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从地方病的概念看,地方病是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发生的疾病所以我们国家的地方病,特别是重病区,都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或者边远的农村地区”在今天上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概括了我国地方病的发病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创造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奇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创造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奇迹(创造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奇迹)

创造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奇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从地方病的概念看,地方病是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发生的疾病。所以我们国家的地方病,特别是重病区,都是在老少边穷地区,或者边远的农村地区。”在今天上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概括了我国地方病的发病特点。

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曾经严重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据2016年统计,全国有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31个是碘缺乏病病区县,262个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76个县有饮茶型氟中毒,92个县有燃煤污染型氟中毒,27个县有地方性砷中毒,179个县有大骨节病,103个县有克山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2018-2020年,国家10部门联合实施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中,我国将控制和消除地方病与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地方病消除与控制的目标与脱贫目标同步实现。

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百分之百。

以防治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为例,我国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地方病病区改水工程结合起来,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期间,各地新建改水工程达到16231处,巩固提升改水工程达到51725处,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率达到98.3%,较2012年提升了15.3个百分点。

“氟中毒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还有空气当中吸入的氟化物在身体内蓄积导致的中毒。它的临床表现为可以影响牙齿、骨头、肝肾等,最严重的危害就是氟骨症,且这些危害是不可逆的,得了氟骨症之后,骨骼关节缺损或增生,最后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剑浩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林剑浩说:“因为氟中毒病区很多是在边远的地方,对一些特别严重的病人,或者就医不方便的患者,有些地方会采取定期送药上门的便民措施。”截至2021年底,我国28个省份有36.7万氟骨症患者,并对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2019年到2021年3年共随访117万人次,按照应治尽治、愿治尽治的原则,治疗氟骨症患者39.9万人,其中药物治疗39万余人,手术治疗240人。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说,在控制消除地方病风险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地方病防治的“中国经验”。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综合施策、目标管理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形成了有效的防控工作机制和完善的标准体系,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奇迹,为全球治理地方病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所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风险挑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带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熊煌表示,下一步要切实做好地方病的“防”“控”“治”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