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康南小学 杨丽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语文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青海省西宁市康南小学 杨丽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高年段)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长课文的学是充满着挑战。这些文章内容多、难点多,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点的掌握,有着不小的挑战,对于教师的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让孩子学起来轻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长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的抓住重点,在提炼全文精髓的基础之上,将文章的学习周期尽可能的缩短,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文章的重点难点掌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从而做到小学语文的“长文短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 长文短教 教学

到了高年级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语文教材中,每一册教材中都会有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些文章也会增加,特别是语文教材改革后,面对越来越多的“长文”。教师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引导学生阅读,但是因为篇幅过长,所以教学时间会延长,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压力上升,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在这一方面感到更加无力。怎样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提高长篇课文的教学效率,成为了摆在许多教师,特别是刚接触部编版教材的年轻教师的困惑。

教师之所以在教学长篇课文过程中感到时间不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内容的遗漏,教学过程中做到事无巨细,其实这样就是没有必要的。那怎样才能转变这样的现状呢?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思维理念。

在通过研读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的《如何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专题讲座及教研组的不断探讨、学习中,以下几点做法带给了我一些启示:

一、重视预习,找准切入点精心设置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笔者认为,首先要采取合理的举措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预习要充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精心设置问题。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他们知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知道自己要学哪些内容,教学过程中就不再需要教师事无巨细了,也不用担心时间充分不充分了。而是要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压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对于长篇课文,要想减少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那么提前要让学生进行良好的预习。对于这种类型的课文而言,大部分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预期效果整体较好。除此之外,预习也是为了提高时间的使用率,减少课堂中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能够在课前进行良好的预习,那么,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所以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对于预习我一般会指导孩子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让学生以拼音为前提,读原文,画出自己不懂的文字以及词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弄懂生词的意思;一是要理解课本内容,首先要理解其中的字词。这一环节完成之后,再正式学习文章。

读课文时,无论掌握了多少内容,前提条件是熟读。

笔者要求所有的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规定,分别为不添字,不错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熟读原文,读一遍不懂的情况下可以读第二遍。一般情况下来说,第一遍阅读主要要求是大声朗读,先把不认识的字和词画出来。第二遍可以不出声也可以出声阅读,尽量做到理解这些生僻的字词,同时掌握原文的内容。如果还不明白,那么就继续阅读,直到有新的发现。

除此之外,不能光给学生布置任务,还要做到详细的检查。检查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通过预习学生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克服了哪些难题?2.还存在什么问题?

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情况,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更好的把控课堂时间,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学,得到的效果更佳。

郭沫若指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的习惯,要使用自己的头脑和思想,使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使用自己的手来实践。当看到学生预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而且踊跃回答的时候,笔者也知道,这是学生对自身以及对教师的肯定,也是他们的学习需求,笔者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同时让笔者感受到教授的快乐。

二、抓住文眼,以一个或两个统领全篇的问题为重点,带动对全文的学习

教师之所以会认为教学长篇课文没有充分的时间,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其实这样做没有必要。对于这样的课文来说,教师应该做到“长文短教”,这里的短的含义指的就是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要详细分析每一篇课文包括的要素,紧抓课文的关键以及难点,这样就能够准确的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了解作者的情感,以此为基础来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讲学的内容较多,怎样才能够让学生都掌握这些知识呢?首先,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中的所有内容,其次,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针对一篇长篇课文,如果真的需要面面俱到,逐字逐句的去进行理解和分析,那么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学生不一定能够掌握得多。甚至让他们思绪变得更加混乱,无法辨别重点以及难点,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造成教学效率大幅度降低,或者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做到取其精华,要以重点难点为主,找准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从长篇文章中获取精华,这样才能够节约时间,并且提高效率。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非常关注课文的研读,通过仔细的阅读来了解突破口,以此为基础来引导教学,效果往往较好。

例如《将相如》这篇文章,就文章篇幅来看,总体比较长,笔者对其进行研读,发现文章的线索是“和”。作者行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怎样让将相由不和到和好。抓住了这些关键点之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和”为突破口,让他们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将相不和的情况”。找到了原因之后,我们会发现,所以出现这种不合的情况,就是因为在完璧归赵事件后,因为蔺相如给赵国立功,所以被赵王封为上卿。而这一事件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所以出现了不合的情况。这一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了三个历史事件,而且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完璧归赵事件是导致后一个事件出现的原因,而后一个事件的出现导致了最后一件事件的产生。把握了这一联系之后,分析如何才能够“使得将相和好”,通过研究我们了解了,蔺相如宽宏大量,以集体利益为核心,同时也发现了廉颇能够知错就改。再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

再以《穷人》为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以“穷”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课题为什么用“穷人”?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穷”?

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 ,还写了什么?

课文写到了几个穷人, 你认为重点是谁?

之后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并进行讨论。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作者描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穷人的“穷”,而是为了突出桑娜和渔夫有一颗善良的心。

如何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就要求重点段落,阅读过程中要带着感情色彩。这篇文章的篇幅就比较长,不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阅读全文,这样会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但是这也并不表明不阅读。我们应该找出其中的重点,尤其是体现出主人翁善良的段落,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朗诵,带着感情去朗诵,分析不同人物的角色和语气,揣摩他们的感想和思维,从而去发掘主人公的善良之心。

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后,长文如何短教?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处理教材。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可以通过抓文眼,找到文中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共同解决难点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以新出现的表达方法为教学重点

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他们侧重于讲解文章内容,不是特别重视讲解文章表达方式。而有的教师则相反。这样的安排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原则上来看,要巩固之前已经学到的方法,重点关注新的表达方法,研究其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比如仿写,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新的方法。

比如,对文章进行合理续写。《穷人》这篇文章的课后习题就有一个续写的要求。结合整篇文章的思路以及具体含义,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第一,桑娜拉开帐子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她会看到哪些情景?她会和渔夫说什么呢?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要求他们对文章进行续写,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再次领悟课文内容以及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其进行研读,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以及含义之后,以突破口为切入点,紧抓课文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合理的设计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四、以文章体裁为依托,细读文本,寻找教学的着重点

语文课文的体裁有所差异,教学的着力点要随之进行改变和调整。比如寓言故事,教学的着力点应该在于故事的寓意而不是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大部分寓言故事往往都是虚造的。比如童话故事,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故事的思路以及营造的意境,而并非故事本身。总而言之,必须尊重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的寓意,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合理的把握教学着力点。

小说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对于小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人物刻画的方式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首先,要研究人物的性格,要从多个角度为切入点来分析,比如他们的语言,心理变化,行为举止等。其次,要研究人物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小说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小说中涉及到的所有角色以及情节等等,提出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组织语言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面面俱到,要以重点为突破口,抓住文章的“点”、“线”、“面”。以此拓展到整个文章,就能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情感。

我认为,文章教学不应该讲全文,而是要有文章的某一个点为突破口,从而了解整个文章的思路、内容以及内涵。要学会”长文短教“,具体步骤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课前要进行有效的预习。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抓重点和难点,分析考点。第三,课堂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在课后要进行训练。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篇优秀文章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掌握了文章的“点”,就能够以此为基础拓展到全文,从而了解全文的内容和思想。所以,长篇幅课文的教学可以使用“长文短教”的方式。

总而言之,在长篇课文的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取其精华,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