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就是血管内的水跑到血管外(组织间隙去了),双下肢水肿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但是你真的了解双下肢水肿那些事吗?今天哈大夫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我的腿真的肿了吗?

双下肢水肿到底是什么表现?

是不是很简单易懂呢?赶紧自查一下吧!

我这腿肿得严重不严重啊?

这就涉及到双下肢水肿应该怎么分度。

目前对水肿如何分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常用以下两种水肿程度分类:

1. 三度分法:轻度、中度、重度

肾源性水肿从眼睑等组织疏松处开始水肿,建议使用轻、中、重三度分类法。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及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指印(组织轻度凹陷),松手后凹陷平复较快(1-2s)。

中度水肿: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5s)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指印,且10s仍不能恢复。

重度水肿:短时间(3s)轻压却能长时间(10s以上)不恢复。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可伴有胸腔、腹腔积液。

2. 四度分法

心源性水肿可采用四度分类法判断水肿的严重程度。

Ⅰ度:足部及小腿有明显的凹陷性浮肿,休息后仍不消失。

Ⅱ度:除Ⅰ度外,同时伴有大腿水肿,皮肤紧张。

Ⅲ度:水肿波及腹部及外阴,皮肤紧张发亮。

Ⅳ度:全身浮肿,有时伴有腹水。

出现水肿,是我心衰了吗?

导致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心脏、肾脏、肝脏等方面的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全身营养状况相关。最常见有以下几种:

1.心源性水肿:腿部重、面部轻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瘫痪,导致全身血液淤积,血管内的血流压力就会增高。

因重力影响,身体低垂部位回流较困难,故水肿先出现在足部、腰骶部,程度一般自下而上减轻,且双侧对称。

此外,患者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胸闷、憋气、腹胀等。

这种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诊疗时机。

2.肾源性水肿:从面部开始

肾脏就像是身体中的一个“水坝”,若“水坝”出现问题,则会一直拦截上游“河流”,导致“水位越来越高”,继而出现水肿。另一方面,肾脏出现问题时还会导致体内蛋白大量漏出,造成低蛋白血症,液体就会从血管中跑到组织间隙去。

所以肾源性水肿一般都是从组织疏松部位开始,如眼睑、面部。

3.下肢静脉血栓:两侧不对称

一侧下肢静脉血管里长血栓了,静脉血无法正常回流,所以这一侧腿就慢慢肿起来了。

所以,医院里面对下肢水肿的患者,常规都是要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不对称的下肢肿胀程度必须每天用卷尺精确测量,并与另一侧下肢对比才行,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

如何正确测量双下肢周径?

测量范围为髌骨(俗称膝盖骨,很容易摸到)上缘15cm,代表大腿周径;髌骨下缘10cm,代表小腿周径。双侧相差>1cm即考虑有临床意义。第一次测量后可在测量处划线标注以保下次测量在同一位置。

赶紧实践看看吧!(文 | 陈宇)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下肢水肿(到底什么样才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