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个名字,让人一听就觉得特别高端、大气,大家之所以有此感觉,更多的是因为深圳是经济实力强劲、创新开放程度高的现代化大都市,自带光环。“深圳”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永乐年间,因该地区河沟众多,而广东一带习惯称呼河沟为圳或涌,因此得名“深圳”,通俗点说,也就是深水沟子的意思——从这点可以看出,深圳本身的名字就很接地气。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1)

深圳城市夜景

接下来我们说说,深圳市内的一些更接地气的地名。

一、深圳地名常见词

1.“坑”真多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2)

大鹏新区杨梅坑

每当我们坐地铁或公交时,不免发现深圳带有“坑”的地名还真不少!甘坑、西坑、 茜坑、 长坑、 三坑、中其坑、 黄背坑、塘坑、 正坑、 大船坑、 吓坑、 白泥坑、 大水坑、 横坑、汤坑、 黄生坑、 松子坑、 炳坑 、 沙坑、 丹坑、 南坑、 樟坑、 双坑、 大坑、 杨梅坑、 黄沙坑、 竹坑、 老坑、 东坑、 黄泥坑 、深坑、南山坑、万年坑等等,不计其数,不得不感慨,深圳的“坑”真多。

2.家有良“田”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3)

福田区福田小学

景田、益田、金田、田贝、田面、田东、田寮、彩田、坂田、黄田、罗田、马田、西田、水田、宝田、官田、杨田、民田、田头、田厦、田心、臣田、沙田、新田、念田、良安田等等,甚至是区名,如盐田、福田,也被冠以“田”字。

3.池“塘”成片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4)

坪山区横塘村

上塘、塘朗、塘坑、塘水围、塘头、塘尾、横塘、龙塘、桔塘、玉塘、东塘、甲子塘、象角塘、鲤鱼塘、新桥塘、沙塘布、茭塘等等。

除了以上三个,还有岗、岭、沙、角、围、吓等字眼,也是深圳常用地名,可能会有小伙伴不明白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小编在此解释一下:

“坑”是“山坑”的简称,指的是山涧;

“沙”指临海、地势平坦的低地;

“角”字指突出伸向海里的角状半岛;

“岗”指丘陵地带的小山头、小山包;

“坳”指两个山峰之间的凹位;

“吓”指的是山脚的位置;

“围”则是河边主坝圈护的区域;

“岭”就不用说了,就是小山岭的意思。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5)

大鹏新区岭吓花园

二、深圳地名和日本很像?

很多人发现深圳的西乡、松岗、新安、登良、雪象等地名与日本的地名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甚至是一模一样(如坂田)。但是小编想说,“像”是因为起名的原因类似,不是崇洋媚外,更不是故意通过“日化”地名来博人眼球、引人注意。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6)

龙岗区坂田地铁站

在改革开放之前,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小渔村,很多地方基本都是农田,这里的原始居民也是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起地名也是根据一些常见的农村山川河田池塘,这也实属正常——这和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平民起名的道理是一样的,文化程度不高,肚子里没啥墨水,没学过什么有文化含量的高级词汇,当然起的姓名就多含有乡下农村的自然景观,如山下、山本、松下、竹内、田中、渡边等。

深圳有多少地名(为啥深圳的地名都这么接地气)(7)

光明区松岗公园

所以,地名类似刚好是凑巧,因为起名人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而已,因此可以说“深圳很多地名和日本地名很像”是一个错误的逻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