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会郑州,古称中原,简称“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河南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下辖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淅川县来说,人口超60万,2200多年前建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河南人口最多的5个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60万)(1)

首先,淅川县属于河南省南阳市,在地理位置上,该地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与陕西省、湖北省相邻,也即处在一个三省交界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除了良好的区位优势,淅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7000年前,今淅川县一带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生息。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今淅川县一带为楚国先祖熊绎的封地。

春秋时期,该地区为楚国都城丹阳所在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期,今淅川县一带为秦国和楚国两大强国的交汇地带,并且,这两个强国在该地区进行过多次激烈地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始皇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200年了,成为河南省建县历史较为悠久的县。刘秀建立东汉后,今淅川县一带设有顺阳县。

河南人口最多的5个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60万)(2)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今淅川县一带属于魏国。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东析阳县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公元620年,也即唐朝建立后,设立淅州,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北宋建立后,淅川县属于邓州。金国占据中原地区后,淅川并入内乡县。元朝建立后,该地区属于内乡县。公元1471年,也即明朝后期,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迁移。清朝建立后,淅川县属河南省。

河南人口最多的5个县(河南省一个县人口超60万)(3)

最后,对于河南省淅川县来说,不仅在地理上与湖北省比较密切,而且,淅川县荆紫关镇下辖的一块飞地,叫石槽沟村,位于湖北省郧县白浪镇的心腹地带。对于石槽沟村这块飞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人口在200人——300人之间。截至2015年,作为河南省南阳市的下辖县,淅川县总面积达2820.28平方,总人口约为68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