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台儿庄大捷”你一定不会陌生,但同“台儿庄大捷”一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上高会战”你一定会感到陌生。“上高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

1941年年初,中国派遣队为加强华北治安战,决定将驻江西安义地区的第33师团调往华北,并利用调动之前对驻上高地区的第9战区第29集团军发动一次进攻,以巩固华中战略要地南昌外围。

台儿庄战役三大战役(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1)

1941年3月15日凌晨战役打响。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当面中国第70军发起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沿潦河盆地向西突进,当日中午占领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并继续向西追击。

3月17日晚,中国守军主动放弃高安。18日,第34师团突过高安,占领龙团圩。以上三路日军在开始进攻后的两三天内进展顺利,更增加了骄傲情绪。

三天以后战场形势逐渐发生变化。日军的企图是以三路作向心突击,即三路均以上高为目标,将两翼钳形内的中国军队(第70军、第74军和第19集团军司令部)都压缩至上高附近,合围而歼灭之。

按照这一企图,北路第33师团应压迫中国第70军向南退却,但第70军且战且向西北退去,1941年3月17日退至上富、甘坊、苦竹坳之间山地。第33师团跟踪追击,反而遭到中国第70军、第72军围攻。激战两日,第33师团受到重大伤亡,突围而出,于19日返回奉新,日本军部认为配合第34师团作战的任务已经完成,遂转入休整,准备调往华北。

台儿庄战役三大战役(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2)

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团留下1个步兵大队(102大队坂本俊马中佐,称"赣江支队")占领曲江、泉港,掩护左翼;主力3个大队继续向西突进,1941年3月20日占领灰埠,然后北渡锦江,与第34师团会合,以加强上高正面的突击力量。

3月22日至24日,日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上高以东第74军阵地发动猛攻。国军奋勇抗击,主阵地失而复得3次,为实施两翼对日军包围争取了时间。国军第70军、第72军和第49军适时赶到主战场,由南北两面包围日军,形成了南北5公里、东西25公里的包围圈。

在此情况下,日军第34师团长大贺茂中将一面向汉口日军第22军司令部急电求援,一面命令所部突围撤退。第22军司令部急令第33师团驰援解围,并同第20混成旅团掩护第34师团撤退。25日,退至奉新之北路日军第33师团一部向官桥街、棠浦急进,被围第34师团亦向东方向突围,两路日军得以会合。

台儿庄战役三大战役(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3)

3月25日,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奉新、上高方向进犯,国军第70军在奉新城东西设防,凭借潦河两侧高地抵抗,在日军飞机和炮兵的猛烈轰击下,被迫撤守奉新。日军攻陷奉新后,强渡锦江,续向上高进击。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团,由赣江北岸发起攻击,于夜间两次强渡锦江,遂由独城以北地区沿锦江南岸西犯,受到守军第70军第207师和第74军第52师的阻击重创。

3月26日,中路日军第34师团沿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进犯,企图协同北、南两路击破守军第70军,再以3路围攻第74军。第70军第207师在日军强烈攻势面前丢城弃地,仓皇突围。

3月27日,日军向奉新、南昌方面突围、狼狈溃逃。第49军、第70军分两路对日军实施侧后追击,予以重创。

3月28日,国军主力进攻官桥街,与日军激战至下午,将日守军600余人全部歼灭,并毙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收复官桥街,截断了日军东逃归路。

4月2日,日军以25架飞机掩护突围,向斜桥方面逃窜。国军乘胜追击,收复了沿途城镇。2日,国军克复子西山、万寿宫、奉新等地,8日和9日又克安义外围的长埠、宋埠、平洲、弓尖各要点。日军受到重大伤亡后撤回原驻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台儿庄战役三大战役(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4)

这一战,日军共投入兵力6.5万余人,中国军队拥有兵力达20万之众。日军伤亡25792人,我军伤亡20533人。是在中国抗战史上取得了继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伟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三大战役(台儿庄大捷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5)

上高战役兵力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