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去餐馆吃饭,非要用开水把碗筷涮一下;不想去洗手,就拿湿巾擦一擦,或者用免洗洗手液搓一搓;孩子的玩具,隔几天就要用酒精擦一下;定期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洗涤剂给一家人的内衣内裤消毒……

“医生,其实我也嫌麻烦,但是一想到大千世界里这么多细菌和微生物,随时随地要侵害我们的健康,不放心嘛!”

这些常用的消毒方法究竟让人放心,还是只能图个心理安慰呢?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1)

用开水烫碗筷能消毒吗?

如果真的是“烫”,那绝对有用!

细菌、病毒确实怕烫的东西,但大家的常规做法是无法达到消毒效果的,因为要达到消毒效果,至少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

1.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完全浸没于水中;

2.加热煮沸(100℃)至少5分钟。

对比一下不难发现,我们日常所谓的“开水烫碗筷”是达不到上述条件的。

有些餐馆配备了消毒柜,消毒柜可以为碗筷消毒吗?消毒柜是可以消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但是要注意,有些餐馆里的消毒柜可能并没有通电,又或者消毒柜里面也是脏兮兮的。

综上所述,如果你要选择在外面吃饭,就不要太过纠结碗筷的消毒问题,因为“开水里头涮一涮”这种做法没多大意义,确保餐具清洁就好。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2)

如果实在要“开水烫碗筷”,就尽量用刚煮沸的开水,烫的时间不要少于5分钟,虽然水温达不到100℃,但也能消灭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如果想在家里解决碗筷的消毒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将碗筷放到锅里煮。虽说煮沸消毒达不到医学专业的灭菌水平,但可以消灭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剩下的少量病原微生物基本不会通过生活用品进入人体,对我们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正确的碗筷消毒方法

把洗干净的碗筷放入干净的锅中,将碗筷全部没入干净的水中,然后从水沸腾开始计算时间,煮沸15分钟。

虽然将水煮沸后5分钟可以消灭绝大多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但考虑到有些餐具的边缘缝隙等地方容易消毒不彻底,所以一般建议煮沸15分钟。

注意事项

1.塑料碗筷不要采用煮沸消毒的方式,因为塑料制品可能含有各种添加剂,高温可能导致其变形甚至分解,产生有毒物质。

2.建议每周消毒一次,太频繁煮沸消毒可能缩短碗筷的使用寿命,尤其是竹木材质的餐具。

3.如果家里有免疫力低下的成员,如婴儿、孕妇或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甲肝)的人,建议增加消毒频率,如每天消毒一次。

用湿巾擦手能消毒吗?

湿巾的使用频率真的非常高,孩子手有点儿脏要拿一张湿巾擦一擦,在外面吃饭觉得碗脏也要拿一张湿巾擦一擦。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3)

不过,平时用湿巾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用的是哪种湿巾呢?用的湿巾带不带消毒功能、带不带护肤功能、有没有香喷喷的味道?

目前市面上的湿巾按用途分为3类。

第一类是只有清洁作用,但不能消毒的普通湿巾,主要用于皮肤清洁。

第二类是带有抑菌功能的卫生湿巾,能抑制细菌生长,但不能达到消毒水平。

第三类是消毒湿巾,能达到消毒水平,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所以,如果你出门在外,确实没有洗手的条件,用清洁类湿巾擦擦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可以洗手的条件,就不要偷懒,最好还是好好把自己的手、孩子的手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吧。

用免洗洗手液能消毒吗?

“既然湿巾种类多,不好选,擦手也不稳当,那我用免洗洗手液行不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免洗洗手液是指可以替代流水冲洗的洗手液,含有消毒(以醇类为主)和护肤成分,可以快速挥发,所以又叫速干手消毒液,常用于医院、银行、超市、机场等公众场所,主要作用是无水手部免洗消毒。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4)

尽管含有护肤成分,但其中的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还可能造成皮肤的过敏反应。此外,免洗洗手液易燃,使用时要远离明火,单独交给孩子使用是非常不安全的。

免洗洗手液虽然能够达到消毒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孩子玩儿泥巴、颜料后用免洗洗手液,未必能让污渍完全消失,这就是消毒却不清洁的典型。

还需要提醒的是,免洗洗手液中含有多种化学制剂,如果孩子吃饭时不小心把手指放进嘴巴里,是不是也让你担惊受怕呢?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把手弄得脏兮兮的小朋友,我们不推荐用免洗洗手液替代用流动水洗手。如果有条件用清水加肥皂/洗手液洗手,还是乖乖地去洗手吧。

日常消毒提示

日常使用的物品,最重要的是保持清洁,有必要的时候再消毒。

人类的皮肤黏膜本身就常居细菌,其中很多还对人体有益,少量的常见菌可帮助人体形成正常的微生态环境,改善免疫力。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免疫力反而会越来越弱。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5)

《现代阅读》杂志推荐

人民卫生出版社《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医生有良言》

编著:健康打假小分队

文/朱仕超

洗手液消毒杀菌效果好(开水杀菌消毒湿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