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咋会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和皮匠啥关系?

三个臭皮匠能干过诸葛亮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一句最让人费解的话了。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的著名军事家,是治国理政、行军打仗的好手,和钉孔拉线的皮匠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是,如今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却成为一句常用的熟语,已经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

那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讲力量的吗?三个人的力量显然比一个人大,但是,显然这并非题中之义。这么浅显的道理,用一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形象表达了。

是讲智谋吗?显然,这才是这句俗语的要义。可是三个臭皮匠,他们可能连行军打仗都没有见过,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

要知道诸葛亮是打仗的行家里手,跟一群皮匠讲军事,这是哪门对哪门啊?

三个臭皮匠能干过诸葛亮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

诸葛亮智慧过人,初出茅庐,就遭遇刘备溃败,被迫撤出樊成,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杀得灰头土脸、丢盔卸甲,一路败走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地区)。

为了扭转败局,诸葛亮自告奋勇,前往东吴的柴桑(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作说客,缔结了孙刘联盟之好,这才给刘备以喘息之机。

最终,孙刘联军在赤壁火烧曹军,曹操这才引军北还。曹操北归之机,诸葛亮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四郡,整天打游击的刘备才有了自己一方稳定的根据地。

孙刘联军在赤壁挫败曹操,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非——一战奠定了魏蜀吴的三足鼎立之势。

三个臭皮匠能干过诸葛亮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

人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多是来自罗贯中著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更是被神化了:比如江东之行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的情节安排,都令人过目难忘。

如此智慧与胆识,是普通匠人所无法比肩的。如果要说群体的智慧,可也得和战争沾边啊,和战争没怎么沾边的三个臭皮匠,怎么能够比得上诸葛亮呢?

其实,这句俗语中的皮匠,是在语言流传过程中被人误读的。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三个臭皮匠能干过诸葛亮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4)

裨将一词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兵书《尉缭子·兵教上》:“自什以上,至于裨将,有不若法者,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什长以上直到裨将,有不按教令行动的,那么负责教练的各 级官吏,应和犯法的人同罪。”

:副的;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将领,带兵的人。裨将,就是领兵副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的原话,应该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 。意是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能干过诸葛亮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5)

所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现在即指人多智广。面对困难与困局,束手无策时,千万不要一个人硬撑,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总能找到好办法来解决的。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