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与解读】

隐者、隐士、处士、逸士、高士:字面上虽然有差别,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现代有些学者刻意为“隐”设定资格限制,认为有影响、有名气、做过高官的才有资格去隐,这是对隐士文化的狭隘理解。隐士肯定是有文化、有见识的人,但不一定是显贤,如果他是因为厌恶世俗或孤标特行而主动选择隐居,那么即便他没有名气,也应当视为隐士。

隐者、处士、高士都是隐士的延伸,在文化核心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是在市井,一般称处士。如果是在深山僻野,既可称隐士,亦可称处士。对同一种身份使用几种不同的叫法,古代常有此事。本诗作者自诩“太上”,意欲高出“隐士”,因此称“隐者”,但他实际上就是隐士。

隐士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情感)第一,物质(肉体)第二。而世俗文化则是:物质(肉体)第一,精神(情感)第二。世俗文化首先关心生存,然后才是精神享受。而隐士文化要超越物质生存,建立自主自适的精神家园,以此作为生命价值的核心。如果不能守住精神家园,他便不惜生命。西汉末年的李业就是一个典型。李业退隐山野,蜀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屡征之,固辞以病。述恼,派尹融携毒酒前往,命:若起,立封侯,不起,赐之以药。李业曾不犹豫,饮毒而死。

在社会层面,隐士文化对政治体制和世俗文化有所挑战和制衡,但并没有制造对立。在个体层面,隐士文化扩大和充实了人生内涵,并且努力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隐士坚守品性、潜心钻研,崇尚自立、自足,追求自由、自在。

隐士文化远早于诸子百家,对诸子百家包括儒家、道家有着深刻的影响。但道家与儒家在价值核心上都更接近于世俗文化。儒家主张的隐逸观偏于暧昧,而道家主张的隐逸观则务于实用,他们的隐逸观都不如隐士文化那么彻底,都无法完全、坚定地把真正的精神需求作为隐居的第一目的。

隐士文化的本质是出世,而儒家、道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入世。无论是隐士文化,还是儒道两家,隐居都不意味着消极避世,这是与佛家区别较大的地方。比起出家寺院,隐居毕竟缺乏生活物质保障,执行难度很大,更考验人的技能、毅力和意志。

儒家为儒生设定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倾向于“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问题是:假如无道、混乱、战争长期存在,你怎么办?还是要努力争取乱中求治。而且,即便在有道、开明时代,依然有很多失意的儒生,他们怎么办?所以,孔子其实是想说,用得上时就挺身而出,用不上时就赋闲归隐。归隐只是一种权宜措施,目的是维护乐观心态、等待机会,避免在受挫后堕落、变心、变节。当然也有可能被迫转为长期的蛰伏,此时只能放弃入世、全心归隐才能找到心灵的安置。

道家则是主张天下太平之时宜隐居,功成身退,以策应“无为而治”。另外,道家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经过长期修炼,可以转弱为强,就是长本事。我们看到,道家的修为,在天下战乱时,恰好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儒家与道家的隐逸观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高明的隐士往往兼而有之,他们中有一些,在后期选择了出山,救时济急,成为特别杰出的人物。

隐居古诗300首(古诗七百首)(1)

网络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