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吃饭的时候端上来的菜里面有几只虫子,您会作何感想?有的人大概能够淡定的接着吃,然后还来一句“吃虫子补充蛋白质”。其实,在云南吃虫子是件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几个蚂蚱一盘菜”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在咱们北方,经常在夜市摊上看到的是炸蚂蚱一类的小吃,喝着小酒,嚼着蚂蚱。但对于有些朋友来说,吃虫子就不仅是件稀奇事,还得有足够的胆量。

人吃昆虫好处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中,把昆虫的地位提升到餐桌美味和抗饥荒、减污染的高度,从而鼓励世人多吃昆虫。因为昆虫有很多优点,不但味美、营养丰富,大规模养殖成本低、污染少,还可以缓解饥荒危机。报告指出,全球已经有20多亿人把昆虫作为辅食,但西方人心理上对昆虫作为食物的厌恶和抵制仍然是昆虫上餐桌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报告指出,黄蜂、甲壳虫和其他许多昆虫为食物的一种,其潜力尚未被充分发挥;解决全球粮食和饲料短缺问题有许多方式,而养殖正是其中之一。报告称,昆虫到处都是,且它们有很多优点,包括繁殖快、污染少,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含量高,需要的饲料相对很少。比如蟋蟀和肉牛,产出同等数量的蛋白质,蟋蟀需要的饲料比肉牛少11倍。从环境角度看,绝大多数昆虫粪便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猪羊鸡鸭等传统家畜家禽低得多。建议餐馆把昆虫写入菜单,厨师们把昆虫纳入食谱设计,由此“提升昆虫的地位”。报告不否认在世界上不少地区某些昆虫一直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世界各地的昆虫大餐(听着我就慎得慌)(1)

在南非,毛毛虫属于高档奢侈食品,价格不菲。在用昆虫作饲料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有关当局制定或完善监管规则。报告还说,人类可食用的昆虫在全球超过1900种,多吃昆虫对身体大有益处。这份报告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报告显示,许多昆虫富含蛋白质和钙、铁、锌等元素,另外,食用一些昆虫也有助于对抗肥胖。报告建议将更多昆虫列入菜单,以便让昆虫菜肴更广泛地被人接受。

昆虫会 一派虫香

世界各地的昆虫大餐(听着我就慎得慌)(2)

云贵地区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苗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昆虫宴,闻名遐迩,一派虫香。一盘满满的炸昆虫就这样摆在了眼前,左边是大黄蜂的蜂蛹,右边是蚂蚱,胆小的食客千万不要退缩,这可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佳肴呢!闭上眼睛夹起来甭管是什么,只管往嘴里放,酥脆的口感,焦香的滋味保准让你忘却它恐怖的模样。

油炸蝎子 面目狰狞

虽然蝎子理论上并不属于“昆虫”,但它们仍然出现在了联合国的报告中。蝎子远比传统的中国菜肴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大到北京主要购物街道王府井,小到街头小摊,炸蝎子均有售。串成一串的蝎子完整的呈现在吃客面前,想象着这么毒的蝎子都入了人口了。那味道如何呢?炸蝎子的味道和其他油炸品没什么两样,油油的,很脆。

世界各地的昆虫大餐(听着我就慎得慌)(3)

松仁蚂蚁 营养丰富

看似原料简单,但实际上做法一点都不简单,实属一道功夫菜,没有好的烹饪手法,是没法成功做出这道菜来的。松仁蚂蚁,以蚂蚁清晰可见算成功,蚂蚁不能焦、不能黄,粒粒见于松仁之间,松仁与蚂蚁能散发出阵阵脆香。同时,选用的蚂蚁都是养殖的活蚂蚁,掌握好火候后,蚂蚁入锅油炸,锅内场面可谓是惊心动魄。蚂蚁与松仁搭配,营养价值极高,具有祛风湿、通经活脉、保养皮肤等功效。

油炸蚂蚱 天津名吃

逛津城,不吃油炸蚂蚱,是一大憾事。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所以天津卫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烙饼卷油炸蚂蚱——夹(家)着吃去吧!”蚂蚱炸成通红色,味道更好。后来,人们把活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其味道也甚为鲜美。

五香蚕蛹 外酥里嫩

世界各地的昆虫大餐(听着我就慎得慌)(4)

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这样就可以吃了。采用特制的五香料腌制两小时以上,然后入七成热的油锅,炸至油温降到五成热时将蚕蛹捞出,待油再加热至八成热时,重新把蚕蛹入锅炸至金黄,捞出装盘,撒上椒盐即可。色泽金黄,外酥里嫩,五香浓郁。

清炒竹虫 爱憎分明

世界各地的昆虫大餐(听着我就慎得慌)(5)

竹虫又名竹蜂、竹蛆,它啃吃幼嫩竹笋吸收养分,20天内从米粒大小长到手指头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内。清炒竹虫,这是吃竹虫的最基本做法,尤其适合那些不敢吃生虫,但又想尝到原始风味的食客。只有些许的葱丝做调味品,本来饱满的竹虫经过清炒之后,仍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鲜美。 竹虫富含高蛋白、氨基酸。看看竹虫的外表,肥肥白白、滚圆滚圆、有细眼小黑嘴,有人赞它可爱、有人厌其恶心。但竹虫甘香,似有奶油之味。

你是否有脸上起痘痘,皮肤发黑暗黄等苦恼,想要改善这些症状的姐妹们请加hf0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