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引用了列宁的这段话“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是什么意思?就是毛主席《矛盾论》开篇提出的论断:“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为什么需要解释、说明和发挥?这主要是因为普通人的理智不能理解这个论断(马克思语)按照普通人的理智理解,对立的东西就是对立的,怎么又说它们是统一的?普通人的理智不能理解这种说法,所以“需要说明和发挥”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如此说来,只是极不同一,极不统一,怎样又说是同一或统一呢?”他在《矛盾论》中两次引用列宁如下一段话,表明列宁也是这样提问题的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对立怎样能够是统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不能说《矛盾论》惜字如金,但是在一篇不算长的论文中两次引用同一段话,足以表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理解,对矛盾统一性、同一性,或者说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解释、说明和发挥,就是辩证法的全部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论(矛盾论就是讲对立统一规律的)

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引用了列宁的这段话。“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是什么意思?就是毛主席《矛盾论》开篇提出的论断:“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为什么需要解释、说明和发挥?这主要是因为普通人的理智不能理解这个论断(马克思语)。按照普通人的理智理解,对立的东西就是对立的,怎么又说它们是统一的?普通人的理智不能理解这种说法,所以“需要说明和发挥”。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正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他说:“如此说来,只是极不同一,极不统一,怎样又说是同一或统一呢?”他在《矛盾论》中两次引用列宁如下一段话,表明列宁也是这样提问题的。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对立怎样能够是统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不能说《矛盾论》惜字如金,但是在一篇不算长的论文中两次引用同一段话,足以表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理解,对矛盾统一性、同一性,或者说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解释、说明和发挥,就是辩证法的全部内容。

《矛盾论》就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解释、说明和发挥。如“两种宇宙观”:“(一)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二)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这实际上是解释和说明什么是对立的统一,即对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关联。毛主席说:“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它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这实际上是用互相联系、互相关联解释和说明对立面的统一性,这样解释和说明我认为一般人就能理解统一性了。

再如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到底是思想混乱的代名词,还是如康德、黑格尔所说“是理性的必然行动”、是思维不可避免的?毛主席认为是后者。他说,矛盾不仅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而且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说矛盾存在于客观世界还好理解,说矛盾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就不好理解了,因为在康德、黑格尔之前,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形而上学、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具体说是形式逻辑的矛盾律。矛盾律要求人们,说一个东西是A,就不能说一个东西是非A,否则,就是自相矛盾,就是思想混乱。也就是说,在形式逻辑的矛盾律看来,矛盾是思想混乱的标志,是必须要排除的东西。辩证法突破了矛盾律强加于人们的思想框框,这种学说认为,人们说一个东西是A的同时,还可以说这种东西是非A,这不仅不是思想混乱的表现,而且是思维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辩证法不能被普通人所理解,因此需要解释、说明和发挥。毛主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不是说思维不能自相矛盾吗,为什么又说矛盾在人们的思想中是普遍存在的呢?这就需要解释、说明和发挥。

再如“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仍然是对对立统一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和发挥。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很多时候并不是半斤对八两,而是一个方面为主、一个方面为次(辅)。并且:“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再如“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是集中对统一性、同一性进行解释、说明和发挥。毛主席说:“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的同一性。”我们经常说对立面是统一的,矛盾是统一的,所谓“统一”到底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两个对立面“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而这些词语又是什么意思?毛主席解释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立面相互依存,二是对立面相互转化。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解释和说明统一性,这一般人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矛盾的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是对“对立”概念的解释、说明和发挥。这个方面的内容很容易理解,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矛盾的斗争性,二是矛盾的统一性。解释、说明和发挥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对此,《矛盾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接下来的问题是: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统一性,哪一个方面是主要的呢?从《矛盾论》来看,毛主席研究对立面的对立性、斗争性更多些。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革命斗争的高潮,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也可能因为其它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先后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章,他还亲自推动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关系的讨论,与国内外科学家讨论物质无限可分问题、宇称守恒与不守恒问题,等等。从这些事实来看,他一直在思考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晚年得出结论说:“辩证法中心任务,在研究对立的相互渗透即对立的统一。”又说:“辩证法研究这么多,就是对立的同一或互相渗透。”这就是说,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统一性相比,矛盾的统一性是主要的。

毛主席对矛盾的统一性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从下面的事实看出来。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在报刊上开展了关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思维与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的讨论。凡属这方面的重要文章,毛主席几乎都要看的。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四日,他曾邀集一些同志讨论发表在一九五六年第二期《哲学研究的《对“矛盾的统一性的”一点意见》一文,该文对苏联《简明哲学词典》关于同一性的解释提出不同意见。一九六O年十一月十二日,毛主席看到当天《人民日报》登载的一篇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讨论的综合介绍,当即要工作人员把文中提到的分别刊登在《新建设》、《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汇报》上的几篇不同观点的文章全部找给他。

总而言之,辩证法既研究矛盾的斗争性,又研究矛盾的统一性,但主要研究矛盾的统一性。关于统一性,《矛盾论》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教科书上也主要是讲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显然,这与它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我把统一性发挥为十二个方面的内容,以后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