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专·中技·职高:傻傻分不清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一)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人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其年限从1年至3年不等。

(二)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实施教育的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此外还包括承担实施小学教育任务的其他机构,如招收儿童、少年学员的文艺、体育及特种工艺等机构。

二、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两部分:

一是学历性的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二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

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两年或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或三年,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进入新世纪,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走向一致,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

目前,中职教育包括普通小中专、大中专、3 2大专班、5年一贯制大专班等教育形式。

1、小中专

小中专指的是初中起点3年制中专,实行中专收费标准。面向所有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实行注册入学。

2、大中专

大中专指的是高中起点2年制中专,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学生在中专选择所学专业,毕业后可参加对口升学。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

3、3 2大专班

3 2大专班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经过转段考试,合格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两年制大专毕业证和三年中专毕业证。前3年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分段式教学,后2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

4、五年一贯制大专班

中专与职高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中职中专中技(1)

5年一贯制大专班指的是具有5年制大专班招生资格的院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按照招生计划及分数录取学生后,经过5年系统学习,拿到五年一贯制大专文凭,在校五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一贯制教学。(现在前三年也按照中职实现免费政策)

3+2大专及5年一贯制大专文凭与通过高考录取的高职的大专文凭待遇相同,所不同的是,3+2与5年一贯制录取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而高职录取的是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很多家长让孩子上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上大学,但选择了上中专和职业学校同样具备考大学的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