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的张生是怎么邂逅崔莺莺,进而互相“来电”产生爱情的?可以说是元宵节上“灯为媒”。

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心理变化过程(成就了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甜美爱情)(1)

《西厢记》中的张生在元宵节看灯时捡到一个手帕,帕上有言“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张生欣然赴约,“众里寻他千百度”,一盏鸳鸯灯映入眼帘。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后来几经磨难,终成眷属。

《西厢记》这个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自从在唐朝就上演以来,历朝历代不知感动了多少少男少女。自然,也感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俩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宝玉读完之后由衷地赞叹“真真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黛玉从宝玉手中得到该书,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心理变化过程(成就了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甜美爱情)(2)

才子佳人赴会,美女俊男云集,自然会演义出美丽的爱情故事。元宵节观灯为邂逅提供了契机,元宵节观灯也为约会创造了条件。不独有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北宋诗人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元夕》也描写的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相约灯节却不见伊人,伤心和失望的眼泪打湿了衣袖。再耐心地等一下吧,浪漫的爱情不仅仅是甜蜜的,还会有种种磨难,或许正如南宋诗人辛弃疾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五的元宵节已过,十六的观灯还在继续。才子佳人们、少男少女们,赶快赶往灯市,去邂逅一场甜美的爱情……

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心理变化过程(成就了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甜美爱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