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1)

国画艺术推荐搜索画竹

怎样学习画竹呢?学习画竹除了丰富生活知识,提高文艺素养之外,主要是从事写生和临摹的实践,即古人所说的“师古人”和“师造化”两个方面。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2)

临摹与欣赏

临摹是继承民族绘画传统,接受前人的技法经验的具体方法,是初学的必经阶段。我国国画家的学习,多半是从临摹入门的,西方国家学油画,虽然也要临摹,不过比较起来,国画的临摹更为重要,这是由我国绘画的特点决定的。我国绘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过无数画家的技法探索和创作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笔墨技法,这种技法,极为精练严谨,具有概括力强和程式化的特点,要熟练地掌握它,必须下踏实的临摹功夫。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3)

不能把学习阶段的临攀同创作上的抄袭模仿混为一谈。我们说的临摹,是“法为我用”、“借古开今”。临摹是为了创作,临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墨竹自创始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历代画家千锤百炼,不断发展与提高,集中体现了国画水墨画的高度技巧,看似容易画时难。要以一骨之笔控制墨水,来表现竹的竿、枝、节、叶之形,老、嫩、荣、枯之状,风、晴、雨、雪之态,并且下笔为定,不加涂改,若不肯下番临摹苦功,就只能望洋兴叹,更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了。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4)

临和摹不同,以纸加在原画上照描叫“摹”;把原画放在一旁对着来画叫“临”,学习墨竹多用临的方法。画要先观赏、研究,对作品的立意、构思、笔墨技巧、章法布局,以及题款印章等,都要耐心地、虚心地观赏体会。原画的妙处何在?动人的原因在哪里?要细致地分析研究。好像吃菜一样,要细细品味,不要囫囵吞枣。一幅成功的作品,有时看去好像随意运笔轻而易举,殊不知乃是作者多年苦练的结果,所谓“败笔几万,打熬过来”。要临摹得像,掌握其笔法,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多练,反复练。临画可以先临一小部分,譬如一根竹竿、几片叶子,反复演练,先部分后整体。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5)

古代画竹大家很多,宋代文同、苏轼的真迹极为罕见,且年代太远,初学可从元代的李衍和明代的王绂、夏昶入手,他们的画法比较平正严谨,易得规律可循。进而可学习吴镇和石涛以及扬州诸家等。这样如同学书法,先从楷书入手再进而学习行草。但是,不论学习哪一家哪一派,都要勤学苦练,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同时,要独立思考,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得其精髓,而不只存其躯壳。总之,学习墨竹应从一家入手,然后博采众长;先矩度森严,然后超神尽变;以学习古人作为拐棍,逐渐学会自己走路,再经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长期的创作实践,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6)

写生与观察

临摹学习前人的笔墨技法,借鉴前人的创作经验,是初学的必经阶段。但是,只临摹而不去写生和观察,就不能发挥创造性,所以,临摹同写生二者都不可少,要互相配合,相辅相成。那么,学习的时候是先临摹还是先写生呢?按传统的方法是先临摹一个阶段,对墨竹的画法和艺术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进行写生。但是,顺序先后不是太重要的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临摹和写生互相穿插,反复进行的,一步一步地提高技巧和眼力。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7)

学习墨竹最好从白描写生开始,对竹的整体和细部都详审,然后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细致准确的描写。这样可以充分熟悉竹的细部结构和形象特点,并可以加强记忆默画能力。白描为匀勒着色画的画稿,也可以为水墨写意打下基础,完整的白描画本身也是一种创作。学画墨竹要刻苦地进行基本功的锻炼,先工笔后写意,如不经过白描写生的阶段,直接从水墨写意开始,并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和默画,这种学习方法当然也可以画好,看似一条“捷径”,实际上进度更慢一些。对学画者来说,最好从白描写生开始,平时留意观察,逐步学习写意墨竹,收效会较快些。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8)

对于画墨竹来说,观察记忆尤为重要。画竹要深入生活,就是到自然中去,到竹乡、竹林有竹子的地方去观察。对竹的观察,要细致而全面,要经常观察,随时留意。远观整体姿态,近察细部结构,要留心竹子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情况,要观察不同地形环境竹的长势变化,要比较不同品种的特点,还要观察春、夏、秋、冬四季和风、晴、雨、雪等天时气候条件下竹的特殊状态。但是,为画竹而观察,不仅是探求知识,而主要是观赏,领略竹的风姿情态的美,即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体会竹的形象美和神韵美。观察是为了寻求画意,积储画材,使胸有成竹,做好创作的准备。

三分钟教你画竹(如何学习画竹)(9)

总之,画竹要对竹写生,同时要经常留意观察,要详其形,穷其态,观其常,悉其变,得其理,会其神。把竹的形象和变化深深印在心里,胸中储有成竹,作画时才能思不竭而笔不困,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