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日文版4月5日在雅虎报道分析表明,中国不仅在科学论文的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就进入引用指数前1%的论文数量而言,除生命科学和医学外,中国在所有领域都超过了美国引文指数是衡量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程度的指标,用于判断研究的优秀程度,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纳米技术化学方面有什么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纳米技术化学方面有什么用(韩媒从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化学方面有什么用

朝鲜日报日文版4月5日在雅虎报道。分析表明,中国不仅在科学论文的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就进入引用指数前1%的论文数量而言,除生命科学和医学外,中国在所有领域都超过了美国。引文指数是衡量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程度的指标,用于判断研究的优秀程度。

韩国科学、技术和信息研究所(KISTI)于4月4日发表了一份关于全球中美科学和技术竞争势力的报告。这些领域包括:"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电气和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纳米技术"和"临床医学"。

论文的前1%,中国在五个领域是美国的两倍

就科学领域的论文数量而言,中国在五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中国在2017年和2019年的论文数量分别超过了美国和欧盟;在2020年,中国每年发表约66万篇论文,占全球科学文献的21.2%。美国和欧盟的份额分别为15.6%和19.7%。

在同一时期,中国在科学论文的质量上,也开始超过了美国:根据KISTI的数据,在2000-2002年,美国在所有10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压倒性的第一。中国大约是第五名。但是,到了2010-2012年,中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第二或第三位,并已上升到仅次于美国。而在2017-2019年,在10个领域中,有8个领域的论文超过了美国引文指数前1%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2017-2019年中国在引文索引前1%的论文中,在少数领域达到43.41%(物理学和天文学),在许多领域达到71.37%(纳米技术)的份额。

特别是在引用指数前1%的论文数量方面,中国在十个领域中的五个领域达到了美国的两倍以上。这说明不仅仅是排名上的变化,而是差距的大幅度扩大。这些有关领域是化学、电气和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纳米技术。而且,这些领域都与人工智能(AI)、量子和半导体等先进技术有关。KISTI全球研究与发展分析中心负责人Park Jin-seo说:"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中国将在数量上威胁美国'。但是,现在美国在研究产出方面可能会受到威胁"。

中国尚未赶上美国的唯一领域,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科学领域。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份额为22.86%,排名第二;在临床医学领域为11.69%,排名第九。美国在这两个领域都排名第一。

每年投资5800亿美元用于研发

中国的快速进步,得益于国家层面的大规模研发投资以促进科学发展。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智囊团贝尔弗中心,2000年中国的年度研发投资为300亿美元,大约是美国2700亿美元的九分之一。然而,到2020年,它是5800亿美元,几乎接近了美国的6400亿美元。

中国不仅在基础科学方面扩大了投资,而且,还在制造工艺开发等应用领域扩大了投资。去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宣布,中国将重点培育七项核心技术,即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基因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集成电路,以及深海、太空和极地探索。主席还直接提到了发展量子技术的必要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分析说,"美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资,占其研发总额的17%,而中国则专注于开发新产品和工艺"。

人力战术也发挥了作用。根据美国乔治敦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的数据,2000年美国有18289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博士毕业生,中国有9038名。然而,2019年中国博士毕业生人数则为49498人,高于美国的33759人,到2025年,中国博士毕业生人数预计为77179人,几乎是美国39959人的两倍。截至2019年,中国研究人员总数将达到2109459人。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弗中心表示,在量子、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领域,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严重竞争对手,在未来十年,中国将在其仍然落后的几个领域超越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