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有名的《青玉案·元夕》中讲述了当时南宋人过上元节(即元宵节)时的习俗:观花灯、赏龙舞。

舞龙、舞狮活动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年俗之一,今年的元宵佳节刚刚过去,节日里那一场场热闹欢腾的舞龙、舞狮表演,你看懂了吗?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

鼓震锣鸣,金龙腾盛世

舞龙,也叫玩龙灯、耍龙灯、龙灯舞等。

龙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文化也深深地植根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早在战国时期的帛画上就已经出现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龙形象。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2)

战国帛画中的龙 ,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图片 | 湖南省博物馆)

龙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首,与凤凰、麒麟、玄武并称“四灵”。人们认为龙在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能够行云布雨,是祥瑞的象征,于是通常在重要的的佳节喜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福辟邪。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3)

游金美《舞龙迎春》剪纸作品(图片 | 光明日报)

舞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开始时,舞龙是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是祈雨祈晴,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作为文娱活动的舞龙则要从汉代说起。《汉书·西域传》中有这样的描述:

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也有说法认为,舞龙运动实际是由汉代“漫衍鱼龙”之戏传承和演变而来的。

到了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临安(今杭州)的元宵之夜:

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由上述记载可知,早在南宋时期,舞龙已经与赏花灯一样成为元宵节的固定节目之一。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4)

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春节期间舞龙活动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5)

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春节期间舞龙活动

舞龙所用的主要道具包括“龙”(龙灯)和“龙珠”,这些道具大多是纯手工制作的。

“龙”多使用布、纸、草、竹等材料制作,以竹篾或铁丝扎出龙的主要部位,如龙头、龙尾及骨架。“龙”基本成型之后,在外面糊上布帛或纸,再在布帛或纸上进行着色,然后将各部位连接起来,鳞片、指甲、胡须等细节部分最后进行完善。

扎“龙”、绘“龙”这一道道制“龙”工序都凝聚着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龙身的节数一般是单数,最常见的是九节、十一节,相对较短,便于舞动,也有一些地区的龙长达二三十余节。舞龙时一人持龙珠在前,龙身每节由一人持举,随着鼓乐伴奏,龙珠引龙身翻飞舞动。

舞龙的动作也十分丰富,如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金龙追宝珠等等。各地由于习俗的不同会制作不同种类、不同长度的的“龙”,并伴随着特殊的表演形式,例如广东的火龙、浙江的草龙、义乌的板凳龙、土家族的泼水龙、沔阳的高跷龙等。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6)

舞火龙(图片 | 光明日报 邱海鹰摄)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7)

舞草龙(图片 | 中国网)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8)

板凳龙 (图片 | 新华社 徐昱摄)

舞龙活动承载着历代中国人的喜悦和真诚的愿望延续至今,只是不知在当今时代,它还能否获得源源不绝的信仰之力?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9)

腾移挪转,雄狮跃太平

舞狮,也可称为“狮灯”“狮子舞”等。狮子象征着威猛、尊贵、不可侵犯,所以人们希望通过舞狮活动来祈福避煞、消灾除厄。

关于舞狮的起源目前并无定论。有人认为舞狮源于汉朝时人们对狮子的驯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舞狮起源于佛教兴盛的南北朝时期,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而备受人们喜爱,于是出现了舞狮运动。

唐代白居易的《西凉伎》中提到了一种制作精良、惟妙惟肖的假狮子:

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寻》中提到了五方狮舞:

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这些例子说明至少在唐代时已经出现了舞狮活动。明代仇英所绘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真实地再现了明晚期南京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其中可以看出有一处描绘了舞狮的场景,说明舞狮子是当时市井街头的一道寻常风景,它成为了普罗大众欢庆佳节喜事的一种方式。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0)

明代仇英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图片 | 国家博物馆)

在中国漫长的舞狮历史当中,不同地域发展出了不同的舞狮风格,基本上可以分为“南狮”和“北狮”两派。

“南狮”也称为“醒狮”,以广东地区最为有名。狮子造型讲究神似,舞狮动作迅捷且富有难度,威猛彪悍,充满阳刚之气。

传统的“南狮”造型分为三种:黄色的“刘备狮”、红色的“关羽狮”和黑色的“张飞狮”。后来为求吉祥,颜色以黄色、红色为主。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1)

南狮(图片 | 新华网 廖崧翰摄)

“北狮”发源于河北地区,造型逼真,讲究形似,全身披满长毛,一般头上系红结的为雄狮,绿结的为雌狮。“北狮”动作以嬉戏玩耍为主,惟妙惟肖,乐趣满满。两派狮舞发展到今天,有了相互融合的势头,有些地方采用“南狮”的造型和“北狮”的舞法来进行表演,被称为"南狮北舞"。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2)

北狮(图片 | 中国网)

近些年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走上了国际化的路线。中国与印尼联合发行《舞龙舞狮》特种邮票,一枚为中国的舞龙,另一枚为印尼的舞狮,展现出中国与印尼各自不同的传统特色以及两国共同的文化关怀。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3)

《舞龙舞狮》邮票(图片 | 集邮之家)

我国的舞狮活动传入日、韩等国家后,渐渐发展出了具有其本土特色的舞狮派别,无论从造型还是舞步上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舞龙舞狮在各地各异的造型及表演方式中,寄托着中国人民深深的民族情怀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共同希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海外华侨华人及中国留学生将舞龙、舞狮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带到世界各地,并且不断有外国朋友参与进来,中国的文化之美和节庆之乐得以与世界人民分享。

儿童黄飞鸿舞狮争斗(当南派舞狮遇上北派舞狮)(14)

法国舞龙舞狮表演(图片 | 新华社 张玉薇摄)

舞龙舞狮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了解了这些历史来源之后,等明年再去看舞龙舞狮活动,就是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了。

参考资料:

段全伟《中国龙狮运动的历史文化探源及其国际传播》[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END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