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初一的小刘,是瘸着走进我的诊室的。

小刘妈妈一脸愁容的告诉我:小刘这孩子从小就爱运动,足球篮球跆拳道样样精通,是班里各类体育项目的绝对主力。可是,一周前突然就觉得左膝盖前面疼,因为也没磕着碰着一开始就太注意,可是后来疼痛不仅没有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1)

最让小刘妈妈害怕的是,就在昨天她突然发现小刘膝盖前面(小腿近端前方)最疼的那个地方,居然长出了一个包。为了让我看的更清楚,小刘妈妈专门把小刘的两条腿放在一起对比给我看。

「大夫你看,左腿这个包好明显,这孩子不会长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吧?」

我询问了小刘膝盖疼之前都做了什么。原来为了准备市里的业余足球联赛,小刘最近两个多月都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小刘左膝前方鼓起来的这个“包”,摸起来局部有点烫按起来也是硬硬的,我只要稍微一按小刘就会疼的叫起来。

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胫骨结节骨骺炎」。当然,为了排除别真的长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我还是给小刘拍了张X光片。不出所料,X光片验证了我的想法,这就是个典型的Osgood-Schlatter病,也就是我们说的胫骨结节骨软骨炎(骨骺炎)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2)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这个病,其实非常的常见,尤其是在9-14岁的儿童,特别是那些平时爱跑、爱跳、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们。相关数据[1]显示:

这个病在经常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高达20%,甚至即便是在不怎么运动的青少年中发病率也有5%。

那么,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如此高的发病率,会不会有什么严重影响呢?一旦发病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平时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你真的会正确「冰敷」么?骨科医生:冰敷的这些讲究你知道么?》

2)口服或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扶他林,或者口服布洛芬都可以消除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但是,这个病我们一般不推荐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打封闭”,因为病例报告显示这会引起主要与皮下组织萎缩相关的并发症[5]。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细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之前的文章:《「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以及《这个药,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药,却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误解的药》。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3)

3)穿戴胫骨结节保护支具:

专业的Osgood-Schlatter垫,以及环胫骨结节圆环垫,都也可以有效预防有压痛的胫骨结节受到直接创伤[3]。一般不需要使用拐杖,且目前业内都不推荐使用膝关节固定器或石膏,因为长时间固定会导致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萎缩,从而使最终结局恶化[6]。

(2)适度运动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4)

以前对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很多医生都建议患者完全彻底的停止体育运动。但是如今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业内认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患者,不需要也不推荐完全停止体育活动[6]。

因为完全停止体育运动会导致肌肉韧带的失健,增加重新开始运动后疾病复发或出现其他损伤的风险[3]。所以对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可以在疼痛时进行体育活动。所谓「适度」,前提是疼痛可以忍受且能在24小时内消退[3]。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5)

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

只要满足以下条件,患有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患者就可以进行运动:疼痛不是太严重,或者疼痛经休息可在1天内改善。

(3)物理治疗

疼痛改善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到专业的物理理疗师给予更专业的康复锻炼知道,主要是进行强化股四头肌并改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灵活性)[3]。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6)

(4)手术

需要手术的极少,仅适用于那些保守治疗失败,到成年后仍严重影响生活或外观的患者。而且即便手术,也都是要等到骨骺生长板闭合后再做[7]。手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胫骨结节骨片切除术、胫骨结节部分切除术、胫骨结节骨钉置入术等。


3、如何预防?

爱运动的孩子更幸福(每5个爱运动的孩子就有1个得)(7)

正如前文所说,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其实是一种“过度使用”性损伤。最常见于需要跑步、快速改变方向和跳跃的运动,例如篮球、足球、排球、体操、芭蕾舞、滑冰等[7,8]。

因为这类活动都需要频繁的收缩股四头肌,从而对胫骨结节施加了较大的拉应力。所以,想预防这一疾病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让孩子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的体育运动。而我觉得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鼓励孩子参加竞技体育运动了。

相应的,我觉得更有指导意义的是:如果当孩子在运动后出现膝前或胫前疼痛时,这时父母就应该给予冰敷等处置,并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休息,避免做剧烈活动的同时仍保持低运动量,而不是让孩子忍着疼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清风计划#


参考文献

1. Kujala UM, Kvist M, Heinonen O. Osgood-Schlatter's disease in adolescent athlete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incidence and duration. Am J Sports Med 1985; 13:236.

2. Aparicio G, Abril JC, Calvo E, Alvarez L. Radiologic study of patellar height in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J Pediatr Orthop 1997; 17:63.

3. Wall EJ.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practical treatment for a self-limiting condition. Phys Sportsmed 1998; 26:29.

4. Stanitski CL. Patellofemoral mechanism. In: DeLee & Drez's Orthopaedic Sports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DeLee JC, Drez D, Miller MD (Eds), Saunders, Philadelphia 2003. p.1814.

5. Rostron PK, Calver RF. Subcutaneous atrophy following methylprednisolone injection in Osgood-Schlatter epiphysitis.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9; 61:627.

6. Tolo VT. The lower extremity. In: Lovell and Winter's Pediatric Orthopaedics, Morrissey RT, Weinstein SL (Eds), Lippincott- Raven, Philadelphia 1996. p.1063.

7. Weiss JM, Jordan SS, Andersen JS,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unresolved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ossicle resection with tibial tubercleplasty. J Pediatr Orthop 2007; 27: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