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1)

自古以来,雀梅就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素有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

之所以有此名望,是因为雀梅有当之无愧的五大优点。

1.叶形好;

2.“经骼”好;

3.芽位密;

4.萌发力强,耐修剪;

5.不怕渍水。

雀梅老桩树形奇特,树皮斑驳,有的形成枯洞朽穴,古朴典雅,观之有老当益壮之感。玩雀梅盆景,不外乎“三点”,即栽种、繁殖、造型。

本文,咱们一起来说说如何通过这三点来打造一盆优秀的雀梅盆景。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2)

繁殖雀梅盆景素材

获取雀梅盆景素材的方式很多,台长最推崇的是自己繁殖,自家培育的“闺女”最贴心,自家培育的雀梅素材除了需要的时间长久一些,没啥缺点。

雀梅繁殖采用人工播种、扦插、采掘繁殖均可。

播种

雀梅种子于次年4~5月成熟。

1.采摘种子后堆放腐熟,水洗取净,略加阴干,随即播种。

2.覆以细土,盖以稻草,待发芽出土后,揭去稻草,及时搭棚遮荫。

3.平时加强水、肥管理,一年后雀梅苗木即可分栽。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3)

扦插

于每年3月份为最佳时机。

1.选用一年生雀梅枝条为插穗,长10~15厘米,齐节剪平。

2.2/3的雀梅枝条插入土中,将土压紧,充分浇水。

3.搭棚遮荫,经常保持雀梅盆栽土壤湿润,即可生根成苗。

4.梅雨季节也可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扦插,基部须带少许去年枝为踵。插法同上,插后用塑料薄膜罩盖,可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5.实生苗或扦插苗均须留床一年再进行分栽。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4)

采掘

采用山地野生雀梅老根桩制作盆景比较普遍,见到成效亦较快。

1.低山丘陵岩旁沟边,经多年砍伐萌生的雀梅老桩,掘回后,注意保护根系。

除残断根外,暂不修剪其他剩余的根系。侧根和须根保留的多少和好坏,是成活的关键。

2.雀梅枝干要进行一次修剪,保留主要枝干及芽,其余枝条均剪去,同时要考虑树桩的形态和今后的造型。

3.修剪后的树桩,选择光照适中,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培育。

4.栽前,最好打泥浆,埋土要深,有助于发芽成活。

5.栽后,浇透水,盖上稻草,天旱时每天喷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宜使土壤过湿。

雀梅经过“养胚”过程,树桩根系生长恢复,枝叶茂盛,即可上盆造型。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5)

培育雀梅盆景素材

【选盆要求】

雀梅叶片碧绿,不可用绿色盆。

常用颜色较浅的中等深度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紫砂盆、釉陶盆,直干式、枯干式也町用圆形盆。

【土壤要求】

雀梅适应性比较强,在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

盆栽雀梅以腐殖土为主,加适量沙土拌匀后即可使用。

【上盆要求】

雀梅盆景的上盆时间一定要及时。

最佳时间应在当地雀梅发芽前15天~20天时采挖或购桩上盆为好,时间一般在3月10日左右。

此时天气渐暖,雨水量也慢慢的多起来,空气湿度大,不会遇上大的冻害,所挖出的新桩已复苏萌动,积累了养份,上盆栽种伤口愈合快,再生力强,成活率高,半月后就会发芽长叶。

上盆栽植时,雀梅根系要适当修整,侧根,须根要壅以疏松肥土,盆底需垫瓦砾,以利排水透气。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6)

【施肥方法】

雀梅盆景施肥要有原则:新栽种、初上盆、刚换盆的、根系受到损伤的一个月内不能施肥。春夏时,盆树生长旺季,每半个月浇施1次稀薄的饼肥水或粪肥水。入秋后,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冬季,盆树进入休眠可停止施肥。雨天或盛夏的中午前后不宜施肥。施用肥液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盆土稍干燥时要松土,以利于肥水渗入土中。为使肥料加速分解,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淋水。

【浇水注意】

雀梅喜潮湿的环境,生长期应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盆内积水或长时间盆土过湿,夏季应勤浇水和经常向树身及周围地面喷水,冬季宜适当少浇水。

水要充足所用的水以河水、塘水、雨水等天然水为好。

如用自来水需贮存一两天,使其中氯气跑掉再用,比较妥当。含有肥皂的洗衣水,以及有油污和盐质的水决不能用。

【翻盆要求】

雀梅盆景通常隔2~3年翻盆换土1次。

于春季2~3月萌芽前进行,换去旧土的1/2~2/3。

注意翻盆时,施足基肥,可结合翻盆进行提根处理。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7)

【病虫害防治】

天牛防治

雀梅树桩病虫害常见的有天牛,俗称“钻心虫”。

天牛雌虫咬破树皮产卵于枝干上,初孵幼虫在树皮下蛀食,长大蛀入树干、根内,被危害的植株往往被蛀空而枯死。

防治时,可根据排泄物判断虫害所在部位,用适度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也可用敌敌畏200倍液浸湿棉花球塞蛀孔,用药毒杀幼虫,然后用湿泥密封。

红蜘蛛防治

红蜘蛛又称火蜘蛛,也是雀梅桩景常见虫害。

红蜘蛛体小不足1毫米,呈橙红或红褐色卵圆形。

红蜘蛛在植株叶上结网,以其口器刺入枝叶吸取汁液,受害叶片的叶绿素受破坏,色泽变黄淡,叶面呈现细密灰黄斑点,叶片逐渐枯黄败落,有的甚至全株叶片脱光枯死。

可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1500倍溶液消灭。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8)

成功造型雀梅盆景

造型设计

雀梅生长力极强,寿命长,易造型,萌发力很强,耐修剪,小枝柔软,易蟠扎。

多采用粗扎细剪的方法加工,也可采用完全修剪法(即“蓄枝截干法”)造型,还可采用以扎为主,以剪为辅进行加工造型。

树形常制成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枯干式、双干式、悬崖式、提根式等。

树叶多修剪成自然式,也可加工成云片状或馒头状。

雀梅盆景的最佳观赏期是春季新叶初放之时,这时嫩绿满枝,欣欣向荣。

为使此景再现,可在7月底或8月初摘掉全部叶片,加强肥水管理,约20天左右就长出新叶。

制作小型、微型雀梅盆景,多选用2~3年生小苗木进行艺术加工,制成各种款式的盆景。

在南方制作大、中型盆景多到野外掘取老桩,苍老多节,弯弯曲曲,形态奇特,经过1~2年“养坯”即成盆景。

如主干不太长即可分成两枝“丫”型的雀梅盆景,把其中一枝适当剪短,将主干斜栽于签筒盆中,主干和盆面夹角小于45℃,把下斜枝略经蟠扎下垂,即成为悬崖式盆景。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9)

修剪整形

适时一般修剪时间,在春末和秋初为宜,这两个季节雀梅树桩萌发力最强,长势最旺的。

对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辐射枝、枯枝、病虫害枝要随时剪去。

但要注意,在天气炎热时,容易灼伤新芽,以致卷叶,因此,修剪后,最好放在阴凉处待发芽正常后才见强光。

进入5~6月份,干枝上开始萌发枝条,可按照预先的构思或设计草图,抹去不需要的萌条,保留理想部位的枝条。

待每枝条抽出10~15片叶子时,即可预以打头。

为使其形成枝片厚实丰满,一般应先摘去端部的1/2~2/3,以促使枝条下部腋芽的萌发;8~9月间,如水肥供应富足,光照充裕,几乎每隔5~7天即可打一次头。

这时为抑制枝条抽生的节间过长,枝条失去虬曲之美态,可在新梢每抽出3片叶时,即摘去顶梢的1/3,这样可使每个小枝均呈现“一寸三弯”,构成的枝片就会显得特别丰满紧凑。

一般从7月~10月,约可打15~20次头,当年即可形成理想的枝片。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10)

台长分享一个雀梅防治红蜘蛛或蚜虫小窍门。

雀梅遭遇红蜘蛛或蚜虫时,可将少许洗衣粉或肥皂放入半盆清水中,并搅拌成皂水。

然后用软毛刷蘸皂水涂抹其枝叶,几天后虫害即可消灭。

经过台长亲试,在盆景周围放一块肥皂可以达到预防红蜘蛛或蚜虫的作用哦。

每天一个小目标:阅读一篇种在阳台上,积累一个园艺种植知识,尝试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有趣的种植知识,需要一颗有趣的灵魂才能被发掘出来。

如果台友在栽种过程中遇到啥问题,老办法,来找台长吧,哇哈哈哈……

台友若能找来,就是一种信任。

台长肩负信任前行,必不辜负!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11)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们的问题反馈,台长会多多努力,一对一给你回复,一对一为你解忧。

喜欢这篇文章的台友,轻点食指,先转发朋友圈,再关注。更多精彩文章、详细步骤、独门绝技,哈哈哈……台长将陆续为台友们奉上。

喜欢台长文,恳请转发;

种在阳台上,学无止境。

雀梅盆景如何养(完成繁殖培育)(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