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细节是一种微型教学事件,是蕴含着教学契机、教学策略、教学规律和教育意义的微型教学行为。教学细节虽小,但由于教师和学生都“在场”,而且在教学过程之中被持续性的反复强化。因此,对教学细节的忽略和对教学细节的研究也就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分水岭。

渭南市初级中学任老师(渭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任长安)(1)

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渭南市实验初中思政课教师任长安

用好课前三分钟

你会常见这样现象:预备铃响了,学生进进出出上厕所,教室乱哄哄的,老师带着教学用具急匆匆的走到教室门前,“叮铃铃”正式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学生忙着看课表或者看看那位老师来上课,手忙脚乱的准备这节课的教学用品,还有个别学生不自觉的乱说乱动,教师怒气上脸,严肃地说:“快点,静下来,开始上课了。”一分钟或者两三分钟就这样过去了,有时还影响正式上课的状态。

我们把预备铃响到老师正式上课这段时间,称为课前三分钟或者叫教学准备,有时候可能不到三分钟,有时候可能三分钟多一点。这段时间可以干什么呢?我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倡导“时事点评”:一分钟简述事件,一分钟联系教材,一分钟谈行为启迪,每节课一个学生上台,每学期评出的“最佳时事评论员”有神秘礼物赠送。有语文老师提出课前《日有所诵》小诗一首,积少成多,从三分钟到三十分钟,三百分钟,一个学期有一百首小诗的积累。有位班主任老师,发起课前《格言小故事》分享,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有上台的机会,增长了见识,锻炼的表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班级凝聚力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有位数学老师更简洁,课前喊口号“数学数学我爱你,课本学案作业笔,四样东西已备齐,看看作业与批语”,引导准备好学习用品,回顾上节学习的得与失,快速做好学习准备。

做好课前三分钟准备,可以培养一种凡事力求积极认真的状态,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契机。做好课前三分钟准备,可以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实现学科学习方式的转换。做好课前三分钟准备,可以实现小知识的积累,积少成多丰富自己的学科体验。做好课前三分钟准备,学生处于有序的组织状态,可以减少因追逐打闹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课前三分钟准备,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于润物无声中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课前三分钟展示,实质体现的是尊重生命、尊重学习主体和正面引导的教育原则。

记住学生的名字

“第三排中间那位那同学,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叫不出学生的名字,这是不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一个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和纪律最差的学生的名字容易被记住,大多数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了。随着教书时间长了,教过的学生多了,过去教过的学生记不住名字了,现在正在教的学生也记不住名字了。学生毕业了,记不住教过自己的老师名字,有时候连现在正在教自己的老师名字,也不知道。有学生私下说,老师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说话时眉宇间充满失落的神情。有老师说,我给这个班带课三年了,学生竟然不知道我的名字。记不住名字,看是个与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细节问题,许多时候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影响我们对彼此的信任和亲近。

教学的本质是生命对话的智慧,唤醒人内心潜伏的善良,唤醒人前进的梦想和力量。一个人的姓名被轻轻的唤起,而且是被自己亲爱的老师唤起,对学生而言是最重要、最甜蜜的声音。心理学说,被人关注,而且记住名字,一个人的内心会产生喜悦和满足感。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因为记住学生的名字,教学变得更有温度,体现着老师的内心对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的尊重。记住学生的名字和名字背后的故事,体现着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坚守,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碰撞的真诚和思想交融的厚重,也让教师平凡的教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做好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必修课,这体现着唤醒生命、坚守公平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如何记住学生的名字呢?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走进教育教学的真实世界,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办法。姓名联想记忆、外貌特征记忆、交流谈心记忆、座次对照记忆、作业反馈批语记忆,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当然,也要引导学生记住老师的名字,因为老师也需要尊重和认可的回应。

学会相互倾听

一次评课会上,有老师指出:小组交流时,一位同学发言,其他人或心不在焉或争着抢着说话,包括老师听学生发言只停留在学生的观点是否符合自己的预设和需要,没有真正体味学生发言的积极意义。师生间相互倾听、生生间相互倾听,才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产生对话的情感共鸣和思维方式的共振。这是个教学小细节,也是个教学大问题。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对话的基础是相互倾听。教学交流追求的不仅仅是发言的热闹,而是相互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倾听意味着尊重,需要主动而积极的态度。倾听意味着理解,需要悉心寻找对方观点合理的成分。倾听意味着碰撞,需要分析和质疑对方陈述的逻辑。倾听意味着升华,需要简明扼要回应对方的观点。相互倾听,不但可以学习对方的观点,寻找双方的共识,改正自己的不足,也会培养自己敏锐的洞悉力;不仅仅会走近理解对方的内心,也会唤醒自己的灵感,听到自己内心觉悟的声音。倾听实质是一种思维的厚重,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观点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倾听,是现代教学从依赖文本的解读到关注人的真实反应的人本回归,体现着理解生命、关注思维和关注表达的人本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一是教师示范。当学生发言时,老师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目光凝视对方,梳理学生观点的合理成分。二是强化训练。倾听对方的观点,回应对方的关切,不插话、不抢话、不嘲笑。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和礼仪。三是持续激励。对于学生的倾听训练,要有计划并持之以恒,这不仅仅是培养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使生命意识在相互倾听中不断觉醒。

在这些教学细节中,我们提到了三个关键词“生命对话、爱心、尊重”。教学的本质是生命对话的智慧,我们做老师的不仅仅代表自己,也引领着学生与往圣先贤对话。教育之爱不仅仅是亲情挚爱,更重要是一种对生命趋向美好的尊重。比课堂特色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比学校品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幸福和尊严。没有人能阻止自己爱自己,而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探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并快乐的走在幸福大道上。叶澜教授说过,享受双重生命成长是教师职业的独特幸福。祝福每位老师,把自己的教学细节和生命历程,写成世上最美最动人的诗。


编辑:关中小伙

渭南市初级中学任老师(渭南市实验初级中学任长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