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被流放,临走之前,他和老六有过一段交心的谈话。

老二抱怨父亲给了他这个嫡子太多的压力,最后他悲凉地对老六说:

“在这禁宫之中,你有一刻的欢愉,就会有永世不灭的悲哀。”

让老二感到悲哀的,不仅仅是父亲的算计,还有兄弟间的勾心斗角。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

老二一直把老六当成最大的对手,他提防老六,陷害老六,其实老六从来没有想过取代老二的位置,是老二没有安全感,怕老六会盖过自己的风头。

讽刺的是,老六想方设法保住了老二的性命,而老四却火速和老二撇清了关系,连送老二一程都不敢。

老四曾经鞍前马后,效力于老二,老二被流放到偏远的苦寒之地,老四没有感念旧情,反而迅速攀上了新的高枝,把老三哄得心花怒放。

人落魄的时候,最能看出谁对自己是真心的,因为锦上添花很容易,雪中送炭太难得。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2)

老二资质平庸,残暴,荒唐,但是他的心性不复杂,他把情绪都写在了脸上,心思很容易被人看穿。

老二有单纯的一面,他直到落得凄凉的下场也不懂,算计他最狠的人其实不是新川主,而是甘愿给他做“陪衬”的老四。

《卿卿日常》新川主的十个儿子里面,老四最有心机,看懂老四夫人安曦元的3次“挑拨离间”,才知老四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3)

捧杀老二

老二还是“嫡长主”的时候,老四唯老二马首是瞻,对老二言听计从。

老二身份尊贵,巴结他的人很多,老四依靠老二的关系,得到了治礼司的职位。

老四表面上感激老二的提携,在老二面前伏低做小,其实老四的志不在此,他有很大的野心,早就谋划了如何取代老二。

老二犯错,惹怒臣子,老四没有规劝,没有指出老二的问题,而是捧着老二,麻痹老二,让老二越来越放纵。

老四一边对老二阿谀奉承,一边偷偷拉拢被老二训斥的大臣,给自己铺好了后路。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4)

老二参与到了新币造假的事件当中,新川主让老六去查,老二意识到新川主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半夜把老四叫到府里,让老四帮他度过难关。

老二忧心忡忡地对老四说:

“如今父亲已经不像原来那么信任我了,必须得想一个办法,否则会更麻烦。老四,你现在和我可是一条船上的人,你知道该怎么做。”

老四淡淡地回应道:

“二哥放心,我都明白。”

《卿卿日常》剧中这一幕,足以看出老二有勇无谋,他没有那么多手段,才会把一切都交给老四打理。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5)

老四走出老二的府邸,安曦元坐着马车来接老四,老四上车后,这对夫妻有过一段对话。

安曦元提醒老四:

“这件事情情况复杂,你不要贸然地掺和进去。”

老四握着安曦元的手说:

“当然,我虽要向二哥献殷勤,但我没想过要把自己给搭进去。这件事水太深了,我心里有数。”

安曦元放下心来,老四跟在老二身边多年,从来没有真正对老二坦诚过,他既得到了老二给的好处,又利用老二收拾了其他兄弟,并且做到了明哲保身,没有受老二的连累,藏得太深了。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6)

老四一点就透,连夜想出了一个阴招,顺利把老五和老六送进了大牢,老二对老四的办事能力很满意,老四又在打牌时故意输给老二,让老二得意忘形。

老四和老二打牌下棋,从来没有赢过,甚至连每个月的俸禄,都输给了老二。

老四舍弃小钱,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老四对老二的讨好,才是对老二的致命腐蚀。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7)

逼走老五

老二涉嫌新币造假,老六奉旨调查,老四给老二出谋划策,想到的办法是用一件更大的事,来转移新川主的注意力。

黛川和新川交界处,黛川动了新川的矿脉,老四在朝堂上提议:让老六前往交界处去解决此事。

新川主点头同意,让老五和老六一同前去,老四的坑已经给老五和老六挖好,两人没有任何防备。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8)

去了之后,丹川派人来报信,新川主封锁了丹川和新川的官道,两川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老五和老六担心民生问题,同意了给丹川放行。

老四早就准备好了弹劾的折子,弹劾老五和老六的折子纷纷送到了新川主的面前。

新川主表示,自己封锁丹川官道,是为了避免黛川探子混入新川。而老五和老六私自做主,刚愎自用,无法无天。

老五和老六因“僭越”的罪名被关押,老五是丹川女婿,主动揽下了“谄媚丹川”的罪责,保住了老六。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9)

老五在牢里没有消息,安曦元跑到老五的府里,对老五的夫人上官婧说,老五生了重病,老五替老六挨罚,对老五很不公平。

安曦元看似是为老五说话,实则是挑拨离间,狠狠设计了上官婧。

安曦元这么做,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破坏老五和老六的关系;二是激怒上官婧,让上官婧去闹事,事情闹得越大,老五的罪就更重;三是坐实老五和丹川勾结,上官婧是丹川主的亲妹妹,上官婧越是在乎老五,就越证明老五和丹川关系非比寻常。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0)

上官婧果然中计,要闯天牢去看老五,幸好老六的生母拦住了她,事情才没有闹到更严重的地步。

少主“僭越”,在新川受到的惩罚最轻也是囚禁一生,老五的生母跪在新川主面前求情,请新川主把老五贬为庶民。

老五没了府邸,只能去给上官婧当赘婿。

老四明知道“僭越”的下场,却出此阴谋,就是想把老五和老六逼上绝路,既讨好了老二,也给自己扫清了障碍。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1)

拉拢老三

老六拿到了老二新币作假的证据,老二被流放,新川主却开始怀疑老六,认为老六针对嫡子,是为了自己上位。

老六在朝堂上的呼声很高,说他“堪比元储”,新川主对老六有了戒心。

老二一走,手底下的户政司无人掌管,老六向新川主引荐了老三,老三有户政司工作的经验,有一定的能力,上任户政司主簿,合情合理。

老三风光上任,老四却嗅到了新的机会,老三工作繁忙,老四就主动去帮老三分担,老四办事周全,老三省力了不少,对老四称赞有加。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2)

新川主见老四出力不少,便下旨让老四协理老三,入职户政司。

新川主不让老六协助老三,而是选择老四,是因为新川主对老六有疑心,担心老六会篡权,老六和老三本就交好,而老四平时低调,淡泊名利,很让新川主放心。

新川主和老三,都被老四憨厚踏实的外表欺骗了,老四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拉拢了老三。

老三对权力有渴望,但他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想有个小权,有新川主的认可,这样就足够了,毕竟老三更擅长的是经商。

老四很了解老三的品性,知道老三不会成为下一任“嫡长主”,也就是说,老三威胁不到老四的前途,老六才是老四最大的阻碍。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3)

老四主动包揽了户政司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并且不邀功,在新川主面前把功劳都给了老三,老三心花怒放,觉得有老四这个帮手,自己轻松又得了名利,因此对老四有了很大的好感。

老四不仅连新川的事能做好,就连外川,也有老四的人脉,可见老四为了上位,已经打通了大部分关系了。

老四说服了其他川推行新币,老三问他:

“这些都是四弟一个人做的?”

老四立马变了脸色,赶紧解释说:

“不,三哥过奖了,这些都是我司部员得力,再加上三哥带头奔波,趟好了路,小弟这才谈妥此事。”

老四如此讨好老三,一是为了在老三的手底下,继续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锋芒;二是离间老三和老六的关系,让老六成为一座孤岛。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4)

安曦元带着绣品上前,温柔地对老三说:

“三哥府上也没个女人管着,如今这时节,要陆续给各宫的夫人祝寿,我便提前替三哥把绣品都给备下了,回头一一送过去便是。”

老六家里也有妻妾,却没有管老三的绣品,安曦元这个小动作,就是要让老三知道,只有老四对他是真正上心的。

老三被老四夫妇哄得忘乎所以,连连夸奖老四懂事,早就忘了老六的“嘱托”了。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5)

老六看不透老四,所以让老三多留个心眼,提防老四,老三的防备轻松就被老四瓦解了,老三转头就对老六说:

“就算他要生事,也只会搞你不会搞我,我什么意思呢,我是说咱俩兄弟还是照做,朝堂上的事我不管,我也不站队,表面上给人看着,咱俩各忙各的。”

老三已经动摇了,他在朝堂上不帮老六说话,就意味着老四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老四又减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个盟友。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6)

果然,老四不仅抢了老六部门的工作,还在朝堂上打压老六,一点点抬高了自己的存在感。

一路踩着兄弟上位,工于心计的老四,他才是不可小觑的人,就连新川主也挑不出他的缺点,夸他做事周全。

老二直到流放也没有看清,在他身边一脸谄媚的老四,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老二的庇佑,而是找准时机替代老二。

老二被废,离不开老四的推波助澜。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7)

写在最后

《卿卿日常》老四最擅长的,是拉拢人心,就连老二曾经得罪过的那些人,也都愿意听命于老四,可见老四在背后,运作了有多久。

老二养虎为患,老四看似渐渐掌握了大局,实际上,老四和老六的差距一目了然。

卿卿日常里面的二少主什么时候死(卿卿日常看懂安曦元的3次)(18)

老六知世故却不刻意逢迎,只热衷于做有利于民生的实事,就连师傅都对他说:

“朝堂之上,阿谀奉承者却往往比敦本务实者更得人心,少主切莫因此失了先手。”

老六回答道:

“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若是钻研世故,必会疏于务政,我非迂腐,而是已择所行之道。”

老六的格局,是老四一辈子也比不上的,老四或许到最后也不明白,人心不是刻意拉拢来的,德要配位,才能走得更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