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运用112例精编(高三典型成语突破精练及详解)(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种治疗哮喘的新药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也较大,人吃了后,手就会情不自禁地发抖。

B. 奥运会期间,为了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不遗漏每一场比赛的观看,报纸特别登出了转播时间表。

C. 小商品包罗万象,品种繁多,要做到数量、质量、品种都能切合实际的需要,一定要做许多切实、细致的工作。

D. 杭州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假若说话真起了作用,那是很快乐的;如果一言半语就起到了决定作用,那就可谓一言九鼎,就会让人无比快乐。

B. 我国最大的旧石器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开放以来,参观的游客不绝如缕,大家纷纷一睹五万多件珍贵的出土文物。

C. “美嗓”手术难度不大,但要看嗓音条件,有的人适合手术,有的人则根本无法手术,强行“美嗓”,很可能南辕北辙

D. 当然,实现幸福养老并非朝夕之事,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下,敬老爱老一定能够蔚然成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今天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个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歧视、受奴役的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B. 山区农村建造房屋应尽可能避开山脚,因为一旦突发泥石流灾害,山脚下的房屋将首当其冲。

C. 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D. 经过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锁紧等过程,“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毫发不爽,交会对接成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炒股、看电影、听音乐、导航、拍照、摄像等功能于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B. 这个国家贫困县为建设高尔夫球场,低价向农民征地2088亩,失地农民找到当地政府时,有关领导却很不以为然

C.《中国好声音》聚集了高人气,总决赛在上海能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举行,连张惠妹都无酬演出,助阵现场,其火爆程度一时间万人空巷

D. 昨天夜里,沸沸扬扬的一场大雪从天而降,笼罩了整个烟台市,第二天清晨起来时才发现,这场雪下了足有30厘米深。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像足球这样的运动项目,一味龟缩防守,只会陷入被动,你一旦放弃了进攻,对手就会趁机反戈一击,置你于死地。

B. 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是比较落后的,但和改革开放以前比起来,已不可同日而语

C. 电影节的颁奖盛典上,男明星们个个西装革履,而女明星们佩戴的饰品珠圆玉润、光彩熠熠,赚足了影迷的眼球。

D. 马村长不满地对那个上班时间经常打瞌睡的果园管理员说:“作为管理者,本该全神贯注,你却目不窥园,忘记了自己的责任,给果园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B. 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 当乌坎村吸引了大批境外记者关注,山西的干部必然也能感同身受到国际国内问题互联的复杂,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D. 虽然如今人们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飘渺难闻,但其精魂却在大地上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正义的筑声又如阳春白雪般飘荡了。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有欠缺,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诸多不足,加之要偿还基础教育的欠债,因此难免左支右绌

B. 目前,中国排协正紧锣密鼓地选拔中国女排主教练,呼声最高的郎平,对是否参加女排主教练选拔一事讳莫如深

C. 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班排球队在最后一局比赛中因张枫发球出界而失去冠军,但这不足为训,下次比赛我们一定会赢。

B. 在这次抗洪救灾的战役中,武警支队的官兵们全力投入,没有人离开岗位,更没有久假不归的现象。

C. 新城建设在快速推进,一栋栋风格独特的高楼拔地而起,夜晚,在霓虹灯的映照之下,显得美轮美奂

D. 垃圾费为何炙手可热?宿州市通过捆绑水费的方式强行收取垃圾清洁费,引发当地市民的不满。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长篇小说《红楼梦》问世以来,市面上接连不断地出现一批批《续红楼梦》之类的续作,但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水准,这些续作同原作相比都是判若云泥

B. 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我们不禁会发出“我落后了”“不学习不行”的感叹,于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

C. WTA国际巡回赛深圳赛北京时间1月5日落下帷幕,我国选手李娜余勇可贾,以2∶1艰难击退捷克老将扎科帕洛娃,取得她职业生涯的第7个巡回赛单打冠军。

D. 著名楼盘“富力泉天下”虽早已售罄,但因为物业服务、交通设施、小区配置等方面不够便利,因而十室九空,真正入住的居民少之又少,令路过的行人唏嘘不已。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齐鲁石化储运厂对大功率机车实施人性化管理,一进入冬季,他们具体而微的御寒“关怀”,使机车始终处于良性的运转状态。

B. 天崩地裂之际,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去抢救生命,不辞辛劳运送物资,灾区群众对他们殚精竭虑参加抗震救灾充满感恩之情。

C. 丁学良上中学时,老师期望他能去哈佛大学读书。没想到一语成谶,他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去哈佛大学读社会学的博士。

D. 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伤亡惨重。《河南日报》对事故成因、救援进展语焉不详,却大论特论领导行状,大篇幅表扬其行政举措。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屈原本可以不死,如果他明哲保身,与世俯仰。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正是对当时丑恶现实的绝望以及对苟且人生的否定。

B. 朗朗当晚的演奏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他的手下,键盘是活的,音乐是活的,和乐队的配合更是琴瑟和谐

C. 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但初学者在牛刀小试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D. 这些年来我经常审稿,发现有些论文虽有导师署名,但读起来文理不通、艰涩难懂,尤其是英文文稿,破绽百出,不忍卒读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B.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

C. 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 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乘着十八大强劲的东风,我省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古城,以便尽快地增强我省的“软实力”。

B. 他生性沉静淡泊,宠辱不惊,无论贫困,还是富贵,无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都能甘之如饴,泰然处之。

C. 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绝,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险真可谓如履薄冰。再回首之前其赫赫战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D.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详解:

1. A(A.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合语境,应用“不由自主”。B.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C.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D.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2. B(A.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B.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合语境,应用“络绎不绝”。C.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D.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3. C(A.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B.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C.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不合语境。D. 毫发不爽:形容细微之处都不会出差错)

4. C(A.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感情色彩不当,应用“无所不能”。B.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望文生义,应用“不以为意”。C.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D.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不合语境,应用“纷纷扬扬”)

5. B(A. 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B. 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C.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张冠李戴。D.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望文生义)

6. B(A.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望文生义。B.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C.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一般不带宾语。D.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下里巴人”对举。不合语境)

7. A(A.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不合语境。C.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对象不符。D.焚琴煮鹤:把鹤煮了吃,拿琴当柴烧,比喻做煞风景的事。不合语境)

8. C(A.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望文生义。B.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望文生义。C.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D.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

9. A(A. 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么远,形容差别极大。B.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张冠李戴。C.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与“艰难击退”自相矛盾。D. 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望文生义)

10. D(A.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望文生义。B.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不合语境。C.一语成谶:指不幸言中,多用于不吉利的事情。感情色彩不当。D.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11. A(A. 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B. 琴瑟和谐:比喻夫妻恩爱,和美融洽。对象不当。C.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不合语境。D.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望文生义)

12. B(A.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B. 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C. 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不合语境。D.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不合语境)

13.D(A. 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对象不符。B. 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不合语境。C. 如履薄冰:形容谨慎戒惧。望文生义。D.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