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有着 “千年茶农”之称,他们是最早开始种茶、制茶的民族之一他们居住的地方形成了许多茶山和茶园。至今,在布朗族主要聚居的布朗山、景迈山等地,布朗族仍然经营管理着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园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1)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2)

相传,帕岩(ai)冷率布朗族迁徙至景迈山时,整个族群都陷入了疾病的折磨,这一次,同样是茶叶救了他们,而布朗族也由此发现了茶叶的独特价值。从此帕岩冷便率族人在景迈山种茶,临终前,他嘱咐部落族人“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在布朗族的《祖先歌》中也有这样的唱段:“帕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帕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生存的拐棍”。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3)

布朗茶祖——帕岩冷

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东南部,景迈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布朗山和景迈山至今保留有万亩古茶园及古茶树,景观颇为壮观。与一般茶园不同的是,古茶园的茶树在原始天然林下种植。因此,古茶园的茶树,大部分树冠挺拔,枝叶茂密,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而在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在景迈山,茶树上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具有神奇药用价值的寄生物 “螃蟹脚”。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4)

寄生“螃蟹脚”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5)

布朗族古茶园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生态复合结构,与布朗族传承的古老种茶方式和观念有关。布朗族认为,原始森林多树种、多物种,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不需要使用农药杀虫;利用森林中的落叶作为肥料,因此,不需要使用化肥或农家肥。所以在这种环境中生产的茶叶,耐泡,回甘久,无污染。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6)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7)

在这些古茶林边,便是布朗族聚集而居的村寨。村寨依山就势,一般建在顺山的缓坡地带,四周绿树成荫,一条由下至上的上山主道贯穿全寨,村寨仍保留有布朗族古村落建筑格局。村寨中布朗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宗教祭祀等民族风情。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8)

茶对布朗族的意义(布朗族茶事文化)(9)

布朗人建造了古茶园,而古茶园又给了布朗族生活和生存的来源。布朗族人以茶为生,与茶相伴,展现的是一幅布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