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是戏迷,很小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去戏院子看戏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见字如面我为剧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见字如面我为剧狂(青未了我为戏狂)

见字如面我为剧狂

父母亲是戏迷,很小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去戏院子看戏。

最初看川戏,是《打金枝》《三祭江》《柜中缘》……那时年幼,听不懂唱腔看不明白戏文,只觉得打打杀杀的武戏特别有趣,看台上花团锦绣刀劈茅飞好不热闹。印象最深的,是川剧折子戏《水漫金山》里的白娘子钻火圈。当一身素裹的白娘子向着熊熊燃烧的火圈飞身一跃时,年幼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为善良美丽的白娘子惊出一声冷汗。

一天,邻居家的小姐姐变成了舞台上的白娘子。

小姐姐是学校业务体操队队员,相貌甜美,被来学校挑小演员的县川剧团领导一眼相中。因为小姐姐有体操功底,很快就挑起了《水漫金山》里白娘子的大梁。印象中小姐姐的舞台形象就白娘子一个,唱词也只两个字:白娘子被天兵天将高高举起抬下台,回头凄凄楚楚高声长呼:小——青。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小姐姐的仰慕之情,每次去她家,都要久久盯住墙上挂着的小姐姐扮演白娘子的剧照羡慕不已,心里幻想着自己亦满脸油彩、凤冠霞佩、裙移衩颤的舞台扮相。

有一年回老家,在后台看了一出戏。

三姑家五表哥长相俊美,在老家大足县川剧团唱小生。那晚表哥把我们几个表兄妹带到后台,得意洋洋地说:戏里有两个公子,一俊一丑,我演俊公子。

那是第一部让我记住了故事情节的戏。

一官宦人家有两女,大女儿丑小女儿美,大女儿是大娘所生小女儿是姨娘所养。表哥扮演的俊公子和美小姐订了亲,另一个有权有势容貌丑陋的富公子却也相中了美小姐,而丑小姐不可思议地看上了俊公子。大娘设计想让自己丑陋的女儿嫁给俊俏公子,结果却阴差阳错。结局是皆大欢喜,美公子娶了美小姐,丑小姐嫁了丑公子。多年以后,才知道这部戏叫《凤还巢》。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戏,是越剧《红楼梦》。那时少不更事,陪妈妈在座无虚席的影院里,看见妈妈和周围的人哭声一片,自己的眼泪也不知所云跟着流下来。第二天又和妈妈去看,略为看懂了宝哥哥和林妹妹的爱情悲剧。从此,王文娟饰演的林妹妹在听见宝哥哥要娶宝姐姐时,那孤苦单薄的身子在小桥上摇摇摇欲坠,那长长的水袖无力飘落在桥廊的情景就隽刻在心底,成了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记。

后来家里有了唱机,买了黄梅戏《女附马》的全本唱片。每天严凤英在唱机里唱,我和妹妹就跟着哼,哼着哼着整部戏文竟能全部唱完。这下,我们姐俩终于能从后台走上前台了。爬上父母的大床,放下蚊帐,头上插朵塑料花,长长的枕巾圈在手上挥舞成袖。妹妹在旁挽起蚊帐,我扮装的冯素珍小姐就一步三摇轻移莲步闪亮登场了。妹妹急急勾上蚊帐跳到床中央就成了活泼可爱的小丫鬟春兰,蚊帐一放一勾,妹妹和我突儿是情深义重的冯小姐,突儿是憨厚老实的李郎,突儿扮糊涂的刘大人,突儿变娇俏的公主……生旦净末丑全部包揽。一部《女附马》一句不落一丝不苟从头至尾演完。面对空荡的舞台、无人鼓掌的寂静,小姐妹俩却唱得认真而投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呀好新鲜呀……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不知从何时,邻居小姐姐和老家五表哥都不唱戏了。各地剧团或倒闭或改行,小姐姐所属剧团改成了旅馆和批发市场。小姐姐下海经商,发家致富,开上了红色跑车。老家五表哥也远到上海学得理发的精湛手艺,回老家开了一家上海发廊,后日益扩大,成了远近闻名带头奔小康的人。为追求爱情勇敢跳跃火圈的白娘子和终于抱得美人归的俊公子穆居易犹如静止的历史,定格成了小姐姐和五表哥墙上的剧照。

父母终日为生活奔波,不带我看戏也没地方看戏了,但我对戏曲的喜爱却已根深蒂固深入骨髓。除了唱机反复听《女附马》,偶尔也可从收音机里听到一段戏文。一部川剧《御河桥》就是一日午后捧着收音机听完的,那个下午的幸福时光至今记忆犹新。

再听戏看戏已是工作以后了。近年来拯救国粹的呼声越来越高,戏曲之花突如一夜春风来开遍全国。但最让我高兴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开设的11频道——《戏曲频道》了。

幼时爱看的武戏现在反而不爱看了。继川戏、黄梅戏、豫剧后,又迷上了京戏和越剧,犹喜程砚秋先生的程派和尹桂芳先生的尹派。

偶然在11频道一次戏剧晚会上听到一段《春秋亭》,从此,程派那忽而高如鹤唳、哀厉凄绝;忽而细如游丝,幽怨呜咽;忽而悬崖急湍;忽而徐折经回的唱腔就成了最爱。《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蔡文姬》等程派名剧百听不厌。近年对越剧亦是喜爱有加,袁派(袁雪芬)、尹派(尹桂芳)、范派(范瑞娟)、傅派(傅全香)、徐派(徐玉兰)、戚派(戚雅仙)都爱听。但最欢喜还是尹桂芳先生及她的优秀传人王君安、茅威涛、赵志刚、萧雅等扮装的一个个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形象。《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玉蜻蜓》、《何文秀》等经典剧目是永远锁定的节目。每每看见一身锦衣春风得意的何文秀迈着轻盈的步伐行过三里桃花渡,走过六里杏花村《桑园访妻》时,开场一句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的“走——呀”刚出,我的眼泪立马涌入眼眶。

人们常说,看戏文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看《状元媒》为杨六郎和柴郡主有情人终成眷属欢笑;看《窦娥冤》替窦娥感天动地,六月飞雪的冤情落泪;看《赤桑镇》为黑脸老包的大义灭亲击掌;看《玉堂春》为苏三曲折的人生叹息……或喜或悲或叹或愤,身心俱沉浸于戏文中。犹其是看《武家坡》,总替王三姐愤愤不平。三姐为薛平贵放弃了相府千金的荣华富贵,独守寒窑一十八载,吃罪熬苦。薛平贵却在西凉国当附马,搂着代战公主风流快活,享尽奢侈荣华。最最可恨的是,薛平贵回到武家坡还要对三姐百般挑逗千般试探。可叹编剧一定要把王宝钏刻画成经得起贫穷苦难打击,情、色、财、权挑逗,坚贞不屈的“革命同志”,最后还让薛平贵心安理得左搂宝钏右抱代战享尽皇帝老儿的福,活活羞死嫌贫爱富的王相爷。

每次看《武家坡》,我就幻想篡改戏文,让三姐不理睬那个没良心没责任感回来还理直气壮牛皮哄哄的薛花郎。你做你的皇帝梦,我当我的采桑娘。最好还设计三姐短袖一拂,昂首绝然离去,丢下薛平贵傻呆的场景那才叫个痛快呢!

现在,退休在家的父母又常看戏了。每周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是他们必然守候的节目。一日,年近七十的老父亲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四川台举办川剧打擂赛,我一定报名,我的川剧可是唱得字正腔圆哦。”说完忙清清嗓子。老妈抬头望望天花板,说道:“幸好现在楼顶是预制板,要是瓦房呀,一定早戳穿了,我们全家就可终见天日了!

“哈哈哈……”全家笑翻。

壹点号青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