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雁南度

草木有本心

闲荡木兰舟

阴阴夏木啭黄鹂

零落依草木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时人不识凌云木

积雨辋川庄⑴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⑵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⑶。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⑷,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⑸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⑴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所

⑵空林:疏林。

⑶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⑷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

⑸野老:村野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诗中描写了雨后辋川优美的田园景色,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表现了诗人绝尘参禅的清雅逸致和隐居山林的闲情雅致。

古诗鸟鸣涧唐王维(飞花令木阴阴夏木啭黄鹂)(1)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连雨时节久雨不停,潮湿的空气使林中烟火难升;蒸藜炊黍,烧好饭菜,送给村东田头耕耘劳作的人。“迟”字形象地写出阴雨天的炊烟,烘托安逸的生活气氛。简单两句闲适惬意的田家生活跃然纸上,极富生活气息。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广阔无际的水田上广漠,一行白鹭翩翩而飞,掠空而过;夏日林中,浓荫密布,黄鹂啾啾唱和。这是一幅甜美闲静、潇洒快活的画面,其中碧天、清水、绿树、白鹭、黄鹂色彩恬淡,兼具视听,画面立体感极强。

首联是田园生活掠影,颔联是田园自然风光,这两联通过写积雨天辋川山中所见之人物及景物,创造了一个苍茫幽深的艺术境界。颔联二句最为人称道,“漠漠”状水田之苍茫广阔;“阴阴”意为盛夏林木幽深,写出了积雨山中迷茫的气氛,烘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的禅寂生活乐趣和闲情逸致。

后两联写的是诗人于积雨山中所感。“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木槿是山中一种落叶灌木,木槿花朝开夕谢,参禅之时见木槿花而感叹人生短暂无常。采露葵,清斋素食,突出诗人远离官场尘嚣后所过的清雅生活。这样淡味的生活对于世俗中许多人来说可能寡淡无味,但这正是诗人多年向往的生活,因而字里行间可体味出诗人乐在其中,恬淡自足。

古诗鸟鸣涧唐王维(飞花令木阴阴夏木啭黄鹂)(2)

最后一联诗人一正一反化用了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看破尘世烦恼之事,绝去俗念,悠乐于山林,与世无争的隐逸心态。野老是诗人自称。“争席罢”的典故出自《庄子•杂篇•寓言》,其中讲杨朱拜从老子学道,去时路上客人都给他让座,归来路上再遇却反与他“争席”,意表杨朱已学成自然之道,与人无间。第七句,诗人用这一典故来说明自己心境淡泊与人无争。“海鸥何事更相疑?”用的是《列子•黄帝篇》中的故事。海上有一人本与鸥相亲,互无猜疑,但有一天其父要他抓海鸥回家,他来到海边发现海鸥飞得很远再不复靠近。说明心中邪念将关系破坏。这是说自己心无邪念,海鸥还怎么猜疑呢?表明自己清心寡欲、无心与争,这正是诗人“习静” 、“清斋”的修行成果。

诗人把自己隐居生活的幽雅清淡与山林田园雨后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绝尘脱俗的闲情逸致,清新明净,兴味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