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了包

“人生七十为鬼邻,已觉风光属别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人都有老的一天,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多想回乡。不过官员不是想告老老乡就可以告老还乡的,下面就以清朝的官员为例来看看告老还乡之前要干的事。

八十岁死了可惜吗(八十三岁老死在任上)(1)

官员想告老还乡时,必然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到了退休年龄并不意味着可以退休,况且清代官员退休年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官员五十五岁就退休了,有的七十岁还在岗位上。官员何时退休还是皇帝说了算。清代官员要想告老还乡就必须向皇帝提出申请,经皇帝批准方可退休。总之,皇帝同不同意才是清代官员能否告老还乡的关键。

比如康熙朝的大臣冯溥,他在六十四岁时向康熙皇帝提出了退休请求,康熙皇帝认为六十四岁尚未衰老,果断拒绝了他, 并告诉他七十岁就让他退休。

大概的意思就是爱卿你德才兼备,虽然你老了,但是身体还健康,朕实在不舍得你走,你就再干几年吧。王顼龄的告老还乡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当时他都已经八十三岁了,在前一年,他就提出要退休,被拒绝了,没想到第二次退休申请又被驳回了。年迈的王顼龄终没有等到告老还乡的那天,雍正三年,王顼龄死于任上,雍正皇帝亲自下诏哀悼,并停止朝事一天命令官员前去祭送。

清朝一代,像王顼龄一样辞而不准,死在任上的官员不在少数。

帝师徐元梦历经康、雍、乾三朝,教育过三朝皇子,到了乾隆朝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徐元梦多次上书恳请皇帝让自己退休。乾隆皇帝也知道徐元梦年纪大了,但他认为徐元梦身体还健康没让他退休,只是让他依据身体情况量力供职,最后徐元梦老死任上。清代高龄退休者更多,雍正乾隆年间的重臣张廷玉退休的时候都已经七十六岁了。

八十岁死了可惜吗(八十三岁老死在任上)(2)

当然了,清代也有一些官员即使也不想退休,还想再干几年。对于这种年老恋职又无所作为者,皇帝会勒令其退休。那些贪张枉法者就不用说了,直接就罢官了,更别提退休了,所以说,忠于职守也是告老还乡体面地退休的前提之一。

参考资料:

刘红力:《清朝官员致仕制度研究》

姚舞艳:《试论清代官员的致仕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