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在《打手要言》中云:“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化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虽然,人们对“四两”能否拨动“千斤”还在争论,但太极拳能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却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人往往从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四两拨千斤”的问题。认为以横力破竖力,或以与来力小于90度的力顺势引之,即可达到以小力胜大力的效果。还有人用杠杆原理来解释螺旋缠丝劲,力臂越长,用力越省。“四两拨千斤”果真是力学问题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推手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一个老年太极高手与一个初学太极拳的年轻人推手。年轻人身强体壮,老年人年老体衰。从体力速度及灵活性来说年轻人都占绝对优势。奇怪的是,无论年轻人如何用力,在老者身上都不起作用,而老者用一点力年轻人即跌跌爬爬,站立不稳,而年轻人一直想用横力来破解,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奏效。这是为什么呢?

四两拨千斤是什么物理意义(四两拨千斤是力学问题吗)(1)

原来,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是太极功夫,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力学问题。

人体是异常复杂的有机体,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功夫需要按照太极拳的要领,长期盘拳架、推手和练习内功才能练成。李亦畲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云:“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这段话的中心含义有两个。一是要练知己的功夫,二是要练知彼的功夫。所谓知己的功夫就是太极内功,知彼的功夫就是听劲懂劲的功夫。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功夫,才能做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练的是太极内劲,又叫螺旋缠丝劲。内劲质量越高,太极拳功夫也就越深。著名太极拳家陈鑫云:“太极拳,缠丝法也。缠法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平时运动,恒用此劲,故与人交手,此劲行于肌肤之上,而自不知。非久于此道者不能也。”缠丝圈有大有小,大圈不敌中圈,中圈不敌小圈,越小小到无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此时即可做到即化即打,化打合一,有来犯者,接手即仆。在一个太极高手身上是很难找到着力点的,摸到哪里哪里空。所以说,妙手空空,阶及神明。如此高深的功夫绝对不是可以用简单的机械力学所能解释得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