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祠堂几进最高级(潮汕祠堂堂号竟然是怎么来的)(1)

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的出身来历、区分族属支派、延续一种宗族思想及行为规范、鞭策后人奋进向上的标记称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姓各有祠,祠各有堂号。在我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姓氏都有自己的专用堂号,它多用于纪念、宣扬本族先贤名人事迹,起到了教化启众传承的意义。

潮汕人素来重视敬祭祖宗,清光绪甲申修编《潮阳县志·风俗》中记:“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笃族谊。”“望族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民国期间,潮阳(含潮南)仅民间建祠达两千多座。城乡祠堂密布,潮阳县城有110座,普宁仅大长陇一乡便有55座。这些祠堂可分家庙(惟大夫以上可建)、宗祠(村中一族或多村同族共祀之祠)、祖祠(小宗之祠,俗称房祠)、私祠(家祠)、外祖祠、婆祠、书房祠(兼作私塾用)、多姓合祠。这些祠堂大都郑重其事立堂号,潮阳祠堂堂号有的还请状元、进士及名人题写,如关埠黄武贤提督府的“光耀堂”三字原为清末戊戍科状元夏同和所书,后佚,现匾是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所书。

祠堂堂号由来
其一是缅怀纪念先祖的。如永思堂、思永堂,是永远思念缅怀先祖的,其它如孝思堂、永奉堂、时思堂、世思堂,肇(开始)艢(祭祀)堂、艢祀堂等等皆然。其二是缅怀显赫宗功的。如岐北洪氏祖祠三瑞堂,便是奉祀唐朝一世祖工部尚书大丁、二世祖奉政大夫致政、三世祖奉宪大夫奋虬等三位人瑞祖先的。铜钵盂郭氏祖祠大夫堂,是奉祀一世祖南宋广西路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郭浩的。和平六联马氏家庙思成堂,供奉自一世祖银青大夫、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廷鸾公始历代祖先的。关埠黄武贤提督府光耀堂是奉祀云南提督黄武贤的。峡山泗水周氏大宗祠申锡堂是表明(申)是因周光镐已晋通议大夫因子贵封赠赐(锡)其父孚先与祖瑪为中大夫的,祠其额为“诰封三代家庙”。而峡山周光镐纪念祠缵绪堂,则是奉祀继承发扬明大理寺卿周光镐业绩的。其三是以先祖创业肇基处为堂号的。棉城有萧氏四序堂。《汉书·儒林传序》:“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序是教学场所。四序堂是宋代萧氏肇基祖萧洵的生祠,萧洵将生祠作为学堂,是潮阳唯一现存的乡校旧址。又如棉城郑氏宗祠孔安堂,源于邑士郑南升随从朱熹潜心孔孟理学,为朱门高第,学成回梓。侍讲郑开先在县城西门内侧为南升兴建建馆舍讲学,曰孔安堂,后在此建祠,便以孔安堂为堂号。其四寓承祖训继往开来意愿。如谷饶张氏宗祠百忍堂就有一段来历,据史书记载:唐朝时,郓州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和和睦睦,唐高宗问其故,公艺拿出一张纸,上写百多个忍字,道明遇事已忍让一百多回了。高宗听后深受感动而题赐百忍堂,此后多地张姓以之为堂号并列为祖训。胪溪吴氏祖祠光德堂,由于八世祖吴少颜系宋代双郡马及后世代登科,且乐善好施,龛前对联为“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共登龙虎榜,祖施田孙施田祖孙同列忠堂。”堂号就是要后裔光祖德的。其他的如思成堂、赞德堂、利义堂、敬保堂、仁让堂、保元堂、崇文堂、崇德堂、著存堂、光(前)裕(后)堂、述先堂、继开堂、光远堂、锡光堂、承志堂、诒燕堂、兴文堂、德馨堂、厚本堂、笃庆堂、垂裕堂、赞述堂,都是含光前人德行、喻后来者发达的。最文雅的是西胪西凤李氏宗祠的启麟堂,麟为龙麟,比喻人才,启鳞,寓从此开始,宗族人才辈出。果然,自建祠后出现进士李应甲、李联登等一批人才。其五是祝福宗族的。如凤岗曾氏始祖祠介福堂,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朝廷为褒奖曾牧宦绩而赐建的,曾牧致仕后于此读书授徒。祠堂号为介(大)福是祝宗族有大福。其它如永福堂也同。厦林黄氏祖祠炽昌堂则祝宗族昌盛。和平马氏振兴堂是祝愿宗族振兴的。

潮汕祠堂几进最高级(潮汕祠堂堂号竟然是怎么来的)(2)

潮汕祠堂几进最高级(潮汕祠堂堂号竟然是怎么来的)(3)

潮汕祠堂几进最高级(潮汕祠堂堂号竟然是怎么来的)(4)

​在杨姓堂号中,最为著名的是"四知堂"。

其起源是东汉杨震在当东莱太守时,一次因公事路过昌邑县,其门生县令王密前来看望。到了晚上,以黄金十斤相送,说"暮夜无人知者。"杨震严词拒绝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无可奈何,只好持金而还……这一段历史上的"廉吏佳话",后来被杨姓的后人作为堂号,以此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祖先。"四知堂"因而被杨姓人广泛采用。

另外,还有张姓的"金鉴堂"是从张九龄在唐玄宗生日时进《千秋金鉴录》得名而来。

"九牧堂"的来源也极具特色

这要从"九牧林家"的一段辉煌历史说起。相传,唐代年间,迁居福建的林姓始祖林禄的十六世孙林披,他生有9个儿子,后来都进士及第,并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被称为州牧或牧守,兄弟9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后"九牧"被作为林姓人的一种荣贵无比的标志而世代炫耀。"九牧堂"由此而来……

"追本溯源,乃是人类的天性,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邓迅《客家源流研究》)作为安妥祖先神灵的"所依"之处--祠堂,其堂号更不例外。如:溯本堂、本始堂、知本堂、厚本堂、务本堂、敦本堂、报本堂、本仁堂……这些带有"本"字号的堂号,都有着"追本溯源"的意思。之所以如此,这旨在要求族内子孙必须"明源流、知根本",奉祀祖先,思源报本。但"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每一个中国人都属炎黄子孙,不管他飘萍万里,身处何方,他的"本根"永远在中国,他们仍然数典记祖,不忘祖先和故乡。

建造祠堂的宗旨是为了尊祖敬宗,以申孝思。作为堂号,如:忠孝堂、思孝堂、慈孝堂、诚孝堂、节孝堂、世孝堂……孝莫大于尊祖。一片孝心,昭然匾额。以"德"字出现在堂号中的,也屡见不鲜,如:树德堂、崇德堂、尚德堂、怀德堂、凝德堂、恒德堂、绍德堂、种德堂……这些突出"德"字的堂号,都集中体现了"尊祖贵德"这个主题。

另外,还有一些堂号的构思,巧妙隽永,让人遐思,如:济美堂--世济其美;叙伦堂--彝伦攸叙;继述堂--继志述事;贻翼堂--贻谋燕翼;敦义堂--敦仁笃义;光裕堂--光前裕后;怀远堂--怀亲思远;溯本堂--追本溯源;追远堂--述事追远;崇德堂、象贤堂--崇德尚(象)贤……这些堂号都是从匾言而来,达到更完美统一。

,