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独孤岛主

在最近的一档综艺里,80后观众迎来了一位「童年杀」领域的神级人物——57岁的温兆伦。

他在台上一曲《一生何求》,似乎应和着两年前《我们的歌》里谭咏麟与李健合作重唱的版本。在事变时迁的年代,经典流行曲重新登场,总与经历过经典年代的演唱者产生紧密的互文性。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1)

谭咏麟的版本,甚至关联到他1990年代已经进行过的翻唱,成为其自身流行文化身份的另一重意义能指。

而温兆伦的翻唱,则直接将观众带回了这首歌原唱歌手陈百强活跃的上世纪1980年代末,也让观众回想起这首歌作为主题曲而被放进的TVB经典电视剧《义不容情》。

在那部剧中,年方二十四的温兆伦饰演堪称香港电视剧终极反派的丁有康,恶事做尽,表演入木程度,甚至到了连他自己的家人对着屏幕都咽不下饭的程度。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2)

《义不容情》

这只是温兆伦带给华人世界(包括内地、香港或海外华人聚集地)的娱乐形象经典回忆之一。

事实上,目前综艺节目里那些被重新认识的「哥哥」们,很多都担当着一个特定时代的集体回忆的功能,比如「大湾区哥哥」所带来的「古惑仔」记忆。

温兆伦以一人之力,几乎支撑起了观众对其实还不算特别遥远的1990年代的大部分哀乐体验,不能不说与他在那段时间密集的出现与迥异同时代艺人的特质有关。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3)

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的是,温兆伦祖籍是上海闵行,因此他身上极其强烈的「中国认同」绝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这种身份认同由1949年前后的战后香港一路延续至今,是香港市民精神世界里一条重要的脉络。

温兆伦出道的1980年代,正是内地与香港百姓共同经历面向前路的精神共同体建构初级阶段,长相清秀、颇有「乖仔」气质的温兆伦初时在香港电台主持儿童节目,1984年凭借粤语专辑《风雪前尘》出道为歌手,这首歌是当年TVB剧集《林沖》的主题曲,从歌曲内容到剧集定位,都非常符合中华文化的国族想象。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4)

香港粤语流行曲在1970-1990年代得以蓬勃发展,自然有借重日欧曲风的因素,透过《风雪前尘》展现出来的本土创作人结合中国文字美学与流行音乐体裁的创作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温兆伦的歌唱生涯其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他的声音清亮,不带半点锐利,适合演绎憧憬未来的青年心声,落下来时,就变成了经历沧桑后沉郁的人生思索。

因此当他在1991年以《随缘》这样平泊里带出无限怅惘的歌曲代言剧集《灰网》时,顺理成章成为了1990年代TVB一系列深掘人性剧集的最佳视听双料代表。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5)

80-90年代之交,正是华人世界经历一系列全方位阵痛的阶段。

香港无线电视于这一时段密集推出多部以各类行业为外衣、开掘人心深处面对时代变革而产生的急剧裂变的剧集,不仅征服香港观众,甚至在华人世界及全球产生影响。

在1989年的《义不容情》中温兆伦饰演的丁有康,成为那个年代「反派」的代表。

前文所述,温兆伦的长相是温文尔雅的靓仔,在这部剧中,他不仅仅是一个男二号或者反派,无论从戏份或人物刻画的深度,都几乎超越男主演黄日华,成为真正的「一号人物」。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6)

据温兆伦回忆,拍摄此剧时主创为他设计了一个当年比较流行的发型,具体内容是根根竖起的短打造型,充分展现出角色不言自明的倔强与张扬。

剧情发展到后来,丁有康将他身边的至亲好友几乎迫害殆尽,呈现于波澜不惊的面庞上一次次狰狞如刺刀般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

从表演方法上来说,温兆伦并未用情绪绵延的方法派形式来呈现角色,今天看来,他的表演有一些「因地制宜」的急就章。

但正是这种急就章,表现出了人物自身突出的个性,无论作恶时的表现或最后生死一线时急转直下的哀求,都流露出似乎与当时香港电影中的「沸度表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旨趣。

但丁有康作为韦家辉的电视时代塑造的经典「疯癫」形象,受观众认同程度超过了主人公丁有健,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后《大时代》的郑少秋,将这种突破常规的角色认同机制发挥到了极限。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7)

从《义不容情》开始,温兆伦给予公众的电视形象便是综合了可怜、可恨双重感知意识的形象,他饰演的角色在清瘦俊朗的外形之下,藏着多少人性的阴暗面,成为他的电视剧表演最吃劲也最令观众过瘾的面向。

1990年的《我本善良》中,温兆伦饰演的齐浩南处于生父与义父、正与邪夹缝中,最终摆脱困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剧中有大量他与饰演义父齐乔正的曾江的对手戏,步步烘托出角色道德情法天平上的无从抉择。

剧中编排齐浩南驱车撞向生父蒋定邦(罗乐林),其后又有递氧气瓶给对方的戏份,前者冷峻、邪绝,后者则回复良善意态,这两种表现,温兆伦处理得游刃有余且不绝不拖泥带水,呈示出一种成熟的表演态度。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8)

《我本善良》

其后温兆伦还在《灰网》《第三类法庭》中饰演身处道德边缘的角色以及个性封闭的读书宅男马中宝,表现一如既往,妥帖、细腻,与惯常类型剧中的情节剧表演大相径庭。

在温兆伦表演生涯的高峰时期,他如同时代的刘锡明等一样,电视剧产量上先声夺人,角色质量同样深入人心。

仔细探究,他的表演不事张扬,往往一针见血,如同他的歌唱水准与舞台风范,并未达到香港乐坛的顶级水平,但恰到好处契合了歌曲的本义及勾连相关影视剧的意涵呈现。

这内中的精神渊源,恐怕离不开那一时期香港影视剧歌创作中浓厚的承继中国认同的家庭伦理关系呈现及对传统善恶观念的颠覆性探讨。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9)

《第三类法庭》

无论是韦家辉监制的一系列极具主观唯心精神的「癫佬剧」或李兆华、王心慰等姿态相对平和的兼职风格主导下的「温情人性」剧,温兆伦的存在都跳脱了一般意义上的「大男主」,往往以轻姿态烘托角色基于自身具体经验的善恶选择。往往容易被创作者「引导」向反派悬崖的现象,在温兆伦饰演的角色中比较少见。

他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中期演出的一系列港产剧,借助内地电视业开放的东风,密集地进入内地观众视野,同样博得数代人感动的眼泪。

正是同为华人世界价值观念的接受者与反思者双重身份的观众,赋予了温兆伦和他的角色在1990年代的巨大号召力。

温兆伦早期电影大全(华语电视剧历史上)(10)

《灰网》

但温兆伦的演艺巅峰不算长久,从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他开始低调地融入内地影视剧生态,逐渐失却了初时那种不露痕迹的锋芒四射。

这与他本人的表演经验进展关系不是太大,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塑就了他,亦是时代的进步,塑就了如今姿态更为恬淡冲和的不老「哥哥」温兆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帝是公平的,被上帝眷顾的人(无论是真人还是角色),亦从未脱离一个人基本命运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