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婚姻,从古到今讲究门当户对。

许多人打着人人平等、婚姻自由的幌子,对此嗤之以鼻,但是门第之差太过悬殊的婚姻,又有几对是幸福美满的。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和金燕西抛开门第之见,自由恋爱结婚,但冷清秋总以齐大非偶自卑,落得一个此生不复相见的悲惨结局。反观金家大少奶奶吴佩芳与大少爷金凤举虽然也是打打闹闹,但是她却活得硬气,真正地活出了豪门儿媳妇的本色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1)

金凤举从骨子里也是一个豪门阔少,浪荡公子,喜好美色,看到吴佩芳的丫头小怜漂亮、灵动,说话落落大方,看得心痒,一逮住机会就想要亲近小怜,撩拨小怜,想娶为姨太太。

吴佩芳对丈夫的心思摸得很透彻,她就不动声色地下工夫,断了丈夫的心思,这样即免去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矛盾,又免了一场风波

她发现燕西对小怜很好,就想着祸水东引,把小怜弄去侍候燕西,没想到燕西并无此心意,其实他是知道大哥对小怜有意,坚决不收,佩芳只能想办法装作不经意地阻止小怜侍候凤举。

凤举叫小怜给他挂衣服,佩芳低着头绣花说道:

衣裳架子就在屋里,你自己顺手挂着就得了,这还要叫人,有叫人的工夫,自己不办得了吗?小怜不是七八岁了,你也该回避回避,有些不用叫她做的事,就不要叫她。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2)

吴佩芳这一番话,好像并不针对什么,只是就事论事,纯粹聊天,实际上暗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自己顺手的事情还叫人来,自己干就行了,二是小怜大了,你不要老让她侍候你,意思就是你不要打她主意

佩芳虽然尽力阻止凤举亲近小怜,但是哪能时时看着他,管得了人,也管不了心。就像她出去打牌的工夫,凤举就偷偷从外面溜回来,挑逗绣花的小怜,说什么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然后把他自己和佩芳比做一对花,探一探小怜的心思。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3)

佩芳知道,只有把小怜嫁出去,才算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小怜从小侍候自己,既认字能读书写信,又会刺绣做家务,长得也漂亮,随随便便嫁一个金家做事的男子,又委屈了她。找一个外面做生意的人,虽然终身有靠,但是那种人又太俗,连穿衣吃饭的常识也没有,也很委屈小怜,最好是找一个穷秀才,贴补他一些钱再把小怜许配给他,可是这样的穷秀才上哪找。

吴佩芳从嫁小怜的心思,就可以看出她的修养极好,知道丈夫对小怜有心思,并不怪罪于她,反而替她着想,非常大度,人品又好,不愧是金家大少奶奶

后来,她知道梅丽想要带着小怜出去参加夏家婚礼,真是合了她的心意,立即举双手赞同,这样小怜就有了出去交际的机会,有了认识男士的机会,于是主动给她剪头发,又是主动给她新衣服穿,让她好好地出风头,好有结识男士的机会。

佩芳的心思没有白花,漂亮又优雅的小怜在夏家婚礼上,一下子吸引了柳春江,算是间接成了小怜和柳春江的月老。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4)

后来,柳春江下贴子请小怜出去,佩芳又是极力赞成,让她再次出去应酬,正是这样一次一次地见面,让小怜与柳春江互明了心意,也促成了他们的婚事。

在小怜这件事情上,吴佩芳做得堪称典范,不动声色地隔离了凤举和小怜,又成功把小怜嫁了一个好人家,真是一举两得,既展现了她的智慧和手腕,又展现了她的气度和人品,不愧是大家闺秀。另一方面,既保全了丈夫的脸面和自己的难堪,也把这件风流艳事摁在了金家门内,保全了金家的体面

吴佩芳能看住金家门内的事,看不住金家门外的事。

凤举在逛胡同时看中了晚香,就在外面置房子,把晚香纳为小妾,在外面过起了小日子。

佩芳从燕西口里知道晚香的存在后,并没有大吵大闹,也不像一般妇人那样,打上门去,来一个下马威,而是端着豪门少奶奶的体面,心里醋得要死,也不和一个妓女论长短,免得跌了自己高门贵妇的体面,因为她很清楚,自己才是正室少奶奶,晚香再得宠,也不过是一个姨太太,和自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何况凤举并没有让晚香过了明路,她还是一个见不得光的姨太太,至多也就是一个玩意。

晚香的存在并不会让佩芳伤心,但是该表明的态度还是要表明,该强硬的时候还是要强硬,这是一个妻子的尊严和人格

佩芳就把这件事情闹到金太太面前,当面与凤举办交涉,明确表示不能把自己扔在金家不管不问,她很硬气地说:

凭着母亲的面,我们一块儿上医院去,把肚子里的东西打下来,然后我们无挂无碍地办交涉。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5)

吴佩芳这件事情闹得有理有据,又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不行就离婚,真是干脆利索,让金凤举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只能败下阵来,此后吴佩芳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让他出门他就不敢出门,还得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这件事情,吴佩芳虽然闹得决绝,但也只是忽雷大雨点小。

她口里说得再婚姻自由,再人人平等,那也是民国时代,三妻四妾也是常态,她还不至于为了一个晚香真的去离婚。

她只不过是表明自己的强硬态度,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让凤举为所欲为而已,而且她是在金太太面前闹着要离婚,金太太怎么可能让她们真的去离婚,金家的面子还要不要了。再说了她还怀着孩子,作为金总理的儿媳妇,怎么可能打了胎去离婚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婆婆、两个妯娌一劝,也就顺坡下驴,打牌去了,这件事情就算完结了。

真是闹得面子里子都有了,又顺便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从此这个事情翻片,凤举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往外跑了,佩芳的目的也达到了。

同是金家的儿媳妇, 同是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冷清秋就不敢硬气地说离婚,同是对着金太太,冷清秋说:

请你先放我回家去住几天,把我自己的衣服清理出来,把金府的衣服再脱下。从此以后,他不能说我从头到脚,没有一样姓冷了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6)

同样的处境,冷清秋就不敢像吴佩芳那样硬气地说离婚,而是说得粘粘糊糊的,一会回家住几天,一会不穿金家的衣服,一会又穿着自己的衣服搬到二楼,像个隐士似地过清苦生活,很有点掩耳盗铃的意味,难怪被金燕西随意地侮辱,后来金太太也看不上她,冷清秋看似很清高,实则把自己弄得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似的,可怜兮兮,最后更是像做贼似的,趁着金家失火一走了之。

吴佩芳相比冷清秋,活得是既硬气,又自在,完全不畏首畏尾,坦坦荡荡。

在经济方面,吴佩芳也活得很滋润,她有着不少私房钱,不是一万两万,而是悄无声息地攒了好几万,还让弟弟拿出去放外债,只不过不小心放给了闹亏空的凤举,让吴佩芳吓得赶紧让弟弟把钱要了回来。

金总理去世后,凤举也懂了一些人情事故,也不再出去胡闹,安安心心过日子,吴佩芳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夫妻两个齐心合力地生活。

吴佩芳,这个金家的大少奶奶,真正活出了阔门媳妇的本色,处事大方得体,知道如何维护金家的体面,对于丈夫的花心行为,也知道如何断了丈夫的念想,又保全自己的体面,在危及到自己的地位时,一点也不唯唯诺诺,而是硬气地表明态度,维护自己的地位,真正难得

金粉世家大少奶奶佩芳(金粉世家大少奶奶吴佩芳才真正活出了豪门媳妇的本色)(7)

吴佩芳能在金家过得这么舒服又硬气,不外乎她有一个给力的娘家。金凤举就曾说:知道你父亲是一位科甲出身的人品,很有学问,我们配不上。

可见,吴家比起金家,并不差,吴金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吴家才培养出吴佩芳这样兼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大家闺秀,吴佩芳才能在金家过得游刃有余,活出一个真正的豪门媳妇

说明

本文写的是《金粉世家》小说原著,可能会与电视剧稍有不同,图片来源电视剧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