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手工业的突然繁荣是在十六州获得并建国之后,汉文化对辽影响很大,官职程度上采取汉辽两种制度。契丹人虽然一直偏爱玛瑙、水晶等装饰品,但中原地区以玉为上品的装饰制度也为他们所接受。在题材和造型上,辽金时期的玉珠加入了民族喜好,如:泉水、秋山、刺鹅锥等与游牧狩猎有关的图案,这些都是中原文化中不曾有过的。但唐代的工艺仍在延续,应该是居住在十六州的工匠制作,形成独特的时代特征。

辽金出土八棱玛瑙珠(辽代的瓜棱珠长管珠)(1)

缠丝红玛瑙圆珠

契丹人对佛珠的偏爱还体现在他们的贵族群饰上。他们使用的团饰沿袭了中原地区的装饰等级制度,但在审美上与中原完全不同。契丹贵族的项链和腰组合吊坠,都是中国文化中从未有过的款式。契丹人信仰佛教。除了做有汉风的装饰品,摩羯耳环,琥珀项链,盾戒等。对他们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契丹人喜爱黄金等贵重金属饰品。除此之外,他们大多还使用玛瑙、水晶等半珍贵材料制作饰品。然而,玛瑙和水晶在形状上都不同于汉族文化中出现的珠子。契丹人比较喜欢“瓜棱”和“长管”的形状。从1986年辽代陈公主与萧绍矩、徐合葬墓出土的玛瑙、水晶饰品来看,辽代的瓜棱珠、长管珠,现在业内称为“唐瓜棱”、“唐管”珠。显然,这里用的唐字并不准确,应该是口口相传过程中的谬误。由于辽代的挂灵珠和长管珠所选的材质大多为褐色,与糖色相近,如果称之为“唐”,也应该是“糖”而不是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