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卢旺达种族大屠杀)(1)

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非洲小国卢旺达,在这个面积还没有一个海南省大的国家内,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的种族大屠杀。几百万胡图族人蜂拥而起,在军队警察的带领下朝图西族人大砍大杀,可怜的图西人如同被扔在狼群中的羔羊左躲右藏。卢旺达的电台没日没夜的号召,胡图人全都出来杀光图西人,整个卢旺达霎时间成为人间地狱。三个月时间里,在胡图族士兵的枪支弯刀之下,卢旺达八十万到一百万人丧生,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消失。其中绝大部分受害者是图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反对屠杀的温和胡图人,一百天残害一百万人。这两个民族胡图族和图西族,都是卢旺达生活了几百年的族群,他们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的结果呢?

其实最早的卢旺达还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如今可以看到卢旺达位于东非中东部,与刚果、布隆迪、乌干达接壤,面积约二点六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二百万。早在十一世纪的时候,卢旺达这个国家就出现在了地图上,当时卢旺达的居民叫做班图人,是从刚果地区迁移过来的。十二世纪左右,又有一部分人从埃及地区迁入卢旺达,叫做尼罗特人。十三世纪以来,埃及来的尼罗特人在卢旺达势力较强,主导了卢旺达王国。尼罗特人从北方来,班图人从南方来,经过将近千年的混居和婚配融合,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种族。

既然是一个种族,胡图族和图西族又是怎么来的呢?“图西”一词的含义指的是大畜牧主,而“胡图”一词的含义则是指乡下人行为粗鄙的人。通俗地说就是“土豪”和“土鳖”之分。所谓图西族就是当时卢旺达王国的统治阶层,他们普遍富有,家里牛羊成群,身材相对高大一些,皮肤相对白一些。而胡图族就是当时卢旺达王国被统治阶层,他们多从事农业劳作,身材略微矮一点,皮肤略微黑一点,因为都是黑人,其实外表差别不大,身份的区分主要还是看贫富情况。

当一个胡图族人足够富裕,尤其是牛群数量足够多时,它就变成了图西族。当一个图西族人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财富,特别是牛群以后,他就变回了胡图族。此时胡图族与图西族并没有严格的民族区分,也有矛盾,但并没有很尖锐的程度。然而这种矛盾如果一旦被外来入侵者别有用心地利用,毫无疑问卢旺达将变成一个民族分裂的国家。十五世纪,卢旺达才开始形成部落制国家。十六世纪时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制王朝。一八八四年柏林西非会议结束后,卢旺达开始遭到德国的殖民侵略,并在一八九零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

一战结束后,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被列强瓜分,卢旺达由此转变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利时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将图西和胡图当作两个民族来对待,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比利时人将身材更高一些皮肤相对不那么黑、人数少一些的图西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让图西族人在殖民政府里担任要职,而人数更多、皮肤黑色的胡图人则被归为被统治的下等民族。一九三三年,比利时人为了在卢旺达内形成比利时人、图西族人、胡图族人的三级金字塔结构,开展了民族大普查。因为糊涂人和图西人都是黑人,两者在外貌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为此比利时人引入科学测量法,通过精准的测量卢旺达人的身高、体重、鼻梁高低、鼻翼宽窄、脖子长短来作为划分民族的依据。如果这些数据相差不大,还是区分不了,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看他们家里的牛群,家里有十头牛或者更多牛的就是图西族,家里不够十头牛,对不起了,你就是低人一等的胡图族。亲兄弟之间如果一个有十头牛,另一个只有九头牛,那么有十头牛的那个就是图西族,有九头牛的就会被划分为胡图族。如果财富状况没有多大区别,那么同胞兄弟俩中长得高一点的和另一个长得矮一点的也会被划分为不同的民族。按照外貌身高和财富状况划分完民族之后,比利时人要求所有卢旺达人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标明清楚自己属于胡图族族还是图西族。当然,划分民族只是第一步,比利时人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比利时人对两个民族开展了不同的教育,对于血统更加高贵的图西族人,比利时人提供了精英教育,一出生就让他们学法语、学文化,以及学习如何管理这个国家。而对于血统低贱的胡图族人,则提供贱民教育。

胡图族的孩子学习的时候用的是斯瓦西里语,学习的内容则是如何种地、如何手工以及如何服从上级,一出生就接受充满偏见的教育。新图西人和新胡图人怎么可能不互相仇恨呢?就这样,在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下,卢旺达出现了两个民族,图西族人作为高贵的民族统治了胡图族。比利时十分热衷于在卢旺达推广种植咖啡、棉花,以此来谋求出口利润。图西族作为比利时人的马仔,一直都在压榨胡图族人,但图西族和胡图族的关系,并不是奴隶主和奴隶,而更接近于地主和佃农的附属关系,胡图族为图西族提供服务,回报时可以使用图西族的耕牛和土地。而以耕种为主业的胡图族,在长年累月中积累了不少种植业的经验和财富,从贫农摇身一变成了富农。

不论是经济还是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富裕的胡图族精英开始谋求独立,图西族精英打心眼里瞧不上成为暴发户的胡图族。一九六二年,卢旺达正式独立脱离比利时人的托管,王权易位变成了胡图族掌权,这其中有比利时人的功劳,他们没有按照以往套路出牌,转而支持被自己亲手贬为下等人的胡图族。胡图族上台以后,毫不留情地把之前几十年受到的压迫还了回去,一方面剥夺图西族人受教育和进入政府的权利,另一方面全面从军事上夺权,不少图西族精英受到侵袭,被迫逃到刚果金、乌干达等邻国。图西族当然也不甘示弱,自诩血统高贵的他们也发起了不少反击,叫嚣着要反攻卢旺达夺回政权,但都被胡图族击败了,两族的仇恨就这样越结越深。

一九九四年四月六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谈判归来,和布隆迪总统一起乘机回国。在首都附近遭到地对空导弹袭击,机毁人亡。在飞机坠毁几分钟后,胡图极端分子把胡图总统坠机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图西族和胡图族都指责是对方武装干的。第二天,卢旺达大屠杀正式爆发,人类历史上的惨剧就这样发生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卢旺达的暴乱竟没有任何西方大国干预,一向爱管事的美国不知是因为索马里军事行动的挫败,还是卢旺达没有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如此暴行却没有任何动作。

埋下动乱种子的比利时,仅仅是撤走自己国家的白人对惨剧视而不见。暴行持续一个半月时,联合国终于看不下去了,开始干预卢旺达乱局,而惨剧的完全结束还得靠卢旺达自己人。早年逃到乌干达的卢旺达爱国阵线怒火中烧,这个爱国阵线是由图西族组成的,他们听到同胞被杀害,立即决定拿上武器杀进卢旺达解救同胞。但光有激情是不够的,任何组织都需要一个领头人,谁将带领卢旺达走出困境呢?他就是出身图西贵族的卡加梅。一九五九年,卢旺达图西族政权被推翻后,他随全家逃往乌干达,并在当地求学。

一九八七年,卡加梅参加卢旺达爱国阵线,七月初,图西族军队在卡加梅的领导下反攻回国,控制了首都基加利,并继续进军全国。胡图族政府终于被推翻,担心遭到报复的上百万胡图人狼狈逃亡到刚果,卢旺达大屠杀终于结束了,卢旺达爱国阵线很快成立了新的政府。为了安抚剩下的民众,新政府采用民族和解政策。胡图人比齐蒙古担任新政府的总统,图西人卡加梅担任副总统。二零零零年比齐蒙古卸下职位后,卡加梅成为第四任卢旺达总统并执政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