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性是善还是恶,众说纷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性的丑恶就是永远存在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人性的丑恶就是永远存在的(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人性的丑恶就是永远存在的

一直以来,人性是善还是恶,众说纷纭。

有人说,人性本无善恶,天生一张白纸,至于善恶,是受环境影响。

孟子弟子公都子就持此观点,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而孟子是持不同意见的,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至于那些不善良的,并不是本性使然。他还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怜悯之心,人的同情心是天生的,这与人性本善是一个意思。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在《性恶》一文里,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驳斥,理由也极其充分。西方宗教也认为,人是带着“原罪”来到世上的,也就是人本身是有罪的。人性恶论是西方哲学界的主流观点。

先说说什么叫恶。

它不单是指杀人放火、投毒强奸、坑蒙拐骗、抢劫贪贿、争权夺利这些恶行,举凡欲望、贪婪、淫邪、愤怒、傲慢、憎恶、仇恨、妒忌、刁蛮、无礼、嘲讽、幸灾乐祸,等等心理,无一不是恶。换句话说,带给人不好的影响,均是出于人性之恶,无论是从物质、肉体、精神、心理上,都会产生不良的侵入性破坏,这些在每个人都一定存在的,只是表现得多与少,明显与隐蔽罢了。

而且,追根溯源起来,这些邪恶都源于人的欲望,欲望如洪水,欲望本恶,不束则狂。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认为:人有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就是人的潜在本能欲望,自我是本我的表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我进行有意识地调节,而作为社会道理化身的超我,进一步制约本我。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体。社会属性约束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的本质是动物性,它永远免不了,吃、穿、行,这些原始的需求首先须得到满足,要满足,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人会通过不同的手段去获得,而欲壑总难填。

于是,为了克服或者制约这些,人类就自然出现了伦理道德,接着产生法律制度,以便在这些框架下,让人在特定的结点上也可以说是在特定的角色上活动,以维护和适当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道德与法律其实就如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一个圈一样,人如果出了这个圈,要么“吃”别人,要么被人“吃”。这一切的终极目的,都在制约人的言行举止。试想一想,没有这些外在的约束力量,人会说出怎样的话,做出怎样的事来?

易牙杀子做羹,竖刁自宫,讨齐桓公心欢,而最终“虫流”桓公;吕雉虐杀戚氏之挖眼震耳、哑喉断肢,武则天杀萧淑妃之断肢浸酒,让其受尽折磨,慢慢死去;至于那些坑蒙拐骗,使人致残,乞讨赚钱,等等,无不体现了人性本恶。

荀子就认识到这点:“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礼治、仁政还不足以约束,于是制定了法律制度,进一步的,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发明创造了种种残忍的刑法,五马分尸、剁成肉酱、剖心挖肝、千刀万剐、尖木穿身(莫言《檀香刑》有精细的描述)、铜牛焖杀、腰斩砍头、竹刑猫爪、剥皮鹰啄,等等,不胜枚举,还发明了种种刑具,这一切都在给受刑者以尽可能之折磨,而这一切无不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人性之恶,它都在满足人最原始的恶欲。在这点上,人的创造性总是很强。

我们说,有的人表现得那么善良啊。善良的反义词是什么?邪恶。善良不是由欲望产生,它是对邪恶人性的反拨。从人类历史来看,善良之举只能解决点的问题,恰恰是恶之举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至于佛教之普度众生,甚至创造出释教之祖舍身饲虎的故事,其实根源于对人性之恶的反思与救赎。宗教的产生,仍然是归于利益的分配不均,而力图以非暴力方式消解人内心的欲望,在宗教看来,正是因为人的欲望不节制,才产生了邪恶,才需要普度。

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在独处或者小众环境下,都不会一样,也就是说,后者的很多言行包括其内心的的欲望,都不会完全在前者之下表现出来,要表现出来,它也会以一种合乎道德的合乎法律的方式去获得,或者说它尽量披着特定的外衣去实现,看似善,实质是一种伪饰。荀子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谓一针见血。当特定群体弱小,则强大者或者既得利益者,必然如此。

以合法合道德的方式获得,并不是因为人性本善,恰恰是因为人性本恶。

人类一切的小到个人、大到集团、国家、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斗争、战争,都源于对利益的追逐,追逐利益就是人的欲望的体现。

利益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或者说正义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利益的争夺就是以打倒或者消灭敌人为目的,或者从他者夺取更多好处,以维持和增加自身利益的残酷角逐。在这过程中,发明了各种所谓“先进武器”,机枪、坦克、炸弹、生化武器、核弹,等等,一句话,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创造种种机具,不择手段,攻城屠城,消灭千千万万的肉体,婴孕妇幼,皆不放过,毁掉千千万万城邑,以“文明”摧毁无数“文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性,在利益面前,其欲望之恶,完全暴露无遗。

人类真能发展到,人人都无恶的阶段吗?不可能。否则,人性就不会存在,但是人性之欲不存在,可能吗?人性之欲能够再次被关在潘多拉盒子里,而永不会破盒而出吗?

从古到今的一切冲突与战争,互相残杀,残忍以极,死伤无数,恰是人性之恶的明证,而姑且不说人类通过消灭其它物类,满足自身欲望的行为。

人性本恶,其恶则愈演愈烈,它将继续以各种方式,在人类社会这部大戏里上演,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然而,只有正视人性,方能知道如何去避恶扬善。

那你怎么理解人性善恶的呢?欢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