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儿子是出了名的多,乾隆就有十七个儿子。

立太子这种事情,虽然非常重要,但在皇帝面前,也可大可小。

如果兄弟几个不和睦,争权夺势闹的厉害,那这事儿就很大,能让老皇帝寝食难安。

如果兄弟和睦,互相尊爱,这事儿就好办许多,选能力最强也最能服众的儿子,一般就不会有太多麻烦。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1)

乾隆

但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且最令人惊奇的,是大多都死在他前头。

说句题外话,清朝开国以后,免疫缺陷与天花病毒这两样,可谓让清廷皇室吃尽苦头。

单说乾隆的十七个儿子里面,五子永琪算是活时间长的,可最后也是二十出头就死于顽症,史书上说他是患有“附骨疮”,这病其实并非绝症,但难在根治,乾隆当时最钟爱永琪,因为这第五个儿子不但精通多种语言,还善骑射,可谓能文能武。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2)

爱新觉罗·永琪

(现在来看,五皇子永琪也算一表人才,和乾隆的样貌十分相似。)

其余的几个皇子,甚至还有幼年便因病夭折,比如次子永琏,七岁那年被立为太子,不足三年便因病离世,另外还有三个儿子因太小早逝,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3)

爱新觉罗·永璋

所以从登基那一年开始,直到第三十八年,乾隆为了立储的事情恨不得肝肠寸断。

最后左挑右选,好不容易找出来五个儿子为候选人,从上到下分别为:

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五子永琪——皇七子永琮——皇十五子永琰。

永琏上文已经说过,七岁立为太子,三年不到便夭折,暂且不表。

皇三子永璋没有被立储,原因比较戏剧化,因他在皇太后的葬礼上表现的不够悲痛,乾隆当场勃然大怒,并严加训斥,之后便明确剥夺了他的太子资格。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4)

爱新觉罗·永璋

皇五子永琪,虽然活到了二十多岁,且被乾隆相当看重,甚至可以说,乾隆已经认准了他当接班人,但最后却因为“附骨疮”这种顽症而英年早逝。

皇七子永琮则比较可怜,两岁便因痘症(天花)而夭折。

剩下的皇子除了太过年幼,或者能力不足得不到乾隆看重,还有一个生来就是瘸子的八阿哥永璇,好像唯一能挑起大梁的,就只有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如此看来,似乎是乾隆实在没得选,不得已才选了相比于其他皇子来说,资质略微平庸的永琰。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5)

爱新觉罗·永琰

但古代立太子事关国家社稷,以乾隆在位数十年的格局与眼光来看,他断然不会轻易选一个能力不强的儿子接过大权,背后势必有着非常关键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有三点:

第一,永琰的个人能力,曾在少年时得到过乾隆认可。

《十二朝东华录·嘉庆朝》中所记,说他:“英词炳蔚,援笔立就,动成典则”,大意就是说永琰文采斐然,稍稍年长后,通读史书,便能“上下三千年,治迹目了然”。

这两句话字数虽不多,却是对于一个皇子很高的评价,起码能从侧面了解到,永琰实际上很认学,他并没有像某些皇子荒废自己的生命整天享乐,而是从少年时期就开始用心求学。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6)

幼年永琰

第二,最关键的一点,嘉庆相比较其他兄弟来说,身体非常健康。

虽然这话提起来有些别扭,但不得不承认,乾隆的十七个儿子,除去活到二十岁的,幼年便夭折的不在少数,而有幸活到二十岁的,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或是顽疾,或是意外,也英年早逝。

唯独嘉庆,一没有病症缠身,二没有遇到意外,可谓是一路健康成长,最终顺利接过大权,登临帝位。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7)

成年永琰

第三,最后选立太子的时候,其实永琰还有一个竞争对手:皇十七子——永璘。

但那一年的永璘只有八岁,年纪实在太小,已过六十岁的乾隆就算有心,客观条件下, 也不会允许立永璘为太子。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8)

爱新觉罗·永璘

(成年永璘)

之后永琰的名字,便被乾隆写在密诏之中,

于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

次年,乾隆于正月初一举行禅让大典,授传国玉玺,永琰即帝位,年号嘉庆。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9)

嘉庆皇帝

但当时老皇帝乾隆并未仙逝,此后四年间始终垂帘听政,直到嘉庆四年的正月,乾隆驾崩,嘉庆皇帝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揽大权。

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乾隆有十七个儿子)(10)

嘉庆皇帝

然而那时的清朝内部,早已被贪污腐败所侵蚀,即使嘉庆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却也是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基业愈发摇摇欲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