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23日讯 (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文/图)厦门十中“火”出圈。CBA超新星林葳,毕业于厦门十中,“CBA-咪咕关怀行动”活动走进十中,共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站(CBA厦门十中站)。

千万粉丝博主、被誉为“艺术科普第一人”的“意公子”,也毕业于厦门十中。而《最强大脑》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蒋昌建同样是十中校友。

这个闪亮的现象级群体背后,映射着厦门十中熠熠生辉的名校底蕴,和卓有成效的“文心化行”特色办学理念。

近日,厦门十中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评估,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为48载办学历程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接下来,导报将推出《文心化行 筑梦十中》系列报道,解读厦门十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厦门十中教学质量(厦门十中文心化行)(1)

走进厦门十中杏林校区,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创办于1975年老杏林工业区的老校,如今开启了杏林、后溪“两翼齐飞”的“双校区”办学模式,占地面积高达204.39亩。

作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省文明校园、省德育先进校、省素质教育先进校、省普通高中课改基地校,多年来,厦门十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发展,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大力实施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特别是,厦门十中以“文心化行”为特色办学理念,确立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文心”之路,充分发挥“文心”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切实有效地开展“以心正行、以体健体、以美育美”各项工作。

名校底蕴 硕果累累

“厦门十中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搬砖搭房,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回顾厦门十中办学历程,厦门十中党委书记、校长迟建伟说,这也奠定了“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十中精神”。

在“十中精神”的引领下,十中师生戮力同心,奋发向上,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教育质量逐步攀升。

如今的厦门十中,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在职中、高级教师200人,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9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1人。在十中教龄达到20年的就有100多人。近年来,厦门十中也有许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福建省课堂创新大赛和厦门市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厦门十中本着“文心化行”的理念,为培养现代化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果显著。

近年来,厦门十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区属校第一,本科上线率达89%,艺术类考生均成绩优异,全省排名靠前。中考成绩位居区属校前列,2022年李锦城、祝俊涛两位初三学子的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100名。

文心教育 筑梦成长

厦门十中艺体馆内,几十名厦门十中篮球特长生每日刻苦训练,挥洒汗水,为梦想拼搏。“体育·篮球”项目,是厦门十中鲜亮的办学特色,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厦门十中也被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授予“厦门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

从厦门十中走出的CBA球星林葳、周启新等人,更是让烙印着“十中特色”的篮球风暴席卷全国。十中也成了众多热爱篮球的孩子向往的学校。

厦门十中教学质量(厦门十中文心化行)(2)

CBA新星林葳重返母校

十中之所以成为厦门篮球人才的摇篮,既归功于其近30年的篮球教育历史、较完整的篮球课程教学体系,更归功于创新开展“体教融合 校体合作”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迟校长说:“体教融合的重点是让每个在十中的篮球特招生们,都能做到文化和篮球同步成长,让所有家长放心。”

篮球特色,是厦门十中探索文心教育,多元赋能学生发展的缩影之一。以“文心”教育理念为核心,厦门十中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倡导知行合一,探索“以心正行、以体健体、以美育美”的办学特色,打造生活的花园、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家园的“四园化学校”。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多学科兴趣小组,航模、篮球、足球、天文、绘画、吉他、摄影、合唱、象棋、集邮等20多个学生社团,还有“以美育美”的芒果节和精彩的天文科学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承意识、感恩思想,帮助学生在十中筑梦腾飞。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