,我加了个转接现代1/4英寸接圈。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6)

机械自拍器,开启后,按下快门,相机就发出发条的声音倒计时。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7)

打开机身暗盒的开关。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8)

打开后跟现代135胶片机区别不大,主要区别就是转轴部分是凹凸设计,不是一个平整的盖子。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19)

上胶卷的轴可以拆下来。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20)

五棱镜因为年代久远保养不足,到我手里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开胶了还是氧化了,拍照取景有点别扭。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21)

指针式测光表,内侧带锯齿转盘可以转动。

附上测光读数方法:

表盘内细小的指针会随着光线明暗变化位置,测光读数时:

第一步 假设使用的200度胶卷,那么记得先转动中心两个小圆点,让ASA的数值与胶卷相同(DIN只是相同指标的另一种单位,ASA200=DIN24)

第二步 转动齿轮盘,让粗指针与细指针重叠。

第三步 就可以根据齿轮盘内外两侧的光圈和快门组合进行曝光了

比如把相机的光圈放在F8,那么根据表盘上对应的“8”的快门速度则为“20”,即1/20秒。

半格胶片相机推荐(整理一下家里的胶片相机)(22)

这个相机闲置许久,快门幕帘为横走式布帘,自己修补过因为布的老化带来的漏光,但是也不敢再用了,加上取景器棱镜老化,几乎失去了实用的场景,再有就是手里银色的铝制m42口镜头也早都转让掉了,只剩了一个蔡司的58/2又因为黑色,装上后不是很搭,于是这个机身就一直当做摆件放到现在。

拍拍照留个念,放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