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是2006年为了庆祝西安交通大学110周年的学生话剧专场。讲述了交大学生林凡在爱情、责任与梦想的交织中艰难抉择,最终与所爱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西藏支教事业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贫穷家庭出身的交大学子毕业之际在爱情、责任与梦想的矛盾中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1)

一、故事背景分析

《抉择》在2013年首届陕西省大学生活剧节上一举夺魁,并荣获最佳组织奖。编剧肖洋、导演武迎、主演关键分获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最佳人气演员奖等所有奖项的单项奖提名。故此《抉择》作为校园戏剧,算是比较好的一个。校园戏剧在中国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的,从一开始就跟旧戏的票友会社,以及职业的文明新戏划清了界限。它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部分。

校园戏剧承载着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的话剧,现代性、教育性、业余性是它的品格。这部《抉择》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戏剧理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戏剧活动的积极性。过去的校园戏剧多是为了配合学校工作或者社会活动,现在则成为了一项经常性、群众性的活动。认识社会、表现自我、锻炼能力、自娱自乐成为当下校园话剧的宗旨。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2)

在事业与爱情上的抉择,是当今大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抉择》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困惑之时,还一定程度下体现了当编剧和导演遇到此时的解决办法。给学生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较强的互动性。面临毕业,家庭、爱情、事业的矛盾迎面扑来,相信看过的同学都深有共鸣。

二、内容赏析(一)演出节奏

《抉择》的演出的节奏是属于正常节奏。在独白的时候节奏是缓慢的,在表演的时候节奏是比较快的。根据人物的情绪和演出的灯光可以看出灯光、情绪、人物事件相互配合得很好。演出节奏是导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是表现在舞台调度和情景转换两方面。《抉择》在这两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3)

(二)舞台调度

在舞台调度方面,我认为这个导演排戏经验丰富,舞台调度得很好。舞台的总体的情调比较明亮和鲜艳,正如话剧中的人,热血方刚的少年拼搏在梦想的路上。开头的倒叙也让人小心情澎湃。舞台的调度是导演的基本功。走地位,上下场,相互配戏都需要导演在丰富经验基础上指导。

(三)布景设计

《抉择》布景设计更是如此的贴合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想要表达的效果,每个场景只有几个物件但能让人置身于中,有几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个高楼上的办公室,背景图是一个楼外的透过窗户看到的夜景,让观众置身于高楼上的感觉。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4)

有一个社团招新场景,贴合现实将招新的背景图选择在了夏天过渡在秋季的图片,社团的桌子旁还有一颗杨柳树,更给人一种亲切感、青春感,让林凡和李可辛的相遇就像淬火一样热烈而温暖。相约登山的场景背景是蓝天草地和帐篷,场上与支起了帐篷,似乎可以和后面的背景融为一体。可辛被别人告白的紫红色的光和手里拿的花交相辉映,美轮美奂。可辛在西藏教书的场景,不过是一个黑板,一张桌子,却很形象的展示出来了西藏的寒冷和艰苦。

一个艺术就是选择,对于写实性的景物来说更是如此。舞台的空间有限。设计者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搬到上面去,他只能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和道具,为人物创造一个虚构的生活空间来,《抉择》的场景可以说导演是很用心的在处理细节问题。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5)

(四)人物造型

观众对人物的认识是从化装开始的,随着剧情的展开,逐渐深入其内心。人物造型上首先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和心境,让观众从穿着打扮上看出来他是干什么的、人品如何。

按照人物的定位来设置从大学的青葱到事业上的成熟,林凡的运动短衫到西装革履,登山的青春感也能从衣服上来体现。不过有第一场的背景没有布置,全靠灯光的烘托,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还是没来的及的切换场景。舞台上的角色不但有情有义,还要有形有色,这形色说的就是造型。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6)

(五)场面转换

情境与场面的转换也是形成演出节奏的重要因素,经验老到的导演都很重视情境与场面的转换。如著名导演杨村彬导戏,可以不画舞台调度图,可以让演员自如走位,但在情境场面的转化要求甚严。

《抉择》这部校园话剧上场下场的方式是比较普通的黑场去倒换道具,有几处用了人物独白做了转场,在台上只留一盏光,打在独白人的身上,突出主体。每一次的转场都会人为的画面静止,缓慢进入下一个场景的正题。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7)

(六)矛盾冲突

《抉择》故事的矛盾冲突和连贯性上来看是比较好的。男女主角的相爱、相知、相分、相逢、相认同贯穿了整篇故事。剧中不乏有你喜欢他,他喜欢她,她喜欢他的剧情,也不乏男主被女主误会,女主被男主误会,爱情里的不自信悄然而至直到分手,不正是爱情的现状么。这些手法使该剧更有矛盾冲突,更有张力。

整体的故事和升华的思想依然具有张力和正能量。女主人人美心更美,无忧无虑希望去西藏教学,男主想和女主去西藏迫于无奈的一般家庭的压力而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这也反应了当今世界男生和女生打拼面对家庭的压力的不同。男主人有担当,最后他依然选择了爱女主,并用不同的方式来支援西藏教育事业。我希望女主角和男主角会永远在一起。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8)

(七)灯光音响

灯光和音响主要以紫红色为主,当然这样剧场里的颜色根据夜晚和白天,幕布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的。俗话说:“在舞台的美术中,灯光与色彩也许是最有力的解释手段”,灯光可以创造环境、刻画人物、渲染气氛、解释剧情。

阿披亚认为:“光可以把景物组织起来。”林凡和可辛初次见面是偏黄调的光,温暖不失真切,贴合实际。登山的时候是偏绿色的光,颇有夏季郊游之感,有渗透出青春的青涩,宿舍的争吵偏红光,将人的热血带出来,让观者觉得将会有争吵发生。餐厅吃饭是大红色的光,也预示着会有争吵发生并且较为热烈,可辛被告白的时候是偏紫光,一种温柔却偏着一些寒冷,和捧花交相呼应更具有浪漫的氛围。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9)

公司办公室是偏蓝光,蓝灰色条给人一种沉稳高端的感觉和西藏偏白的气氛浑然不符,却也将两处对比放大。西藏教学是白光映射全场,并不是全白光,伴随着一些橙黄,更有温情的感觉在里面。光解释功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其说这是根据自然的属性,不如说它是一种主观上的映射,更多的表现了设计师对整个剧情的解释。这种包含着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的用光,是令人难忘的。

每一位艺术作品一定要在对时代、对历史的现代性的关系中,在艺术家对社会的关系中、得到考察……另一方面,也不可能忽视掉艺术美学需要的本身。音响是对画面的补充,配合的比较好,大部分为纯音乐。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10)

(八)不可避免的缺点

当然,这部戏不是非常完美的,校园戏剧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如何提高演出质量就是一个很大的大问题。应该说,目前的多数演出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西安交大剧团的这部话剧,故事贯连性很强,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校园故事的剧本。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场地的简陋,能看出导演已经竭力的将这些舞台的灯光和道具相呼应,如果指导教师匮乏和舞台经验不足,也严重影响着校园戏剧所能达到的高度。

太阳剧社、黑白剧社、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等发展较好的团体,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其次是在各社团的公演剧目中,原创作品所占比重大约不到一半,数量少而且质量有待提高。再次是在表现手法有向专业大剧场靠拢的倾向。校园戏剧应该克服这种倾向,适应各种演出环境,创造多样化的舞台呈现形式。

话剧红鼻子访谈录(评西安交大剧团的话剧抉择)(11)

三、小结

《抉择》剧组用55天的时间,让“西安交通大学”的名字出现在陕西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节的最高领奖台上也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很欣赏关健同学在领奖台上说:“最大的收获是找到自己”。只有创作演出优秀的剧目,戏剧艺术找到观众,演职员们也就会在戏剧中扎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