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范冠华

“咚咚咚锵,咚咚咚锵……”浑厚的重鼓声越来越近,身着盛装的高跷队打头阵,踩着乐点迈着大步走来,个个精神抖擞。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秧歌、高跷表演,画风时而惊险紧张、时而欢乐诙谐,将内黄优秀的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锣鼓声一响,队伍一走出来,节日气氛一下就出来了,感觉很热闹!”前来观看表演的市民陈林说到。

社火闹元宵非遗(民间社火闹元宵)(1)

民俗社火续年味儿

秧歌扭起来、狮子舞起来、社火闹起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城区内一片喜庆。欢腾的舞狮队、热情的秧歌团、激昂的太平鼓……在活动现场,来自内黄有关乡镇的5支社火队伍从三八岗出发沿着枣乡大道为内黄民众进行了巡游表演,用饱满的热情和优美的舞姿,为在场及在线观看的群众呈上一场“文化盛宴”。浓浓的年味,闻声而来的群众越聚越多,他们同穿红戴绿、满面油彩的社火演员们一起欢乐“闹”元宵。

“小年有社火才有年味儿嘛!社火是属于我们内黄人的民间浪漫,社火跳出了人民生活的喜悦,太平鼓打出了太平盛世!”内黄梁庄镇的村民刘文东兴奋地说,要拍下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社火闹元宵非遗(民间社火闹元宵)(2)

内黄县文广体旅局局长武文立介绍道,社火起源于商周时期宫廷驱疫辟邪的祭祀仪式,后由宫廷传入民间,成为流行于中国民间的民俗娱乐活动。秧歌社火在内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民俗内容,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区域遍布城乡,多用来庆佳节、庆丰收。在发展过程中,内黄秧歌社火相互融合又逐渐吸收了农歌、民间武术、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杂技等技艺与形式,逐渐演化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火闹元宵非遗(民间社火闹元宵)(3)

社火表演梁庄镇队的负责人闫杰说:“耍起社火闹元宵,不出正月都是年!大家在这样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之中也续上了兔年新春佳节的年味儿。”

内黄县文化馆馆长王勤玲说:“此次社火表演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进而为内黄县域的非遗文化传承作出更多贡献。”

非遗展演闹元宵

锣鼓喧天庆盛世,非遗表演闹元宵。2月3日,在内黄二帝陵景区举行民俗文化闹元宵活动。在活动现场,各类特色文艺节目和非遗项目展演,营造出欢快热闹的节庆氛围,让市民获得了美妙的文艺欣赏体验。文艺表演中,开场的钟鼓祈福活动动人而精彩。

社火闹元宵非遗(民间社火闹元宵)(4)

钟鼓祈福活动表演上,祈福者随鼓声喊出祈福祝愿词:一擂战鼓祈福国家昌盛、二擂战鼓祈福内黄腾飞、三擂战鼓祈福家庭和美......“昨日美景良宵,今日花好月圆,愿大家2023年共同阔步向前。”台上的朋友们纷纷给现场观众送上了真挚的新春祝福。

在非遗展演区,灯笼画、泥塑、剪纸等独具内黄特色的非遗项目表演,使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欢呼称赞声络绎不绝,为人们的新春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新编快板段子《坐着高铁游内黄》,语言通俗易懂、表演氛围愉悦活泼,通过简单朴实的生活化语言表达,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内黄县近十年发展的巨大变化。

社火闹元宵非遗(民间社火闹元宵)(5)

内黄县县委宣传部文艺文化科科长陈刘峰说:“今天,内黄县各地处处洋溢着喜庆元宵佳节的浓厚氛围,内黄县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们以歌舞、民俗等表演为媒,表达着对节日和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展望未来,新目标、新阶段的脚步必将如这元宵佳节般绚烂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