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区(直击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1)

扩容后的重庆主城包括原主城9区和渝西地区12区。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刘牧雨 罗惟巍 实习生 刘丽

“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这句俗语几乎每个重庆人都耳熟能详,而俗语里提到的“重庆城”,指的是包含目前主城9区的8D魔幻城市。轻轨穿楼、“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屋顶当停车场和“千与千寻”高度相似的洪崖洞等等匪夷所思的场景,都出现在其中。立体层叠建设城市,其实更多地显示出重庆人的无奈,受制于地形,施展不开发展的“拳脚”。

如果从空中俯瞰现有的重庆主城9区,主要区域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的槽谷地带。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越过中梁山与铜锣山,向西出现了西永、大学城片区,向东出现了茶园片区,但城市继续拓展,又得面临缙云山与明月山的阻拦。

重庆原主城发展受到地理条件限制。

是继续囿于地形?还是大胆突围,拓出一片新天地?重庆市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5月9日,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开,重庆市委从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品质四个方面,全面部署推进主城都市区建设。

重庆主城区扩容,构建一个更大的主城都市区,范围包括:原主城9区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12个区即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为主城新区,这一范围还包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三个功能区。

主城都市区面积、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分别达到2.87万平方公里、2027万人和1.8万亿元。

针对主城都市区21个行政单元,根据各自功能定位,尤其是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角度出发,21区又被划分为五个圈层。分别是“两江四岸”核心区城市、中心城区城市、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和桥头堡城市。

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的璧山区拥有宜人的环境。

在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的璧山区,该区发改委主任刘兆奎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璧山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出重庆的第一站,“因此,璧山的角色定位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将着力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区,改革发展试验田,以及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与此同时,五个圈层的其他城市也按照新的重庆都市发展新的方略,正在开启建设发展新征程。事实上,重庆主城扩容,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格局,正是有利于推动与成都相向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

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区(直击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2)

高铁成为连接重庆、成都两大都市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在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看来,重庆主城扩容,实质就是向西发展,“全面对接成都跨越龙泉山的向东发展,形成‘双核一带两线’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双核是重庆、成都,一带是沿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铁、渝蓉高速为走向的主轴发展带,两线分别是川内的绵阳、德阳、眉山一线和沿长江的宜宾、泸州至江津、涪陵、万州一线。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董建国明确表示,加快推动重庆主城区扩大,加快培育形成区域新兴增长极,“有利于充分发挥主城新区承接传递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和引领效应,以点连轴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带动成渝中部区域城市群快速崛起,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这也是未来可以期待的愿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