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阶级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主人公的反抗及其命运的悲剧性)(1)

文/怀左

《一九八四》这本书,其实我在大学期间就读过了。说实话,当时读的感受,和看恐怖片差不多,阅读的过程中弥漫着恐怖、压抑、荒诞和绝望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我不禁陷入了思考:作者乔治·奥威尔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写出了这样的作品?

说实话,我当时只是看了故事,但没有看懂这本书,就像我小时候看周星驰的《功夫》一样,只看到了天马行空的画面,并没有看到里面的内核。

最近,我将《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我们》都读了一遍,但回过头来看,我还是觉得《一九八四》写得最好,书中对于极权世界的建构,对于人物心理的描述,还有语言的精确性,让我深深叹服。

就像作家王蒙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一样:一面是荒诞不经的情节,一面是入情入理的预警;一面是无与伦比的刺激,一面是难以否定的逻辑,读之触目惊心之余,大有思考回味的余地。

在书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大洋国这样一个类似于大监狱一般的极权统治体系,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在这样世界中的“反抗者”形象——温斯顿。

很多时候,文学都是以人的视角去表现、观察和反思社会的,温斯顿之于《一九八四》,就像吴荪甫之于《子夜》、萧峰之于《天龙八部》一般,他们不仅在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同时随着反抗的深入,自身所带的悲剧色彩,也愈发明显。

他们都是在对抗一种无法对抗的更高层的力量,其实结局早已是注定的,但过程中的点点希望还有最后令人悲伤的结局,无疑显示了更大的悲剧性。

今天,我以《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温斯顿为核心,聊一聊作品中的“反抗者形象”及其所引发的悲剧性。

各个阶级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主人公的反抗及其命运的悲剧性)(2)

一、多维度抗争:极权世界之下的点点星光

《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他是一个反抗者,但与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形象不同,他并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也没法做到揭竿而起群雄相应。

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真实,又带着很多软弱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他的反抗,更多代表了一种希望。

温斯顿出场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三十九岁,脚上有静脉曲张性溃疡,住在普通公寓里,身体瘦弱、发色单薄,是真理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很多研究者认为,主人公名为温斯顿,这是经过奥威尔精心设计的,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领导者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的铁血抗争给人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因此主角温斯顿一出场,就开始了他的抗争之旅。

我们可以看到,温斯顿的抗争具有浓厚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色彩,反抗层面包括类似于知识分子式的反抗思想钳制,也包括行动上如战士一般追求自由与希望。当然,后一种反抗的力量要稍微弱一些。

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所见所闻,确认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老大哥和极权统治,并且通过反省和思考进行自我治疗。这是他保持清醒的方式,是他除现实生活之外的主要世界,也是他初步反抗的主战场。

带着恐慌,他写下了足足半页纸的“打倒老大哥”。想到思想罪时,他还写下了:

致未来或过去,致那个思想自由、人人与众不同、但毫不孤独的时代——致真理尚存、事实不被抹杀的时代:

从一个一成不变的时代,从一个孤独的时代,从一个老大哥的时代,从一个双重思想的时代——致礼!

在一个思想有罪就能导致死亡的社会中,他的思考本身就是伟大反抗的第一步;

在一个众人皆醉甚至疯疯癫癫的时代,他的独立意识便是黑暗中的点点星光。

从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身为真理部工作人员的温斯顿,他清楚地知道思想罪一经犯下就永远藏不住,也知道被思想警察逮捕的后果便是严刑拷打,甚至从人间蒸发,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他反省自己已经死了。对他而言,只有现在,当他开始能够理清自己的思绪时,他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一切行动的结果都包含在行动本身。他写道:思想罪并不导致死亡,思想罪就是死亡。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反抗从一开始就带着悲壮色彩。就像古希腊的俄狄浦斯一样,一方面他们的命运其实早就注定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命运轨迹下,其实反抗,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除了写日记之外,他还主动寻找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外出探访寻找过去的记忆和真相,和茱莉娅发生感情,用实际行为批判现实社会。

如果说此前的反抗都是从思想和理性层面进行的话,那么和茱莉娅发生感情、约会、放纵自己欲望等行为,温斯顿其实不仅从感性层面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释放压抑的人性,而且从现实行为层面对极权社会展开了抗争。

在与茱莉娅感情的进一步深入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温斯顿最朴素的希望:

他陷入了一股对她前所未有的柔情蜜意。他希望他们是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他希望能与她像现在这样在街头漫步,不过是大大方方、无所畏惧的,谈写家长里短,买些日常用品……

在一个连最基本的正常生活都无法给人的社会里,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上的些许反抗,都会泛出点点星光。

在普通人中,不得不说,温斯顿是一个勇敢的反抗者。

各个阶级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主人公的反抗及其命运的悲剧性)(3)

二、无意识的认同:温斯顿反抗的软弱性与不彻底性

以前学历史时,谈到晚晴一些变法的不彻底性时,当时我感觉一头雾水,只觉得词汇用得很好,但其实理解不了。多年后的现在,看过温斯顿的反抗,然后再联系之前所学时,对于“反抗的不彻底性”,我已经彻底明白了。

《围城》中的方鸿渐,他对于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是不满的。他嘲讽很多留学的人并没有真才实学,但自己又不得不去弄假文凭;他看不惯托关系找门路的种种作为,但自己没工作时,也不得不去求助朋友。

同样,《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他的反抗也如这般。他反抗极权、质疑老大哥、探寻历史真相,但自己却在负责篡改历史的部门工作,而且做得不亦乐乎,一度引以为傲。

“工作是温斯顿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单调枯燥的例行公事,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十分困难复杂的工作,你一钻进去就会忘掉自己,就好像钻进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一样一一这是一些细腻微妙的伪造工作,除了你自己对英社原则的理解和你自己对党要你说些什么话的估计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作你的指导。温斯顿擅长于这样一类的工作。”

在参加“仇恨会”时,他对塑造的大敌人戈德斯坦表示质疑,甚至产生同情,但是在群体疯狂仇恨的氛围中,自己很快失去主见,并且对老大哥的仇恨又转为了崇拜。

那一刻,他的心向着屏幕上那个孤独而受尽嘲讽的异端分子,他是谎言世界里真理和理智的唯一守护人。然而,就在下一刻,他又跟周围的人站到了一起,觉得任何攻击戈德斯坦的言论全部属实。那时候,他对老大哥的暗中憎恨又变成了崇拜。

他在日记中写道“打倒老大哥”,这种直接的思想反抗又是在带着恐惧的情况下完成的,并且很多时候都想永远放弃。

他用大写字母整整齐齐书写着:打倒老大哥,一遍又一遍,足足写了半页纸。他不禁感到一阵恐慌,其实毫无必要,因为写这些字并不比写日记更危险。但有那么一刻,他想把写了字的几页撕下来,并彻底放弃写日记。

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的艺术》中讲到:“小说是通过想像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人物在小说中甚为关键。”而我们在温斯顿“软弱”的反抗中,可以看到他真实人性的一方面——害怕、恐惧、战战兢兢。

他的反抗大多时候都是无声的,对于极权控制下的社会,所产生的效果不痛不痒。写日记、找历史,谈恋爱,等等这些行为并没有直指权力的核心。

当他去街上寻找无产阶级,甚至去探寻过去的记忆时,因为他政府部门的穿着打扮,别人会害怕并且逃避他,即使有谈话,也完全是不着调的。

大多时候,他的反抗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需要靠自己一次次的想象,才能获得反抗上的胜利。所以他的大部分反抗都是“自欺的”,没有任何实质效果,来去无声。

所以当他和茱莉娅被抓住时,进了监狱之后他很快便放弃抵抗,并只能做无奈地做着挣扎了。

最终,那个曾经作为反抗者出现的温斯顿,被抽空,被彻底洗脑,“战胜了自己,重新热爱老大哥”。

读到这一部分,我只感觉脊背发凉。

各个阶级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主人公的反抗及其命运的悲剧性)(4)

三、悲剧人物的宿命:温斯顿之死

《一九八四》全书的结尾,“一颗期待已久的子弹”射穿了温斯顿的脑袋。这里的“期待已久”其实是耐人寻味的,书中多次提到“死”这个字眼,一方面温斯顿自己知道死亡早晚会来到,另一方面也说明温斯顿的反抗,其实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在文学史上,很多伟大的作品当中都充满了抗争性,而正是这些注定失败的抗争,才显示了巨大的悲剧性。

在悲剧理论当中,悲剧的核心在于冲突,冲突的和解在于对立双方的统一。当然,和解的方式往往有两种, 一种是玉石俱焚,一种是单个一方的毁灭。

我们可以看到,《子夜》中的吴荪甫在经过一次次抗争后,无论是时势使然,还是因为自己的两面性,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特,在与黑暗势力抗争时,因为自身思想局限,同时对方实力过于强大,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这里面有命运悲剧、有性格悲剧,也有浓重的时代悲剧色彩。

在《一九八四》中,温斯顿抗争最后所遭受的毁灭是双重性的,他的肉体最终被消灭了,但在此之前,更具有悲剧性的是他精神实体的毁灭。很多悲剧人物被毁灭的只是肉体,因此温斯顿的死(精神和肉体),更具有悲剧性。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借老人桑迪亚哥之口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激励了很多人,而温斯顿的悲剧在于,肉体被消灭,精神也被彻底打败了。

思想警察对待温斯顿的办法,不只满足于肉体消灭,更看重的是精神折磨和思想改造。

“我刚才不是跟你说过,我们同过去的迫害者不同吗?我们不满足于消极的服从,甚至最奴颜婢膝的服从都不要。你最后投降,要出于你自己的自由意志。

我们并不因为异端分子抗拒我们才毁灭他;只要他抗拒一天,我们就不毁灭他。我们要改造他,争取他的内心,使他脱胎换骨......我们在杀死他之前也要把他改造成我们的人。”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感受到温斯顿的痛苦,也会在他遭受一切时,产生怜悯之情或恐惧的感受。但是悲剧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在恐惧中绝望,而是激励我们,即使在面对不可抗的命运时,也要敢于去积极反抗。

作为一个普通人,温斯顿最后的软弱、挣扎、痛苦甚至投降,我们都可以理解,可以原谅,不会埋怨,也不会指责。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反抗,也是建构在被压迫下的不满这一原始动机之上的,从一出场,他就不是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

但也正是这样,他的悲剧更显示了生命的真实、缺憾、顽强和力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当中谈到:“怜悯是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引起的......

过去,鲁迅先生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今天,我也想说,人类所有的悲剧中,都包含着足以触动人心的生命力量。生命的种种,都与我们有关。

【结语】

再读《一九八四》时,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在面对不可抗的命运时,他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进行了反抗。可能他的反抗是无声的,是微弱的,是保守的,是残缺的,但在我看来,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反抗中蕴含着悲剧性,而悲剧所包含的启示、激励、指导,或者人性的美,都将一直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