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白,我不想为了孩子,搭上我的人生。”

这句看似有些“自私”的自白,让一位旅居芬兰的中国爸爸火了。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

点开这位名为“二胎乔爸在芬兰”的博主的账号,你几乎会以为,这和其他旅居国外的亲子博主并没有太多不同。

他会分享北欧生活的日常,对比中外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还会发布芬兰的自然风光,只有少数几个视频透露着他们一家不同寻常的过往:

原来,这位乔爸就是5年前辞职带娃环游世界的学霸爸爸。

当年,他和妻子带着当时年仅4岁的儿子巴乔踏上旅途,一时间引发全网热议。

转眼间,5年过去,这个家庭还在路上吗?

当年的小男孩如今长成了什么样?

他们所选择的生活到底是“有钱有闲”的产物,还是另一种教育与人生的探索?

当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这个特别的家庭,联系到乔妈,发现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2)

放弃800万学区房之后,

他们开始环球旅行

5年前,一篇名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的文章一夜爆红。

不得不说,“800万”“学区房”的字样哪怕到今天依然足够吸引眼球。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3)

但作为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乔妈在写下这篇文章时所想的显然不是哗众取宠。

武汉大学毕业那年,她和彼时还是男友的乔爸双双奔赴广东。

十年打拼,他们在外企都收获了不错的工作和优渥的薪酬。同时,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定居在厦门。

这样的状态在旁人眼中无疑是值得羡慕的,但夫妻俩的内心却始终有一个声音在隐隐呼唤: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乔爸曾说,一直以来,自己对广告与摄影更感兴趣,但从大学开始,他就选择了更符合家人期待的计算机专业。

乔妈的专业,则是在全球都数一数二的武大测绘,但同样,她并不喜欢自己所学。

一路走来,夫妻俩并非离经叛道,而是一直把生活和事业安顿得妥妥当当。

只是,在三十而立的年纪,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过往的人生似乎一直在被外界的声音推搡着前进。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4)

更让他们焦虑的是,自己的孩子巴乔似乎也将走上同样一条符合世俗期待的路。

从早教班、双语幼儿园到著名小学,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巴乔即将面对的日常。

关于人生、关于价值、关于未来,种种困惑与焦虑环绕着夫妻俩。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决定: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去环球旅行。

他们一开始的初心并不宏大,只是想趁着孩子没有上小学,双方父母身体依然健朗,做一件想了很久却一直没去做的事。

2017年6月,一家三口出发了。

在长达4个多月的旅行里,他们去了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他们带着儿子一起看湛蓝的天空,一起探访童话故事里国王的城堡。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

一起领略玛雅文明的古老与神秘。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6)

他们去过繁华大都会纽约,也去过神秘的中亚国家,体会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尝试过拉斯维加斯的“纸醉金迷”。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7)

当为期4个月的旅行告一段落,全家人回国休整时,乔妈发布的那篇关于“800万学区房”的随笔,就成了引发无数热议的话题由来。

但即便争议声大,他们也没有放弃最初的计划。

这5年来,他们陆陆续续走过34个不同的国家,在泰国清迈过渡,又到芬兰定居。

如今,小男孩巴乔已经成了小学生,还有了刚出生的妹妹。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8)

曾经,这对夫妻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成为世俗意义上“应该”成为的样子,但那时所有人都以为,兜兜转转绕了世界一大圈,他们还是会回到原地。

没想到的是,他们真的把“吹过的牛”一一实现了。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9)

环游世界的美好与糟糕

对大部分人来说,环游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梦想,但当这个梦想真正变成日常生活时,乔妈的经历却告诉我们,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

作为成年人,夫妇俩尚且需要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竭尽全力,更不用说他们年幼的儿子。

环游世界的美好与糟糕,几乎可以在巴乔的经历里一览无遗。

其中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巴乔在泰国清迈遭遇了校园霸凌。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0)

因为住所距离学校很远,巴乔与许多学生一样需要乘坐校车上学,而霸凌恰恰发生在校车上。

乔妈几次发现儿子神情恹恹,但问起时又会被儿子敷衍过去“没什么,就是在校车上想睡觉,车里的人捣乱不让我睡”。

直到某个晚上,巴乔打了她一巴掌,乔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巴乔一边说着“我不想再被他们打了”,一边挥手比画着“就像这样”。

乔妈顾不上脸上火辣辣的疼痛,震惊地向儿子了解了来龙去脉。

原来,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巴乔一直都在遭遇校车上另一个男孩的暴力行为。

乔爸乔妈夫妇当时既愤怒又自责:

原本想要给孩子美好的童年,谁知孩子却被长期欺负,作为父母,他们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由于所谓“校车”其实只是部分国际学生家庭自发组织的交通工具,学校并没有出面。

“校车暴力”事件的后续,是乔爸乔妈联合其他被欺负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涉,并改为自行接送巴乔上学。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1)

也许,再美好的梦想在落实到柴米油盐、日复一日时,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

但乔爸乔妈并没有因此被吓退,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能从过往的经历中得到什么。

当年夫妇俩带娃旅行爆火时,不止一个人质疑“孩子这么小,去那么多地方,他能记住吗”。

在乔妈看来,很多影响是慢慢发生的,过程有时真的比结果更重要。

站在2022年回望,她发现如今9岁的巴乔的确从旅途中收获了很多。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2)

丰富的旅行经历让他学会联系地看待世界,也让他拥有了无穷的好奇心。

“墨西哥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吗?

“墨西哥的辣椒和四川的辣椒比,哪个更辣?

“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厉害吗?那时候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是哪个?”

同时,虽然全家漂泊在国外,但巴乔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日益强烈。

5岁开始,巴乔就学着讲中文、写汉字。那些关于孩子“忘本”的争议早已烟消云散。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3)

最重要的是,环球旅行和生活,让孩子乃至乔爸乔妈都拥有了超强的适应能力。

从中国到泰国求学,再从泰国到芬兰生活;从外企员工到自己创业,从设计摄影的门外汉到自学成才……

巴乔成了妈妈口中“扔在哪里都可以野蛮生长”的孩子,夫妇俩又何尝不是在成百上千个日夜中磨砺成了更优秀的自己。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4)

也许,乔妈曾经写下的对儿子的期许,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写照:

爸爸妈妈不想仅仅教会你如何拼命地学习,如何拥有所谓励志人生。

我们更想教会你,跌倒时如何跌得从容而有尊严;

受到伤害时,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如何才能顽强地自愈;

冲突与分歧时,如何包容、退让和坚持。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5)

你不快乐,

因为总期待一个结果

5年来,关于乔爸乔妈夫妇选择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

有人说:“你们根本不知道学区房的优越,迟早会后悔。”

有人说:“不要误导普通人了,你们把现实困难想得太简单了!”

也有人说:“不就是有钱吗?环游世界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

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为期4个月所谓“耗资数百万”旅行,实际他们的花费没有超过30万。

他们也曾为即将告罄的存款担忧,在异国他乡面临种种生活考验,只是,他们从不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而后悔。

定居芬兰也并非人生终点,他们全家依然在路上。

正如乔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芬兰只是暂时的。”

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会跟着这一家人见证更多国家的教育与生活。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6)

事实上,困住大部分人的并非贫穷,而是思维。

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有这样一段话: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善意;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太多人将自己的人生与孩子的成长看作一场高度物质化的交换,对投入产出比锱铢必较,却很少看到内心真正的渴望。

在人生之中,五年并不漫长,但足够证明一个人真正想要追求的方向。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7)

乔爸乔妈并没有要求所有人活成一个模子,他们只是想向大众传达:

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人生过成什么样。

其实,人生的选择与物质之间并没有太过必然的联系,我们也不必急于冲向目标,慢慢走,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是一种圆满。

就像乔妈所写的:

活给别人的,都叫演绎。

活给自己的,才叫人生!

愿我们都能拥有随时出发的勇气和洒脱,在琐碎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5年前放弃800万学区房)(18)

作者:居潇潇,来源:麦子熟了(ID:maizi8090),本文图片来自公众号「巴乔爱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