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问答平台看到热聊一个令父母们深思的话题。“父母打骂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其中有一个回答说到心窝里去了,看似平静的文字,看完后内心不免起了涟漪。

还有一个留言更扎心:

也有的父母说,惩罚孩子时无比理性,当打骂完后,追悔莫及,肠子都悔青了。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1)

(一)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先生平时爱笑爱闹,可突然有一天他抑郁了,经过了10次的心理咨询,终于找到了原因。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童年经历,他心里一直住着“挑剔型父母”,总是评判他、惩罚他。

蛤蟆先生的童年是孤独的,他从未感受的家的温暖,得不到家人的认同,连拥抱都少得可怜。

当咨询师问他父亲是怎样一个人时,他回答:严厉而正直。他总是为这那训斥我。他总会用非常不满的眼神看着我并训斥:要我说多少遍?不准这么做!

慢慢地蛤蟆先生习以为常地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而自己永远是错的。无论自己干什么,即使干得再好,也有一双批评的眼睛盯着自己,根本优越不起来,习得性无助深深地扎根于他的脑海里。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2)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除了基因和孩子的自身经历之外,孩子总陷入习得性无助来源于父母本身的悲观以及教养方式的不正确。

因此我们不要动不动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大吼大叫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只会让亲子关系破裂,一步步将孩子推向无助的深渊。

《正面管教》中提到:“尽管父母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力,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

(二) 人民日报: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帮你不打不骂养出好孩子

亲子关系的疏远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欠妥当,有的家长只会赤裸裸地打骂孩子,原因在于很多不知道除了打骂还有其他方式来“惩罚”孩子。

人民日报推荐了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帮助家长通过不打不骂的温暖教养术,也能起到惩罚孩子的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①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和观念

在小区陪孩子玩沙坑时,一个小男孩在抢另一个孩子的铲子,妈妈当着众人的面,上来一顿狂揍,孩子哇哇大哭,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遇到孩子抢东西,有的家长会置之不理,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3)

遇到此类打架或抢东西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关注他的行为,并耐心地听孩子讲述打架或抢东西的原因和想法,告诉孩子打人或抢东西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建议孩子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语。

家长避免大声压住和威胁孩子,更不要直接将孩子拉开,大声训斥,防止言语过激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②将彩色珠子归类

当孩子耐心不足或乱丢东西时,可让孩子将不同颜色的珠子,归类到不同的塑料瓶中。让孩子养成物归原处,按分类进行整理的习惯。

③独处

当孩子吵闹不休或无理取闹乱发脾气时,不妨让孩子先独处一会,等情绪稳定下来再帮他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4)

独处,类似《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安静区”,在孩子情绪暴躁时,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让孩子独自呆一会。

④帮忙做家务

惩罚孩子帮忙一起做家务,可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也容易帮孩子养成主动做家务的意识。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5)

水不小心洒落到桌子上,可让孩子用抹布自行擦掉。吃完饭后,让孩子养成将自己的碗筷亲自放到厨房的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好习惯。

⑤画画

当孩子有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时,不妨给孩子不同颜色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6)

让孩子将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也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孩子犯错时的真实想法。

⑥罚跳

在家中设立一个处罚区,地上铺上一个软垫,准备一闹钟,当孩子犯错时,不妨让孩子跳跳,罚跳的过程,也是让孩子运动的过程,通过跳的方式,将孩子的坏情绪排解掉。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的原因,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⑦看书、写字

当孩子有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时,可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7)

看书有助于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广泛的孩子更具有学霸潜质。

幼儿园是娃的黄金3年,提早培养一种能力,上小学后显学霸潜质

⑧没收心爱的东西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强化”,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家长进行描述并鼓励,便会强化了孩子做这件事的行为。比如小朋友表现不错,给他一朵小红花,这是正强化。比如表现不好,之前给过的小红花作为惩罚就没了,这是负强化。

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正是应用了“负强化”的原理,来惩罚孩子。

⑨禁止某些权利或要求

比如孩子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千万不要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呵斥孩子,可暂时禁止孩子触碰爱吃、爱玩的东西,并让孩子知道禁止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好时,再恢复其权利。

犯错,是成长的好机会,不当的惩罚,即使孩子表面服从,内心也不服,只会把他们推得更远。只有恰到好处的惩罚,才能让孩子吸取教训,认识到错误,收获成长。

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孩子的9个科学方法)(8)

教育的目的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